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德益

作品数:153 被引量:400H指数:10
供职机构:天津市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9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7篇天文地球
  • 3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9篇地震
  • 41篇地震预报
  • 33篇前兆
  • 29篇震前
  • 26篇地震波
  • 26篇地震前
  • 26篇震波
  • 23篇地震前兆
  • 19篇地震活动
  • 15篇地震活动性
  • 12篇强震
  • 10篇地震研究
  • 10篇前兆异常
  • 10篇模糊识别
  • 8篇震源
  • 7篇神经网
  • 7篇神经网络
  • 7篇S波
  • 6篇各向异性
  • 6篇S波分裂

机构

  • 130篇天津市地震局
  • 19篇中国地震局
  • 16篇上海市地震局
  • 13篇国家地震局
  • 10篇南开大学
  • 8篇天津大学
  • 5篇中国地震局地...
  • 5篇江苏省地震局
  • 4篇新疆维吾尔自...
  • 4篇天津地震局
  • 3篇湖南省计算技...
  • 2篇四川省地震局
  • 2篇北京建筑大学
  • 1篇北京建筑工程...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安徽省地震局
  • 1篇惠灵顿维多利...

作者

  • 153篇冯德益
  • 36篇蒋淳
  • 25篇郑熙铭
  • 21篇聂永安
  • 21篇郭瑞芝
  • 19篇陈化然
  • 18篇吴国有
  • 17篇刘喜兰
  • 13篇林命周
  • 9篇田山
  • 9篇高原
  • 7篇宋锦良
  • 7篇何柏荣
  • 6篇顾瑾平
  • 6篇陈荣华
  • 5篇汪德馨
  • 3篇梅世蓉
  • 3篇敖雪明
  • 3篇王振彪
  • 3篇姚兰予

传媒

  • 17篇地震
  • 1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0篇地震学刊
  • 9篇地震学报
  • 8篇中国地震
  • 7篇地震研究
  • 7篇地震地磁观测...
  • 6篇西北地震学报
  • 6篇华北地震科学
  • 5篇内陆地震
  • 4篇地壳形变与地...
  • 4篇防灾减灾学报
  • 3篇华南地震
  • 3篇1992年中...
  • 2篇地震地质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计算物理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四川地震
  • 2篇灾害学

年份

  • 1篇2004
  • 2篇2000
  • 3篇1998
  • 4篇1997
  • 12篇1996
  • 20篇1995
  • 20篇1994
  • 18篇1993
  • 21篇1992
  • 17篇1991
  • 10篇1990
  • 21篇1989
  • 1篇1986
  • 3篇1984
1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东部地区中强以上地震与日本海域地区强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1994年
本文对中国东部中强以上地震与日本海域强震的相关性进行了专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华东沿海地区中强震与日本板缘强震(Ms≥7.0)有很好的相关性,其滞后时间多在一年以内,而中国大华北(包括东北)的中强以上地震与日本海强震(MS≥6.0)有很好的相关性,其滞后时间多在一年半之内。本文根据相关性还概括了相关模式。这说明中国东部中强以上地震主要受相邻的太平洋板块俯冲运动的控制,因此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可直接用于中国东部地区的中短期地震预报。
虞雪君冯德益蒋淳赵志新
关键词:地震强震
模糊空间分维在地震活动时空演化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1992年
本文把模糊分维方法应用于地震活动时空演化研究,当中.给出了强震和中强震活动模糊空间分维的确定方法,并通过计算不同小区的模糊空间分维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来研究地震活动的时空演化特征.以华北及西南地区地震活动性时空演化图象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所得结果表明,大震前地震活动的模糊空间分维D_0^(2)要出现下降异常,并且大地震发生在D_0^(2)减小的地区(西南)或先减小而后达到高值(华北)的地区.
刘喜兰冯德益
地脉动及特殊波形的频谱特性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11
1998年
利用功率谱和Sompi港分析方法,对大震前地脉动及展前特殊波形等记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①较大地震前短周期地脉动及展前特殊波形频谱的峰值频率几,拐角频率人,相对频带宽度f,相对峰值人Sm/So,高频段的斜率绝对值问及Sompi港的卓越频率入等特征量均可能呈现出较明显的下降(少数为上升)异常变化;②各频谱特征量呈现异常的时间基本上同步,并与波速异常发展趋势基本相符;③以上异常变化可能反映震前孕震区地下微破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④地脉动特征量可能为地震中长期及短临预报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陈化然郭瑞芝冯德益
关键词:短周期地脉动地震预报
模糊分维及其初步应用
1.分维的常用定义(1)容量维数式中N(ε)为能够覆盖一个点集的直径为ε的小球的最少数目;若把原标度定为1,则ε为新标度,l=1/ε称为自相似比。
冯德益林命周刘喜兰
关键词:地震
地球动力学过程中的波动现象及其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正>1.地球内部的波动现象及其与大地构造和地震的关系 70年代初,张伯声教授等提出了著名的“地壳镶嵌构造波浪运动学说”。他们研究的是各大区乃至全球的不同阶次的大尺度地壳波动现象。强震震中分布与地壳的波浪状构造密切相关。...
冯德益聂永安吴国友陈化然郭瑞芝
文献传递
数字化地震记录波形线性度的分析处理方法及其初步应用被引量:7
1993年
探讨了数字化地震记录P 波初始部分波形线性度的两种分析处理方法,即波形的时间线性度和波形的空间线性度的分析处理方法,并着重介绍了这两种方法在地震预报研究中的初步应用结果.
冯德益虞雪君吴国有郭瑞芝
关键词:地震预报分析处理
中国地震活动波的研究
大地震以传波方式迁移与活动的现象称为地震活动波。本文以中国大陆的一些地震活动带为例,对地震活动波作了较广泛地研究。所得结果表明,6级以上地震活动的波动现象主要表现为沿地震活动带或构造带以定常速度迁移,而8级以上大震活动的...
冯德益聂永安
文献传递
地震预报研究中的新方法
<正>本文简要介绍了作者及其多位合作者近年桌探讨出的可用于地震预报研究的一些新方法。一、基于地震前兆模糊分析识别的方法模糊模式识别的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均可应用于分析识别地震学前兆 (地震条带、地震空区、地震平静、地震序...
冯德益
文献传递
构造活动波的进一步研究
本文对超长周期、长周期和短周期的构造活动波作了进一步研究。这些波的波源可能有地球自转、地幔对流、区域性构造运动(如活动断裂等)及强烈地震、慢地震等多种。
冯德益聂永安郭瑞芝吴国有
文献传递
模糊数学在地震学中的应用(综述)
尽管已经经过了长时期的发展,在地震学中仍然存在着大量具有模糊属性的问题,模糊数学的兴起倒为研究和解决地震学中这一类属性模糊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数学工具。
冯德益
文献传递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