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阳失调与微量元素锌锰被引量:2
- 1991年
- 八十年代初就有学者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人体阴阳失调与机体某些微量元素的变化有关。虚证患者血清锌含量降低,锌铜比值也明显下降,阴虚者尤为显著。笔者对复脉汤、加减复脉汤、一甲复脉汤、大定风珠等一组具有滋阴、滋阴温阳、滋阴潜阳功能的方剂及其组成药物的微量元素进行测试。检测结果:诸方中锌含量和锌铜比都比较高。有资料表明,这种比值是对机体有利的。锌铜比最高的是大定风珠,而其锰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各方。
- 陈广源管胜文凌一揆朱梅年任永全
- 关键词:复脉汤阴阳失调微量元素锌大定风珠滋阴药微量元素研究
- 中医择时用药疗法初探被引量:6
- 1990年
- 对散见于中医古籍中有关择时用药的方法和经验进行了发掘和整理研究,总结了中医择时用药疗法的9种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倾向性意见。即:温阳补肾药宜平旦服;滋养阴血药宜入夜服;益气升阳药宜午前服;安神镇静药宜临卧服;宣泄利湿药宜五更服;平肝熄风药宜暮时服;发汗解表药宜午前服;截疟方药宜发作前服;驱除肠虫方药宜空腹顿服。
- 谢恬凌一揆
- 复脉系列诸方的功能与微量元素关系被引量:4
- 1990年
- 本文所指的复脉系列诸方,是指张仲景所创之复脉汤(即炙干草汤)及后世温病学家叶天士、吴鞠通在此基础上创新出的加减、一甲、二甲、三甲复脉汤,及大定风珠等一组具有共同的滋阴复脉功能的系列方剂。在滋阴复脉共性之基础上,复脉汤尚具有益气温阳,二甲、三甲、大定风珠还具有息风潜阳的突出个性;这既是仲景、叶、吴的组方宗旨。
- 陈广源凌一揆曾振兴任永全朱梅年
- 关键词:复脉汤大定风珠益气温阳温病学家吴鞠通
- 银翘散解热机理的研究——I、银翘散等药对内生致热原致热家兔体温的影响被引量:8
- 1991年
- 以家兔为实验对象,以内生致热原为致热物质,以银翘散为解热剂所进行的实验表明:银翘散能够解除内生致热原所致家免的发热。其中银、翘、荆、薄四药可能为主要的解热药。常规银翘散煎剂中的挥发成分不能解除家兔的发热。
- 杜力军凌一揆沈映君刘文琴孙启新
- 关键词:内生致热原银翘散
- 全文增补中
- 银翘散解热机理研究 Ⅲ、银翘散对大鼠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影响被引量:9
- 1992年
- 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以2%2,4-二硝基酚(ih,10mg/kg)为致热原,以2.5g/ml银翘散注射液(ip,12.5g/kg)为解热剂,对其进行视前区/下丘脑前部单个温度敏感神经元自身对照实验。结果显示:银翘散能够解除致热原对温度敏感神经元的作用。从而证明该药为中枢性解热药,且其作用原理不全同于解热镇痛类药物。
- 杜力军凌一揆沈映君冯甲棣姚承禹
- 关键词:银翘散解热电生理
- 银翘散实验研究综述被引量:22
- 1992年
-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对古方银翘散研究情况。其中包括:(1)解热发汗作用的研究;(2)抗菌抗病毒解毒作用的研究;(3)抗炎、抗过敏、镇痛及非特异性免疫作用的研究;(4)药物剂型、剂量的研究等。
- 杜力军凌一揆
- 关键词:银翘散
- 中药复方Ⅲ抗衰抑癌的实验观察
- 1990年
- 依照中医扶正祛邪原则组成的中药复方Ⅲ在体外对S180细胞显示100%抑制的实验浓度为62.5mg/ml,体内对增龄(9—12月龄)和青龄(1—2月龄)小鼠S180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相似(约22.2%-38.4%)。但该方在增重胸腺,提升外周血酸性非特异性酯酶阳性淋巴细胞百分率,促进瘤组织内淋巴细胞反应,诱导血干扰素滴度等对增龄带瘤小鼠的影响较青龄对照组为强。本方对正常小鼠体重无影响。对增龄小鼠脑神经元内脂褐素沉积的阻抑不明显。
- 刘光谱姚鸣春肖颐凌一揆
- 关键词:抗衰老
- 清瘟败毒饮对内毒素诱发家兔温病气血两燔证的疗效和机理被引量:32
- 1993年
- 采用内毒素诱发家兔温病气血两燔证模型,观察了清瘟败毒饮对此模型的疗效,初步阐明了该方的药理作用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具有以下作用:(1)对发热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平均发热曲线降低,最大发热高度均数(△T)较小,体温反应指数(TRI_5)也较小,P<0.001。(2)能改善家兔注射内毒素后白细胞里先降低后升高现象,并能拮抗血小板降低。(3)能拮抗高粘综合征(血瘀),具有解聚、降粘、稀释血液(凉血化瘀)作用。(4)该方抑制家兔气血两燔证发热效应同时,使血浆中升高的cAMP降低,下降的cGMP升高,具有调整cAMP、cGMP比值的作用。这一结果为阐明"阳盛则热","阳胜则阴病"的本质提供了线索。(5)病理形态学表明,该方具有保护内脏器官、减轻脏器组织病理损害的作用。
- 谢恬凌一揆
- 关键词:清瘟败毒饮内毒素温病
- 薄层扫描法测定川芎不同部位阿魏酸的含量被引量:10
- 1995年
- 薄层扫描法测定川芎不同部位阿魏酸的含量刘友平,李祖伦,张廷模,凌一揆,万丽(成都中医学院药学系10075)川芎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其干燥根茎是我国传统中药,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是著名川产道地药材之一。其地上茎叶部分古称“蘼芜”,在《神农本草经...
- 刘友平李祖伦张廷模凌一揆万丽
- 关键词:薄层扫描川芎阿魏酸
- 川芎地上部分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8
- 1993年
- 用气相色谱和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系统对川芎地上部分挥发油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共鉴定了46个成分,占挥发油总组成的85.82%。
- 郭平李祖伦陈红张廷模凌一揆
- 关键词:挥发油川芎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