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作品数:8 被引量:33 H指数:4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的临床价值的meta分析 2020年 目的系统评价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中有关hTERT检测与乳腺肿瘤良恶性相关的文章,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9年10月9日。采用Stata15.0和Meta-Disc1.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7个研究,共计1436例患者(恶性肿瘤组852例,对照组584例)。结果显示,hTERT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合并灵敏度(Sen合并)、合并特异度(Spe合并)、合并阳性似然比(+LR合并)、合并阴性似然比(-LR合并)和合并诊断比值比(DOR合并)分别为0.81(95%CI:0.79~0.84)、0.83(95%CI:0.79~0.86)、4.75(95%CI:3.35~6.74)、0.21(95%CI:0.15~0.30)、26.93(95%CI:15.02~48.28);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下面积(AUC)=0.9065,Q*=0.8383。结论hTERT检测有助于临床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 唐铃丰 严萍 刘丽 涂刚关键词:乳腺肿瘤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META分析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良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09年 SRT是根据立体定向的原理,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共面或非共面、多野照射,使照射高剂量区在三维方向上与肿瘤靶区高度一致;在肿瘤靶区受到高剂量照射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从而提高治疗增益比,为治疗全身良、恶性肿瘤提供了可能。 刘丽 陈晓品关键词:良恶性肿瘤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加速康复理念在脊柱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2017年 脊柱疾病是由多因素(如脊柱退变、脊柱创伤、脊柱畸形、脊柱炎症)导致的脊柱功能障碍性疾病。本病可造成脊髓、神经以及血管结构改变,致使患者出现步态不稳、乏力、肢体麻木等征状,病情严重者可致瘫痪。手术是治疗脊柱疾病的有效方法,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做好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工作,能提升患者康复质量。临床研究指出,加速康复理念用于外科手术患者,可减少手术应激,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李正碧 刘丽 朱晓镝 杜祥琴 周敏 杨酼素关键词:脊柱手术 围术期 护理 三氧化二砷对人肺癌细胞株A2放射增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本文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trioxide,As2O3)对人肺癌细胞株A2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设立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直线加速器X射线照射,2 Gy)、As2O3组(1.0μmol/LAs2O3)、As2O3+照射组(1.0μmol/LAs2O3+X射线照射,2 Gy)。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s2O3作用后肿瘤细胞周期的变化,MTT法及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测定各实验组人肺癌细胞株A2细胞存活分数和集落形成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As2O3作用后使A2细胞出现明显G2/M期阻滞。As2O3+照射组细胞存活分数和集落形成率较As2O3组及单纯照射组明显下降,与As2O3组或单纯照射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s2O3+照射组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与As2O3组或单纯照射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As2O3对人肺癌细胞A2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其增敏机制可能与As2O3增加照射前G2/M期细胞比例及照射后肿瘤细胞的凋亡率有关。 任庆兰 陈晓品 吴永忠 刘丽 高枫 李少林关键词:三氧化二砷 钴60多野适形放射治疗胸腹部实体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胸、腹部实体瘤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钴60(60Co)多野适形放射治疗系统(γ-刀)治疗57例(83个病灶)胸、腹部实体瘤患者。50%等剂量线覆盖肿瘤的计划靶区(PTV),95%等剂量线包绕100%肿瘤区(GTV),照射剂量以50%等剂量线作为处方剂量,单次剂量2.0~5.0Gy,1次/d,5次/周,共照射8~20次,总剂量27.0~50.0Gy。结果失访2例,55例患者81个病灶中,以肿瘤消退情况确定完全缓解占21.0%(17/81),部分缓解占71.6%(58/81),总有效率为92.6%;1年以上生存率为36.4%(20/55)。结论SRT使肿瘤局部受到准确照射,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有效率高,且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刘丽 陈晓品 甘露关键词:胸部肿瘤 腹部肿瘤 钴60多野适形放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放疗副反应。方法:采用钴60多野适形放射治疗系统(-刀)治疗58例(82个病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等剂量线覆盖PTV,95%等剂量线包绕100%GTV,照射剂量以50%等剂量线作为处方剂量,单次剂量3Gy至5Gy,1次/天,5次/周,共照射8次至14次,总剂量30Gy至50Gy。结果:55例78个病灶根据CT复查肿瘤退缩情况确定CR为21.8%,PR为69.2%,总有效率为91.0%;临床获益率为76.5%;1年以上生存率为38.5%。结论:SRT使肿瘤局部受到准确照射,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近期疗效满意。 刘丽 陈晓品关键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晚期 应用锥形束CT分析调强放疗中头颈部肿瘤的摆位误差 被引量:3 2010年 背景与目的:采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技术研究本院头颈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并计算出CTV的外扩边界PTV的范围。方法:应用Varian图像引导放疗系统(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IGRT)治疗头颈部肿瘤31例,每周均获取锥形束断层扫描(CBCT)各一次,将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及其靶中心匹配,获得靶中心x、y、z方向的误差,分析误差及其分布规律。CTV到PTV外扩边界的大小由公式:2.5∑+0.7σ计算得出,其中∑为系统误差,σ为随机误差。结果:得出本院头颈部肿瘤PTV的理论边界x、y、z(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分别为:1.9mm,1.6mm,1.3mm。结论:通过CBCT测量摆位误差并进行调整可提高患者摆位精度,为外扩CTV边界提供了理论依据,使治疗计划的实施更精确。 金丹 陈晓品 蒋琳 刘丽关键词:图像引导放疗 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应用OBI系统分析胸部肿瘤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 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应用机载影像系统(on boardimager,OBl)分析胸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时分次间的摆位误差,并依此计算CTV外扩PTV边界的大小。方法应用Varian-21EX医用直线加速器治疗47例胸部肿瘤。每周治疗前获取锥形束断层扫描(cone beam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将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及其靶中心匹配,计算平移和旋转误差。结果平移误差左右(x)方向为(-0.3194±3.6943)mm,头脚(y)方向为(0.4851±6.2636)mm,前后(z)方向为(0.4144±5.2818)mm;旋转误差冠状面(c)为(0.2080±1.4925)°,矢状面(s)为(0.0922±1.2976)°。结论对于胸部肿瘤调强放疗(IMRT),临床靶体积(CTV)到计划靶体积(PTV)的外放边界在左右方向宜为7mm,头脚方向宜为11mm,前后方向宜为10mm。考虑到旋转误差,当靶区比较长时靶区两端外放要更大一些。 蒋琳 陈晓品 金丹 宋延波 刘丽关键词:摆位误差 CBCT 调强放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