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俊健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济南军区后勤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带血管
  • 1篇带血管蒂
  • 1篇导管修复
  • 1篇血管蒂
  • 1篇腰骶
  • 1篇腰骶部
  • 1篇异体
  • 1篇异体骨
  • 1篇异体骨移植
  • 1篇远端
  • 1篇三维有限元
  • 1篇三维有限元分...
  • 1篇神经导管
  • 1篇神经缺损
  • 1篇神经生长
  • 1篇神经生长因子
  • 1篇神经再生
  • 1篇术后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机构

  • 3篇同济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40...

作者

  • 3篇刘俊健
  • 2篇孙伟
  • 2篇蔡郑东
  • 1篇李国东
  • 1篇傅强
  • 1篇李明
  • 1篇张伟
  • 1篇王季
  • 1篇昝鹏飞
  • 1篇李全
  • 1篇马小军
  • 1篇张帆

传媒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肿瘤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切除术后自体腓骨移植与异体骨移植腕关节重建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骨巨细胞瘤好发于长骨骨端,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的原发性骨肿瘤,局部手术后容易复发,复发率为20%~50%,瘤段切除复发率为6.3%。桡骨远端是骨巨细胞瘤的好发部位之一,仅次于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也是骨巨细胞瘤局部容易复发的部位。桡骨远端参与构成了桡腕关节,大部分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由于骨质破坏较多,往往需整块切除。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清除肿瘤,有效减少局部复发,尽量保留关节功能,而完整切除肿瘤瘤段后重建的方法有很多,但并发症也很多,
马小军孙伟李国东刘俊健张帆昝鹏飞蔡郑东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移植
自组装多肽与神经生长因子导管修复兔周围神经缺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索自组装多肽凝胶复合神经生长因子(NGF)的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以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单纯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和PLGA复合NGF的纳米纤维复合神经导管,制备"异亮氨酸-赖氨酸-缬氨酸-丙氨酸-缬氨酸"(IKVAV)顺序的自组装多肽凝胶。选取新西兰大白兔72只,制备兔坐骨神经10 mm缺损模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每组18只,分别给予以下处理:A组自体神经移植,B组单纯PLGA神经导管+NGF桥接,C组单纯PLGA神经导管+IKVAV多肽凝胶+NGF桥接、D组复合NGF的PLGA导管+IKVAV多肽凝胶桥接。术后1、2、3个月行电生理检测、大体观察、小腿三头肌湿重恢复率测量和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复合NGF导管逐渐吸水膨胀并降解,周围组织未见明显炎性反应,无神经卡压。术后1个月,再生神经已通过缺损,但直径细小,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增粗。各组间比较发现,D组神经再生效果接近A组,各项指标优于B组(P<0.05),部分指标优于C组(P<0.05)。D组和A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小腿三头肌湿重恢复率较A组稍差。[结论]自组装多肽凝胶联合复合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导管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能够有效促进神经生长,效果接近自体神经移植。
张伟刘俊健王季李明傅强
关键词:神经导管周围神经神经生长因子神经再生
骶骨切除术后四棒内固定方式重建腰骶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2011年
目的分析骶骨切除术后四棒内固定方式重建腰骶部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利用CT图像建立骶骨次全切除和全骶骨切除有限元模型。在次全切除模型上比较四棒内固定方式与改良Galveston技术重建时L3椎体在垂直压缩、前屈、后伸、左侧弯和右旋工况下的活动范围及内固定器械最大应力值。在全切除模型上比较两种重建方式在垂直压缩工况下L3椎体的活动范围和内固定器械最大应力值。结果(1)在次全切除模型上,四棒内固定后L3椎体在各种工况下的活动范围分别为4.2mm、0.49°、0.49°、0.24°和0.26°,改良Galveston技术重建后分别为5.5mm、0.74°、0.74°、0.27°和0.30°。四棒内固定后各种工况下器械最大应力值分别为810.7、148.0、148.0、134.6、14.4Mpa,改良Galveston技术重建后分别为655.0、109.9、109.9、119.1、11.4MPa。(2)在全切除模型上,四棒内固定后垂直压力下L3椎体位移和器械最大应力值分别为10.9mm和2172MPa,改良Galveston技术重建后分别为49.1mm和4325MPa。结论与改良Galveston技术相比,四棒内固定方式重建腰骶部具有较强的刚度。在全骶骨切除且不行腰骶部植骨时,四棒内固定方式具有较小的最大应力值,可降低内固定器械早期失败的风险。但在骶骨次全切除或行腰骶部植骨时,其应力遮挡效应明显增加。
李全孙伟刘俊健蔡郑东
关键词:骶骨内固定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