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冲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五代禁军问题再探讨——以节度使为中心被引量:3
- 2016年
- 从后唐明宗朝起,禁军统帅遥领、兼领节度使之制逐渐发展成熟,形成了严格的迁转序列。他们可适时被罢军职出为实任节度使,以防范兵为将有局面的形成。这一设计旨在防弊,目的在于保持皇帝对禁军的绝对控制。
- 刘冲陈峰
- 关键词:皇权禁军节度使
- 论景祐兴学被引量:1
- 2016年
- 北宋存在着庆历、熙丰、崇宁三次兴学运动,此点几已成为研究者对宋代教育史的共识。这一看法确立于南宋,其关注点为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对官学教育的推动。兴学运动中的"兴学"有其特定含义,包括赐名、赐书、赐田等要素。宋仁宗景祐前后,在地方任职的士大夫自发地掀起了一场自下而上的建学高潮,短短数年间实现了州郡学校的快速发展,成为北宋历史上第一次兴学运动。它是士大夫阶层推行教化、回向三代理想的一次实践,也为此后的兴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 刘冲
- 关键词:兴学士大夫
- 中国古代中枢权力分割的实施及其原则
- 2014年
- 中国古代中枢权力的分割,出现于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建立后。夏商周三代政务简单,中央尤其是君主的权力较为微弱,中枢权力基本不存在被再次分割的逻辑需要和明显现象。秦统一后,统治者总结了历史上的统治经验和教训,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中央权力集中到皇帝本人。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历代王朝的皇帝在内心是想万事亲为的,但是其时间和精力都有限,且不放心将权力交给某个机构或个人,于是将中央高层权力按照行政职能或行政运作程序划分,赋予不同的部门或个人,使其既处理政务又相互牵制,最终达到由皇帝本人最大限度地总揽国家大权的目的。当然,这只是理论的概述,具体实施起来,每个时期又不相同,以下分别予以简要论述。
- 刘冲
- 关键词:中央集权制最高统治者夏商周三代地方权力权力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