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启发

作品数:9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甲基
  • 6篇氯甲基
  • 6篇氯甲基化
  • 6篇胶束
  • 6篇胶束催化
  • 6篇催化
  • 4篇乙烯
  • 4篇聚苯
  • 4篇聚苯乙烯
  • 4篇苯乙烯
  • 3篇活性剂
  • 3篇表面活性
  • 3篇表面活性剂
  • 2篇微球
  • 2篇交联
  • 2篇后交联
  • 2篇
  • 1篇电解质
  • 1篇乙基苯
  • 1篇有机电解质

机构

  • 6篇中北大学
  • 3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9篇刘启发
  • 5篇高保娇
  • 2篇杨云峰
  • 2篇陆明
  • 1篇于亚明
  • 1篇李叶青
  • 1篇张昕
  • 1篇李刚
  • 1篇安富强
  • 1篇韦唯
  • 1篇吕春绪
  • 1篇胡国胜
  • 1篇朱赛键

传媒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应用化学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胶体与聚合物
  • 1篇中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胶束催化作用下实现聚苯乙烯的氯甲基化被引量:26
2006年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对聚苯乙烯四氯化碳溶液的增溶性能;用胶束催化法实现了聚苯乙烯的氯甲基化,用红外光谱法和佛尔哈德法表征了氯甲基化聚苯乙烯的化学结构与组成;通过比较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结构不同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催化效果,探索了胶束催化的作用机理,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结构对催化作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可增溶聚苯乙烯的四氯化碳溶液,随着四氯化碳在胶束中的增溶,聚苯乙烯可转移至表面活性剂的胶束中;胶束催化是实现聚苯乙烯的氯甲基化的有效途经,仅用3.35 g/L的十六甲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于65℃,5 h内即可使聚苯乙烯大分子链中的苯环氯甲基化程度达到37%;聚苯乙烯与甲醛、氯化氢的反应过程由亲电取代和亲核取代串联而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催化作用更加有效,说明亲核取代是慢步骤;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疏水链越长,对聚苯乙烯的增溶效果越好,催化作用越强.
刘启发高保娇杨云峰安富强
关键词:聚苯乙烯氯甲基化胶束催化表面活性剂
胶束催化2-氯乙基苯的氯甲基化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胶束催化,在油水两相体系中,进行了2-氯乙基苯的氯甲基化反应.通过比较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三种类型表面活性剂的催化效果,探索了2-氯乙基苯氯甲基化反应的机理及胶束催化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胶束催化是实现2-氯乙基苯氯甲基化的有效途径,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催化的效果最为显著,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疏水链越长,其催化性能越好;在水相中加入无机电解质,能显著促进胶束催化作用.
刘启发陆明韦唯
关键词:氯甲基化胶束催化表面活性剂
9-(N-氨基-4-氟甲基-3-吡咯)-2,6-二氯嘌呤的简便合成
2008年
以反-4-羟基-D-脯氨酸为原料,经过6步反应合成了N-(p-硝基苄氧羰基)-反-4-羟基-D-脯氨酸甲酯,它与2,6-二氯嘌呤经过Mitsunobu反应生成N-(p-硝基苄氧羰基)-顺-4-(2,6-二氯-9H-嘌呤基)-D-脯氨酸甲酯,经还原、脱保护、亚硝化、还原等单元反应生成N-氨基-顺-4-(2,6-二氯-9H-嘌呤基)-D-脯氨醇,以2,2-二氟-1,3-二甲基咪唑啉(DFI)为氟化剂进行氟化得9-(N-氨基-4-氟甲基-3-吡咯)-2,6-二氯嘌呤。Mitsunobu反应在室温即可进行,不需深冷等苛刻条件。经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测试技术对各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李叶青陆明吕春绪朱赛键刘启发
关键词:MITSUNOBU反应
胶束催化聚苯乙烯氯甲基化及后交联法制备氯球新工艺的研究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对聚苯乙烯四氯化碳溶液的增溶性能;采用胶束催化法实施了聚苯乙烯的氯甲基化,使用红外光谱法和佛尔哈德法表征了氯甲基化聚苯乙烯的化学组成;通过比较阴、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胶束催...
刘启发
关键词:聚苯乙烯氯甲基化表面活性剂交联反应
文献传递
水介质中的胶束催化氯甲基化和苄基卤氧化反应的研究
在有机合成中,芳环化合物的氯甲基化和将苄基卤氧化成芳醛或芳酮是一类极其重要的反应。研究和开发出简单、经济、环境友好的新方法无论在实践还是理论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主要研究了在水介质中实施芳环化合物的氯甲基化和苄...
刘启发
关键词:胶束催化硝酸钾分子氧氯甲基化水介质
胶束催化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6年
概述了胶束催化作用的基本原理以及胶束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多方面应用.分析了各种因素对胶束催化的影响规律,并结合作者利用胶束催化对线型高聚物实施大分子反应的研究实践.提出了胶束催化在有机合成中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将大量的油/水两相有机反应体系高效地推向工业化生产.
刘启发于亚明高保娇
关键词:胶束胶束催化
相反转乳化—液中干燥法制备线型氯甲基化聚苯乙烯微球被引量:2
2006年
采用相反转乳化一液中干燥法成功制备出在2~40μm粒径可控且分散性较好的线型氯甲基聚苯乙烯(PCMS)微球,考察了搅拌速度、油相/水相比例、乳化分散体系的组成及加入量等因素对微球粒径及粒径分散度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微球的形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相反转乳化-液中干燥法可制备出球形度极好的PCMS微球;搅拌速度、乳化分散体系的组成与加入量对PCMS微球的粒径都有很大的影响,而影响微球粒径分散系数的主要因素是搅拌速度与油相/水相的比例,分散剂的量对分散系数也有很大的影响。
刘启发高保娇李刚
关键词:聚合物微球
两步后交联法制备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交联微球被引量:5
2008年
以平均粒径为40μm的非交联氯甲基化聚苯乙烯(CMPS)微球为出发物料,采用水解-轻度交联与重度交联两步骤的后交联方法,制备了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交联微球。用红外光谱表征了交联前后微球化学结构的变化,使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交联微球的形貌,重点考察了各种交联条件对微球交联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交联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先将非交联氯甲基化聚苯乙烯微球部分水解并轻度交联,然后使CMPS微球在良溶剂中溶胀,使用Friedel-Crafts催化剂,再度进行交联反应,可顺利地制得氯甲基化聚苯乙烯(CCMPS)交联微球;控制交联反应的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性质、催化剂种类与用量等,可获得交联度不同的微球,其球形度依然保持良好。
杨云峰高保娇刘启发胡国胜
关键词:交联微球FRIEDEL-CRAFTS反应
有机电解质在胶束催化聚苯乙烯氯甲基化反应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6年
在实施聚苯乙烯氯甲基化反应的胶束催化体系中加入四丁基溴化铵((Bu)4NBr,TBAB),研究了有机电解质TBAB对胶束催化反应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P-10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的胶束催化体系中,TBAB的加入使聚苯乙烯氯甲基化反应的速率明显增大,前者尤为突出;而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的胶束催化体系中,TBAB的加入几乎对反应速率无促进作用.这种结果一方面归因于加入电解质TBAB会降低SDS的临界胶束浓度,从而增强对聚苯乙烯四氯化碳溶液的增溶能力;更主要的原因是TBAB的丁基与表面活性剂碳氢链间的疏水相互作用会使季铵离子(Bu)4N+嵌入SDS的胶束之中,结合到NP-10的胶束表面,使SDS胶束的阴离子头基对亲核取代反应(控制步骤)的禁阻作用得以减缓,使NP-10的胶束表面携带了正电荷,显著促进亲核取代反应的进行,而对于CTAB的胶束,由于静电排斥作用,季铵离子(Bu)4N+不能接近CTAB的胶束,故TBAB的加入对聚苯乙烯氯甲基化反应不产生作用.
高保娇张昕刘启发
关键词:胶束催化有机电解质疏水相互作用聚苯乙烯氯甲基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