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增宏

作品数:116 被引量:365H指数:12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4篇天文地球
  • 35篇水利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8篇ARGO
  • 27篇沥青
  • 27篇防渗
  • 27篇浮标
  • 23篇剖面浮标
  • 22篇沥青混凝土
  • 22篇ARGO剖面...
  • 14篇ARGO资料
  • 12篇混凝土面板
  • 10篇电站
  • 10篇蓄能电站
  • 10篇防渗面板
  • 10篇抽水
  • 10篇抽水蓄能
  • 10篇抽水蓄能电站
  • 9篇沥青混凝土防...
  • 9篇沥青混凝土面...
  • 7篇水工
  • 7篇水团
  • 7篇台风

机构

  • 70篇国家海洋局第...
  • 38篇中国水利水电...
  • 6篇浙江省水利河...
  • 5篇国家海洋局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自然资源部第...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京气象学院
  • 2篇安阳市水利局
  • 1篇国家海洋信息...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电力部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中水科海...

作者

  • 110篇刘增宏
  • 51篇许建平
  • 37篇孙朝辉
  • 36篇郝巨涛
  • 21篇朱伯康
  • 12篇卢少磊
  • 11篇鲁一晖
  • 10篇岳跃真
  • 9篇汪正兴
  • 8篇童明荣
  • 8篇吴晓芬
  • 6篇曹敏杰
  • 6篇张福成
  • 6篇李宏
  • 5篇杜振坤
  • 5篇夏世法
  • 4篇李敬玮
  • 4篇瞿扬
  • 3篇陈肖蕾
  • 3篇孙志恒

传媒

  • 15篇海洋技术
  • 7篇热带海洋学报
  • 6篇中国水利水电...
  • 5篇中国首届Ar...
  • 4篇海洋通报
  • 4篇海洋预报
  • 3篇水利水电技术
  • 3篇第九届全国水...
  • 2篇海洋开发与管...
  • 2篇解放军理工大...
  • 2篇东海海洋
  • 2篇海洋学研究
  • 2篇2005年全...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水力发电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海洋学报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10篇2007
  • 12篇2006
  • 12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半球微波遥感SST与Argo浮标NST的异同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利用Argo剖面浮标观测得到的近表层温度数据(NST),与两种卫星微波传感器(TMI和AMSRE)反演的海表温度(SST)进行较为系统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南半球海域SST与NST虽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但两者之间的差异(△T)还是十分明显的。无论是TMI还是AMSR-E反演的SST,与Argo NST相比,△T均存在昼夜和季节变化:△T夜间较白天大,冬季达到最大,而春季则是最小。此外,△T还表现出沿纬线呈带状分布的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造成南半球海域SST与NST的差异主要由风速所致,且与海面流速和大气水汽含量也有一定的关系。为此,建议改进卫星遥感SST反演方法,缩小其与实测NST之间的差异,从而为南半球乃至全球海域多源SST融合提供更加可靠的统计学依据。
卢少磊许建平刘增宏
关键词:微波遥感ARGO海表温度南半球
AUTOSAL8400B型实验室盐度计及其应用被引量:5
2003年
AUTOSAL 84 0 0 B型实验室盐度计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海水电导率 (换算盐度 )的仪器 ,其测量精度可达到± 0 .0 0 2 psu,被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测量以及现场和实验室仪器定标等领域。它的高精度测量特性在深海大洋中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该盐度计的性能 ,以及操作步骤和使用技巧等 。
童明荣孙朝辉刘增宏
棉兰老岛以东反气旋涡的Argo观测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报道了2003年1月至10月期间,由布放于西北太平洋中的Argo剖面浮标捕获的位于棉兰老岛以东海域的反气旋涡。该涡中心位于8.7°N、127.6°E附近,距大陆坡不远,沿等深线走向呈椭圆形分布。其长轴(NW-SE)约200km,短轴(NE-SW)长约120km。Argo浮标的漂移轨迹及其在表层及1 500db层的漂移速度场表明,该反气旋涡位于温跃层以下,中层海洋特征。在1 500db层上,涡的外围平均切向速度为11.9—14.0cm.s-1,旋转周期约为40d。温、盐度断面分布表明,该反气旋涡内的温盐结构非常复杂,可能与源自南、北半球的中层水团在涡旋内交汇并发生变性有关。
周慧许建平郭佩芳侍茂崇刘增宏李云芳
关键词:反气旋涡ARGO剖面浮标
参加第16次国际Argo指导组会议总结
2015年
1概况 第16次国际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Argo: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指导组(AST-16)会议于2015年3月1820Et在法国布雷斯特(Brest)举行,会议由法国国家海洋开发研究院(IFREMER:INSTITUT FRANCAIS DE RE- CHERCHE POUR L' EXPLOITA-TION DE LA MER)承办。应会议组委会的邀请,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通信台薛蕾参加了此次会议。 根据会议执委会于3月17日修订的AST-15会议日程安排,全体代表会议于18日在法国国家海洋开发研究院正式拉开序幕,来自12个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法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意大利、韩国、印度和南非)的6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薛蕾刘增宏孙朝辉
关键词:ARGO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REAL-TIME气象信息中心海洋开发
利用Argo资料研究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对海洋上层的影响
利用2001~2004年期间获得的Argo资料,研究了同时期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经过后海洋上层的响应.结果表明:热带气旋经过后,呈现混合层深度加深趋势,且在气旋过后5 d内更为明显;由于混合加剧,混合层温度普遍呈下降的趋势...
刘增宏许建平朱伯康孙朝辉
关键词:热带气旋混合层ARGO资料海洋上层
文献传递
Argo盐度资料延时质量控制的改进方法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现有Argo盐度资料延时质量控制方法(OW方法)在时空尺度参数与最优压力层选取方面的不足,在气候态盐度剖面客观估计过程中引入梯度依赖空间尺度法,以及在最优压力层的选取中提出一个利用气候态盐度资料代替浮标原始盐度观测资料的优化方案,构建了一个改进的Argo盐度资料延时质量控制方法。采用理论和现场观测资料检验等手段,对梯度依赖空间尺度法在资料客观估计中的可行性,以及优化方案对选取最优压力层的合理性做了验证。结果表明,梯度依赖空间尺度法在温盐梯度较大海域,可以将15 MPa水深以上的盐度估计精度提高0.01以上,而利用气候态盐度客观估计结果选取最优压力层的优化方案,能够更合理地选取最优压力层。
卢少磊李宏刘增宏
基于梯度依赖OI的全球多参数Argo数据集的构建与验证
2023年
利用Argo资料,基于梯度依赖最优插值客观分析系统,重构2004—2020年空间分辨率为1°×1°的全球多参数Argo网格化数据集,并通过置信区间估计、实测数据检验、与其他数据集对比等方式,对该数据集进行一系列的验证。结果表明:重构的Argo数据集在95%的统计概率下,90%以上的温度、盐度重构结果可信,且与实测数据的温度、盐度最大偏差不超过±1.0℃、±0.02。该数据集所反映的大尺度信号与现有数据集一致,并且可以保留较多中小尺度信号,分析结果与实际观测更接近。
王丹阳张春玲卢少磊卢少磊刘增宏
关键词:ARGO
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滑动接头的试验研究
本文通过各种模型试验,对沥青混凝土面板在滑移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和应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BGB塑性垫层材料可在较小的滑动位移下对面板拉应力和拉应变进行调整,确保面板在滑移过程中不开裂。同时这种垫层材料对面板滑移速度和...
郝巨涛刘增宏瞿扬陈慧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面板滑动接头模型试验
文献传递
改性沥青混凝土渠道防渗衬砌施工工艺
本文提出适应渠床土质冻胀的衬砌结构形式和对衬砌材料的性能要求。结合两个工程实例详细介绍U形渠道改性沥青混凝土衬砌的新施工工艺。
刘增宏鲁一晖郝巨涛李敬玮
关键词:渠道衬砌改性沥青预制板
文献传递
1998年夏季南海水团分析被引量:13
2001年
根据 1 998年夏季“南海季风试验 ( SCSMEX)”期间所获的 CTD资料 ,使用系统聚类、Fuzzy模式聚类、Bayes判别分析和 Fuzzy分析等水团分析方法 ,对南海水体的结构和水团配置状况等进行了分析 ,划出了南海存在的 9个主要水团 ,并对各水团的温、盐度特征进行了初析。在调查期间 ,南海本地水 (南海水 )几乎控制了整个调查海区 ,而黑潮水仅出现在台湾岛的西南海域 ;海水强烈混合发生在吕宋海峡附近 ;在中南半岛以东和吕宋岛以西海域 ,表层水明显下沉 ;在南海东南部可能有来自苏禄海的海水 ,其温。
刘增宏李磊许建平侍茂崇
关键词:水团黑潮温度盐度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