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峰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细胞
  • 9篇胶质
  • 8篇胶质瘤
  • 5篇神经胶质
  • 5篇神经胶质瘤
  • 3篇细胞运动
  • 3篇胶质瘤细胞
  • 2篇蛋白
  • 2篇迁移
  • 2篇趋化
  • 2篇趋化因子
  • 2篇脑胶质瘤
  • 2篇胶质瘤干细胞
  • 2篇干细胞
  • 2篇RNA干扰
  • 1篇动蛋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形成
  • 1篇遗传学
  • 1篇荧光

机构

  • 10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济宁医学院

作者

  • 10篇刘志峰
  • 10篇杨学军
  • 10篇于圣平
  • 9篇任炳成
  • 8篇明浩朗
  • 8篇陈聪
  • 8篇刘彬
  • 6篇张斌
  • 5篇王垒垒
  • 3篇赵恺
  • 2篇朱蒙
  • 1篇周华
  • 1篇陈磊
  • 1篇李瑜
  • 1篇张辰
  • 1篇董雪涛
  • 1篇王华民
  • 1篇王维
  • 1篇赵鹏飞
  • 1篇高伟

传媒

  • 4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Ⅱ型神经纤维瘤病分子遗传分析指导临床个体化诊疗的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建立临床适用的Ⅱ型神经纤维瘤病(NF2)的分子遗传分析方法,对NF2患者及其后代进行分子遗传诊断,以指导NF2家族的遗传咨询及个体化病情监测、随访及临床干预。方法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0例NF2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原代培养并鉴定术中获取的许旺细胞瘤组织。抽提原代培养的肿瘤性许旺细胞及患者血液的基因组DNA(2例NF2患者已有后代且同意接受基因测序,同时对其后代的血液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对2例NF2患者亲子二代血液及患者的肿瘤性许旺细胞基因组DNA进行NF2基因测序。制定不同的临床干预及随访计划,结合亲子二代分子遗传检测结果,对NF2家族制定后代的长期随访计划。结果初步建立NF2许旺细胞瘤组织标本与基因组DNA库。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肿瘤性许旺细胞与患者血液提取的NF2基因突变位点相同。第一组母女存在完全相同的基因突变位点,第二组母子基因突变位点不完全一致,二组检测到的突变位点均位于靠近外显子的调控区。结论NF2许旺细胞瘤组织标本及基因组DNA库可以为该病分子遗传研究提供组织及基因组DNA资源。分子遗传分析可以指导临床工作,提前预计后代罹患风险,为高风险人群制定个体化的随访计划。个体化的临床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王维杨学军王华民董雪涛李瑜明浩朗张斌于圣平任炳成陈聪刘彬刘志峰
关键词:分子遗传学临床干预
胶质母细胞瘤微环境中CXCL12/CXC趋化因子受体4的表达分布及其在肿瘤侵袭迁移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胶质母细胞瘤微环境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肿瘤侵袭、迁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5例人胶质母细胞瘤组织标本,每例标本取瘤中心、肿瘤与周围脑组织交界区及瘤周水肿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述组织中CXCL12、CXCR4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O)的表达。趋化因子CXCL12和CXCR4抑制剂AMD3100处理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不同处理组U251细胞MMP-9的表达。结果在瘤中心、肿瘤与周围脑组织交界区及瘤周水肿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CXCL12表达分值依次为4.2±1.3、2.8±0.8、1.6±0.5,CXCR4表达分值依次为4.6±0.9、3.0±0.7、1.8±0.8,MMP.9表达分值依次为5.2±0.8、3.8±0.8、2.6±0.5,CXCL12、CXCR4及MMP-9在各区域间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区域组织中CXCL12/CXCR4和MMPO的表达呈正相关(CXCL12与MMPO比较,r=0.769、P〈0.01,CXCR4与MMPO比较,r=0.948、P〈0.01)。CXCL12处理组、AMD3100处理组及对照组U251细胞,在MMPOmRNA水平上表达值依次为0.968±0.065、0.187±0.028、0.294±0.042,在MMPO蛋白水平表达值依次为0.605±0.011、0.358±0.009、0.449±0.026,各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XCL12/CXCR4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分泌MMPO从而增强肿瘤细胞向外的侵袭、迁移,以CXCR4作为治疗期点可以抑制膝后瘤细晌的停袭与讦移。
陈聪刘志峰任炳成刘彬于圣平杨学军
关键词:趋化因子胶质母细胞瘤微环境迁移
高尔基体与细胞运动方向关系的体内外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观察高尔基体与细胞运动方向的关系,探讨高尔基体作为细胞运动方向指示的可行性及其在研究细胞迁移运动方面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选择大鼠C6胶质瘤细胞、人脑U251和SNB19胶质瘤细胞,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迁移实验中高尔基体与细胞运动方向的关系,计数高尔基体朝向划痕空白区的细胞所占的百分比;鬼笔环肽细胞骨架染色,观察高尔基体与细胞运动伪足的位置关系;免疫组化染色观大鼠脑胶质瘤组织标本和人脑胶质瘤组织标本中坏死区周围细胞高尔基体的定位与细胞运动方向的关系,计数高尔基体背离坏死区的细胞所占百分比.结果 细胞迁移实验中,位于划痕两侧的绝大多数C6细胞(83%±6%)、U251细胞(80%±7%)、SNB19细胞(82%±6%)的高尔基体朝向划痕空白侧;鬼笔环肽细胞骨架染色显示U251细胞和SNB19细胞中高尔基体的定位方向与细胞的伪足伸展方向一致.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组织标本中坏死区周围肿瘤细胞的高尔基体多数(鼠脑80%±7%;人脑82%±6%)背向坏死侧.结论 无论在体内还是在体外环境中,细胞高尔基体的定位方向对于判断细胞的迁移运动方向都具有参考意义,从而为在体研究肿瘤细胞侵袭的生物学行为和抗迁移治疗疗效的观察提供了有力的观测指标.
刘彬刘志峰任炳成陈聪于圣平明浩朗王垒垒赵恺杨学军张斌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细胞运动高尔基体
敲低皮层肌动蛋白的表达下降胶质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运用特异性干扰RNA抑制皮层肌动蛋白表达后对人胶质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癫痫及胶质瘤手术治疗患者的正常脑组织及胶质母细胞瘤标本中皮层肌动蛋白的表达:体外常规培养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251并分为RNA干扰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分别转染干扰RNA序列、阴性对照序列及等量Lipofetmiane2000。48h后Westernblotting、免疫荧光染色检测3组细胞皮层肌动蛋白的表达: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评价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高低。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显示皮层肌动蛋白在正常脑组织呈弱阳性表达。在胶质母细胞瘤为强阳性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显示RNA干扰组细胞皮层肌动蛋白表达低于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皮层肌动蛋白表达于细胞质特别是与细胞伪足密切相关的细胞膜周围。划痕实验结果显示RNA干扰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迁移细胞数分别为18.17±4.07、94.00±4.33、92.67±5.24;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显示侵袭细胞数分别为31.25±2.98、125.00±4.57、127.00±3.56;与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RNA干扰组迁移、侵袭细胞数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层肌动蛋白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脑组织。敲低U251细胞皮层肌动蛋白的表达后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下降,提示皮层肌动蛋白可作为脑胶质瘤治疗的一个靶点。
王垒垒赵恺朱蒙任炳成刘志峰于圣平赵鹏飞周华张辰陈磊明浩朗杨学军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皮层肌动蛋白RNA干扰
Arp2/3复合物表达沉默对胶质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研究RNA干扰技术沉默Arp2/3复合物后对胶质瘤细胞片状伪足以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脂质体介导Arp3-siRNA转染体外常规培养的U251胶质瘤细胞,同时设siRNA-NC(阴性对照组,n=3)组和siR-NA-N(空白对照组,n=3)组。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验证三组中Arp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检测不同处理组的Arp2/3复合物定位以及细胞形态变化。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三组细胞的运动能力。结果三组细胞的Arp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9.33%±2.08%、97.33%±2.38%和96.67%±2.52%(P<0.01);三组细胞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0.00%±3.00%、85.33%±3.21%和84.33%±4.04%(P<0.01)。与siRNA-N组比较,siRNA-Arp3组胶质瘤细胞Arp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分别达80%和76%。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iRNA-Arp3组细胞较siRNA-NC组和siRNA-N组细胞片状伪足明显变小甚至消失。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显示siRNA-Arp3组胶质瘤细胞运动能力较siRNA-N组分别下降达69%(P<0.01)和68%(P<0.01)。结论 Arp2/3复合物通过影响片状伪足的形成,从而在胶质瘤细胞的运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提示Arp2/3复合物可作为治疗脑胶质瘤的一个候选靶点。
刘志峰杨学军刘彬陈聪任炳成王垒垒赵恺于圣平明浩朗朱蒙
关键词:胶质瘤RNA干扰
改良的三维脑片培养模型研究脑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的体外三维脑片共培养模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转染的大鼠C6细胞在脑片模型上的侵袭、迁移形式,模拟胶质瘤细胞在脑内播散的方式。方法脂质体介导pEGFP-N3质粒转染体外常规培养的C6胶质瘤细胞,筛选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细胞,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别观察和计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活体取3周龄SD大鼠全脑,制作400μm厚脑片并培养于Millicell插入式细胞培养皿。碘化丙啶(PI)染色鉴定脑片神经元活性;将转染后的绿色荧光细胞C6细胞球接种于脑片表面,形成胶质瘤细胞一脑片共培养模型。荧光显微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6细胞在脑片上的侵袭和迁移。结果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C6细胞几乎全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脑片培养7d后仍然保持完整的皮质、尾状核、胼胝体等组织结构。PI染色证实脑片中神经元保持活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显示C6细胞接种脑片表面1、3、5、7d后.迁移范围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激光共聚焦逐层扫描可见C6细胞在脑片中的侵袭及三维分布,侵袭过程中C6细胞形态保持良好。结论大鼠脑片培养及肿瘤细胞一脑片共培养模型是研究胶质瘤细胞在体内的侵袭、迁移形式以及抗肿瘤治疗的潜在模型。
任炳成刘彬陈聪刘志峰武俏丽于圣平张斌王垒垒赵凯明浩朗杨学军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组织培养技术神经胶质瘤细胞运动
Rac1在脑胶质瘤干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通过特异性的Racl活性抑制剂下调胶质瘤干细胞(GSCs)中Racl的活性,探讨Racl在GSCs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方法将U251细胞置于无血清DMEM/F12干细胞培养基中培养,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GSCs,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133鉴定GSCs;Racl活性实验检测CD133+与CD133-细胞活性,Transwell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评价CD133+与CD13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加入Racl活性抑制剂NSC23766处理GSCs,活性实验检测细胞Racl活性,Westernblotting检测hMen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1蛋白的表达;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侵袭实验评价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成功培养出悬浮生长的细胞球,可以连续传代并持续表达神经干细胞标志物CD133;CD133+细胞Racl-三磷酸鸟苷(GTP)表达水平、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显著高于CD133-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伴0.05);与对照组比较,NSC23766处理组GSCs的Racl-GTP、hMena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0.05)。结论GSCs相对于肿瘤中的其他细胞具有更强的迁移和侵袭能力,Racl对脑GSCs的迁移和侵袭具有调控作用,抑制Racl活化可能成为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新策略。
张斌杨学军于圣平明浩朗陈聪任炳成刘志峰刘彬
关键词:胶质瘤干细胞迁移RAC1
Racl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特异性的Racl活性抑制剂下调Racl的活性,探讨Racl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诱导的人恶性胶质瘤U251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方法SDF-1和(或)NSC23766处理取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通过细胞迁移实验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评价不同处理组U25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Racl活性实验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不同处理组U251细胞中GTP.Racl和总Racl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不同处理组U251细胞中Racl的表达及细胞内定位。结果SDF-1处理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处理组迁移数与侵袭数分别为115.44±3.3,51.04±2.5)明显强于对照组(迁移数与侵袭数分别为64.8±2.3,28.0±2.2),P〈0.05;SDF-1对细胞内Racl活化有明显的刺激作用(P〈0.05),并且细胞运动前端的胞膜下可见Racl蛋白聚集。Racl抑制剂NSC23766对SDF-1诱导的细胞迁移和侵袭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与SDF-1处理组比较,NSC23766预处理组细胞内Racl活性明显降低(P〈0.05),且细胞运动前端的胞膜下未见Racl蛋白聚集。3组中总Racl蛋白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Racl对SDF-1诱导的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251迁移和侵袭具有调控作用,抑制Racl活化可能成为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新的治疗策略。
张斌杨学军于圣平明浩朗陈聪任炳成刘志峰刘彬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细胞运动趋化因子
FAK-Cortactin-Arp2/3调控侵袭性伪足介导胶质瘤细胞侵袭运动的研究
于圣平王垒垒刘志峰杨学军
胶质瘤干细胞增强血管形成及与微血管的关系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持续动态观察胶质瘤干细胞肿瘤生成和参与血管形成过程,研究不同生长阶段皮下移植瘤中干细胞分布与血管的关系。方法干细胞培养基和免疫磁珠分选法获得c6细胞来源的CD133^+细胞。建立CD133^+细胞SD大鼠耳朵模型观察胶质瘤干细胞生成肿瘤及促进肿瘤血管形成情况。免疫组化染色研究不同生长阶段移植瘤中干细胞的分布与血管的关系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这种分布的相关性。Westernblot法检测各生长阶段肿瘤中CD13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分离和鉴定了C6细胞来源的CD133^+细胞,并建立了SD大鼠耳朵模型可以实时动态的观察干细胞参与血管形成和肿瘤生成情况。SD大鼠皮下C6胶质瘤模型显示:在肿瘤形成的初期,CD133^+细胞在肿瘤内散在分布,随着肿瘤的生长,CD133^+细胞开始趋向于微血管,肿瘤生长的后期CD133^+细胞在血管周成簇分布;同时随着肿瘤的生长,CD133蛋白的表达也随之增强,Westernblot检测接种后6、9、12、15、20d肿瘤中CD133表达量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208±0.004、0.282±0.003、0.360±0.004、0.564±0.135、0.756±0.007,各区域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01.681,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接种6、9、12、15d皮下移植瘤中CD133的表达分值为0.8±0.4、2.4±0.5、4.0±0.7、6.0±0.7,HIF-1α的分别为0.8±0.4、2.84±0.8、5.0±O.7、6.84±0.4;两者的表达量呈正相关(r=0.921,P〈0.01)。结论胶质瘤干细胞比非干细胞更易形成肿瘤及参与肿瘤血管的形成,HIF-lα及其下游基因产物可能介导了胶质瘤干细胞围绕血管周分布。
于圣平杨学军张斌明浩朗刘彬刘志峰任炳成陈聪高伟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肿瘤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