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原
- 作品数:18 被引量:134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房地产市场及其细分的调控重点区域划分理论与实证——以中国35个大中城市为例被引量:7
- 2012年
- 2010年以来,在国家严厉的、密集的调控政策下,各大城市房地产市场运行绩效表现出差异性,但也显示地方反弹的压力。因而,如何做到调控精准化、差别化和决策科学化需要房地产重点监控区域划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本文以房价与地价波动及其关系的表现形式为依据,提出工作假说——房价地价关系与全国基本一致的城市,其房价波动偏离全国房价波动均值的程度也较小,以此作为划分重点监控区域的标准或方法。然后利用全国及35个大中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与土地交易价格指数,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与全国层面房价地价关系短期内双向互动影响一致的城市有26个;运用均值、方差与离散系数等描述性统计得出,与全国层面房价地价关系的短期效应一致的城市,2010年以来其新建住宅价格指数和二手住宅价格指数离散系数普遍小于均值,而海口、杭州、深圳等城市应成为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监控的重点;单个样本t检验表明,新建住宅市场与二手房市场的差异较大,而后者与全国层面房价地价关系的短期效应一致的城市较少,今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应重点关注二手房市场。总体而言,把握各城市与全国层面房价地价关系的短期效应一致性以及差异性,是房地产分区域、分市场、分类差别化与精准化调控体系的基础。
- 陈会广刘忠原张耀宇
- 关键词:房地产调控二手房市场
- 我国征地补偿制度历史变迁与创新被引量:4
- 2010年
- 我国征地补偿制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没有明确标准阶段、规定年产值标准阶段和辅助参考区片综合价阶段。现行征地补偿制度源于计划经济时期,存在诸多缺陷:产值倍数法不科学、补偿范围过窄且分配方式欠妥以及补偿原则模糊。经过几年的创新探索,2001年确立的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今后应不断完善征地补偿制度,补偿方式采用"公平补偿"、扩大补偿范围、建立合理的补偿费分配机制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刘忠原刘雯波
- 关键词:征地补偿历史变迁
- 房地产重点监控城市的确定及其市场细分调控--基于中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与地价关系的分析
- 2010年以来,在国家严厉的、密集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下,各大城市房地产市场运行绩效表现出差异性.本文利用全国及35个大中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与土地交易价格指数,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与全国层面房价与地价关系...
- 陈会广刘忠原张耀宇
-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 文献传递
- 留在农村,还是继续进城?——返乡农民工分化及土地权益在其中的作用调查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返乡农民工发生了分化,在行为选择上面临着留在农村还是继续进城的二元选择。本文通过统计描述和独立样本t 检验,对安徽省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统计描述发现,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城市非正规劳动市场最容易受到金融危机等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独立样本的t 检验的结果表明,返乡农民工分化在性别和务工收入上的均值存在显著差异。女性农民工更倾向留在农村,而男性农民工更倾向继续进城务工;相对于留在农村的农民工而言,倾向继续进城的农民工发生土地流转较少,且放弃承包地意愿也较低。务工收入越高的农民工更倾向继续进城务工,而务工收入较低的则倾向留在农村。因此本文认为,返乡农民工在留在农村还是继续进城的二元选择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分化和收入分化,土地收入–保险效应对返乡农民工分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 陈会广刘忠原
-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分化土地权益
- 土地制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机制的探讨
- 2010年
-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顺利实现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心环节。在现有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变迁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围绕理论界讨论最多的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使用权制度中的土地流转机制进行系统的整理,揭示出学者们从经济学的视角对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研究取得众多成绩,对土地产权安排和制度变迁提出极富启迪性的主张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此类问题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理论研究的方向和途径提出展望。
- 刘忠原
-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土地制度产权
- 土地承包权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托达罗模型的修正与实证检验被引量:38
- 2013年
- 本文根据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实际,通过引入土地承包权益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了修正,并推导出有待检验的理论假说,然后利用2010年南京市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调查数据和多项分类Logit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较为丰富的土地资源禀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土地调整及放弃土地承包权意愿则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土地细碎化、产权认知作用的估计结果与理论预期不相一致,二者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之间的相互关系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在土地承担了一定的社会保障功能的情况下,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基本稳定并长期不变,对于有序稳妥地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 陈会广刘忠原
- 关键词:土地承包权益劳动力转移托达罗模型
- 土地权益在农民工城乡迁移意愿影响中的作用显化——基于推拉理论的分析被引量:35
- 2012年
- 农民工城乡迁移,是影响中国农业转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变量。借鉴推拉理论梳理影响中国农民工城乡迁移意愿的因素,区分并显化土地权益在其中的作用,提出城乡收入、就业环境、土地权益三个假说。并利用南京市的农民工1062份样本调查数据,以农民工流动方向为参照确定留在城市与返回农村作为各自对照组,通过多项分类logit回归分析计量各因素对不同迁移方向意愿的推拉作用。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成为农民工城乡迁移的巨大动力;城市就业环境的好坏虽直接影响到农民工的经济权益,但在家庭总收入最大化的目标下他们对恶劣就业环境有较强的耐受力;土地权益则在农民工城乡迁移中起到了社会保障的作用。总之,规避风险并寻求家庭总收入最大化成为农民工城乡迁移行为决策的逻辑基础,今后土地制度改革和政策设计必须重视土地为农民工所提供的退路保障。
- 陈会广陈昊刘忠原
- 关键词:农民工城乡迁移迁移意愿土地权益
- 普通住宅房价与地价因果关系的检验及其政策含义被引量:8
- 2011年
- 本文在综述房价与地价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市场与住宅市场二者属性,构建一个认识房价与地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表明,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地价是房价上涨的一个重要但非决定性因素,土地需求作为引致需求受房价影响较大。同时,本文利用1998年至2009年季度数据对房价和地价进行G ranger因果关系检测,计量结果表明:短期内房价与地价互为影响,房价对地价影响更为显著;长期内,房价是地价的G ranger因,而不是相反。计量结果可以揭示房地产市场信号短期与长期传递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房地产市场治理的应对之策。
- 陈会广刘忠原
- 关键词:房价地价普通住宅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土地征收、管制与农民土地权利的限制
- 2010年
- 本研究运用经济学模型分析了土地征收与管制对农民土地权利适当和过度的限制。结合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可知,我国的土地征收、管制对农民土地权利的限制多是过度的。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土地征收和管制限制农民土地权利的具体体现,并借鉴国外的相关先进经验,对我国土地征收、管制制度的完善提出合理性意见。
- 刘忠原
- 关键词:土地征收农民土地权利
- 土地权益在农民工城乡迁移决策中的作用研究——以南京市1062份农民工问卷为分析对象被引量:31
- 2012年
- 农民工城乡迁移已成为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中的重要现象和组成部分。本文在土地权益二分为资源禀赋性权益和社会保障性权益的基础上,将土地权益及其社会保险效应纳入经典的Todaro模型进行中国化改进,利用南京市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土地权益尤其是土地保障机制的发挥影响着农民工的城乡决策,只要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对农民工仍起作用,户籍、城镇社会保障仍是其市民化的制度障碍,面向农民工市民化的土地退出机制设计就需受此约束而不应贸然推进。
- 陈会广刘忠原石晓平
- 关键词:农民工城乡迁移土地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