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明娟

作品数:69 被引量:52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1篇成像
  • 19篇磁共振
  • 16篇肿瘤
  • 16篇子宫
  • 14篇影像
  • 13篇磁共振成像
  • 10篇乳腺
  • 10篇加权成像
  • 8篇盆腔
  • 8篇X线
  • 7篇子宫内膜
  • 7篇内膜
  • 7篇宫颈
  • 7篇宫内
  • 7篇宫内膜
  • 7篇膀胱
  • 6篇子宫内膜异位
  • 6篇囊肿
  • 6篇X线计算
  • 6篇X线计算机

机构

  • 58篇中山大学附属...
  • 11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市中医院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元市第三人...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德阳市第四人...

作者

  • 69篇刘明娟
  • 33篇郭燕
  • 24篇关键
  • 23篇张小玲
  • 14篇黄兆民
  • 13篇王焕军
  • 10篇潘碧涛
  • 8篇余深平
  • 8篇罗柏宁
  • 8篇贺李
  • 8篇郭燕
  • 7篇李树荣
  • 6篇张中伟
  • 5篇庄晓曌
  • 5篇李子平
  • 5篇李美芝
  • 5篇苏晨
  • 4篇毛丽娟
  • 3篇孟悛非
  • 3篇邓星河

传媒

  • 23篇影像诊断与介...
  • 8篇中华放射学杂...
  • 7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癌症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华腔镜泌尿...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大学教育
  • 1篇中华血管外科...
  • 1篇第十一次全国...
  • 1篇2014中南...

年份

  • 4篇2018
  • 3篇2017
  • 10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卵巢碰撞瘤的影像表现和病理特征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卵巢碰撞瘤的影像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影像和临床资料完整的8例卵巢碰撞瘤患者资料。7例行盆腔CT扫描,其中5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行MRI扫描,其中2例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1例妊娠患者仅行MRI平扫;2例同时行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不同类型肿瘤的形态、位置、大小、构成成分的密度(信号),并将肿瘤影像与病理表现进行对照。结果8例均由2种不同卵巢组织来源肿瘤构成,肿瘤的组织来源为表面上皮、生殖细胞或性索间质3种类型。病变位于左侧卵巢5例、右侧卵巢3例。6例由表面上皮来源肿瘤与生殖细胞来源肿瘤构成,包括黏液性囊腺瘤与畸胎瘤4例、浆液一黏液混合性囊腺癌与畸胎瘤1例、浆液性囊腺瘤与单胚层畸胎瘤(卵巢甲状腺肿)1例;2例由卵巢上皮来源肿瘤与性索间质来源肿瘤构成,均为黏液性囊腺瘤与卯泡膜纤维瘤。8例肿瘤均表现为较大或巨大的类圆形囊实性肿块,直径9~26cm,肿瘤内见多种密度或信号成分。碰撞瘤中生殖细胞或性索间质来源肿瘤较小,位于上皮性肿瘤囊变区内或贴附于其囊壁上,两者间有明确的分界,5例呈囊壁瘤改变,3例呈囊中瘤表现。构成碰撞瘤的卵巢上皮源性肿瘤、生殖细胞性肿瘤及性索间质来源肿瘤在CT或MRI上均可见该类肿瘤本身典型的影像征象、密度(信号)特点。结论卵巢碰撞瘤的病理和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认识其构成和影像特征有助于实现准确、完整的术前诊断。
关键王焕军陈丽丽郭燕刘明娟
关键词:卵巢肿瘤X线计算机
器官局限型膀胱尿路上皮癌:DCE-MRI早期“黏膜下强化线”征与DWI“蒂”征对照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通过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动态增强(DCE-MRI)"黏膜下强化线"征与DWI"蒂"征的对照分析,探讨黏膜下线的强化特征及其发生机制,进一步评价其对鉴别分期低于或为T_1期与T_2期膀胱癌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均已获得病人书面同意。59例已证实或可疑膀胱癌且无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入组患者于我院接受了膀胱MR平扫、DWI及DCE-MRI,并于MRI检查后两周内行手术治疗。将MR图像分成2种组合:T_2WI加DWI、T_2WI加DCE-MRI。阅片者在不知病理结果的前提下分析肿瘤的征象,将DWI与DCE征象及病理分期对比分析。瘤灶的最大径亦进行了对比。结果 92个瘤灶纳入研究,DWI示42个肿瘤"有蒂",50个肿瘤"无蒂"。42个"有蒂"肿瘤于DCE图上38个可见黏膜下强化线并向瘤灶中央纠集(术后病理证实35个T_1期、3个T_2期),3个可见黏膜下强化线平直连续、未见纠集(均为T_1期),1个可见黏膜下强化线未见纠集、但中断(T_2期);50个"无蒂"肿瘤于DCE图像上34个未见明确黏膜下强化线(30个T_1期、4个T_2期),11个可见黏膜下强化线平直连续、未见纠集(10个T_1期、1个T_2期),4个可见黏膜下强化线未见纠集、但中断(1个T_1期、3个T_2期),1个可见黏膜下强化线向瘤灶中央纠集(T_2期)。结论 DCEMRI黏膜下强化线及其形态是鉴别分期低于或为T_1期与T_2期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一种重要征象。对于最大径小于10 mm的瘤灶,DCE未见明确黏膜下强化线常提示肿瘤未侵犯膀胱肌层;对于最大径大于10 mm的瘤灶,黏膜下强化线连续平直或向瘤灶中央纠集亦常提示肿瘤未侵犯膀胱肌层;黏膜下强化线中断提示肿瘤侵犯膀胱肌层。
王焕军关键林晋华李树荣张小玲刘明娟郭燕
关键词:膀胱尿路上皮癌磁共振动态增强
增强T2-SPACE神经成像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用
目的 探讨T2-SPACE三维神经成像技术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显示骶丛神经受累的可行性,并应用SPACE序列评价子宫内膜异位症累及骶丛神经的神经形态学改变.方法 对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女性行骶丛...
李美芝张小玲刘明娟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螺旋CT在诊断肾细胞癌中的应用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 :评价螺旋CT多期扫描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总结 4 0例肾癌的螺旋CT表现 ,其中 3 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进展期肾癌 3 4例 ,增强扫描 2 4例皮质期强化高或等于正常肾皮质 ,8例强化低于皮质但高于髓质 ,2例强化等或低于髓质 ;小肾癌 4例 ,3例皮质期强化高或等于肾皮质 ,1例低于皮质但高于髓质 ;囊性肾癌 2例 ,1例皮质期囊壁及壁结节强化低于肾皮质高于髓质 ,1例皮质期囊壁及不规则分隔强化等于肾皮质。皮质后期及实质期肿瘤强化减弱。结论 :螺旋CT多期扫描在肾癌尤其是小肾癌的诊断中较常规CT有明显优越性 ;多数肾癌皮质期强化明显。
郭燕黄兆民刘明娟张翎
关键词:肾细胞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胎儿肝脏异常的MRI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胎儿肝脏异常的MRI表现,探讨MRI在胎儿肝脏相关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肝脏异常的19例胎儿MRI影像资料。受检孕妇年龄22~35岁,孕周为25~38周。胎儿MRI检查包括横轴面及冠状面T1 WI序列和矢状面、冠状面及横轴面T2 WI序列扫描。结果胎儿肝脏异常为膈疝8例(右侧7例、左侧1例),膈膨升1例,脐膨出2例,血管瘤3例,错构瘤2例,胎儿贫血3例;其中引产后胎儿尸体病理诊断4例,产后患儿手术病理诊断14例,产后患儿随访复查确诊1例。按肝脏位置和信号异常进行分类:胎儿肝位置异常11例,其中向胸腔移位9例,向前腹壁移位2例。肝信号异常8例,其中局灶性信号异常5例(均为肝肿瘤),表现为肝内类圆形异常信号;弥漫性信号异常3例,其中双胎输血综合征2例、地中海贫血1例,均表现为肝脏T2 WI信号弥漫性减低。 MRI能准确诊断胎儿肝脏位置异常和准确判断肠管等邻近结构的位置改变。 MRI对血管瘤的定性诊断较好。结论胎儿肝脏异常涉及多种疾病,MRI对胎儿肝脏位置异常的诊断有其独特的优势,有助于胎儿肝脏信号异常的诊断,进而有助于实现胎儿肝脏异常的全面诊断。
彭伟清关键林玲刘明娟郭燕
关键词:胎儿磁共振成像肝脏病变信号
非上皮性膀胱肿瘤影像表现(附10例分析)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非上皮性膀胱肿瘤的诊断。材料和方法 :对近 8年 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上皮性膀胱肿瘤的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横纹肌肉瘤增强明显状如葡萄、平滑肌瘤边缘清晰光滑、副神经节瘤可多发有参考作用外 ,大多数非上皮性膀胱肿瘤影像无特殊征象。结论 :多数非上皮性膀胱肿瘤单就影像表现诊断困难 ,需结合临床资料 ;有些病例术前无法诊断 。
郭燕刘明娟张翎黄兆民
关键词:膀胱肿瘤影像诊断病理活检
螺旋CT在乳腺疾病的应用被引量:21
2001年
目的 评价CT在乳腺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5 2例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先作全乳腺的平扫 ,其中 3 8例平扫后加增强扫描。 4 7例同时进行钼钯照片。结果 肿块边缘的毛刺、尖角及细小的簇状钙化为乳腺癌较特征性的表现。病灶明显强化、皮肤增厚、皮下索条状增粗影也是重要的征象。结论 CT在乳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刘明娟黄兆民郭燕罗小梅
关键词:乳腺疾病CT
腹部CT发现的内脏动脉瘤或内脏动脉夹层临床及影像分析
目的:分析腹部CT检查发现的内脏动脉瘤或内脏动脉夹层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方法:收集腹部CT检查中发现的内脏动脉动脉瘤或动脉夹层,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包括临床症状、病变类型、累及血管范围、相关脏器改变、临床治疗...
张小玲刘明娟郭燕李子平
关键词:CT内脏动脉瘤
膀胱DWI的初步应用:膀胱癌术后复发与术后良性改变的鉴别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MRI)在鉴别膀胱癌术后复发与慢性炎症(或瘢痕)中的价值。方法因怀疑膀胱癌复发就诊于我院的患者11例(共27个病灶)。11例患者均有一次或数次膀胱癌手术史,白手术至磁共振检查时间期限为3个月-7年。所有患者同时接受DWI-MRI和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扫描,且所有病灶均于磁共振检查后两周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切术(TURBT)或经膀胱镜活检取得病理证实。结果DW-MRI诊断膀胱癌复发灶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6%(25/27)、100%(16/16)、81.8%(9/11)、88.9%(16/18),DCE-MRI判断复发灶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以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9.3%(16/27)、81_3%(13/16)、27.3%(3/11)、54.2%(13/24)。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得出,DWI-MRI判断肿瘤复发的准确性明显高于DCE-MRI。且DW-MRI诊断结果与病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DCE-MRI诊断结果与病理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的肿瘤标准化ADC值为(0.697±0.219),明显低于(P〈0.05)术后炎症改变或纤维瘢痕的ADC值(1.019±0.143)。结论DW-MRI鉴别膀胱癌复发与术后良性病变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以及阳性预测值优于DCE-MRI;建议在膀胱癌病人术后的随访MRI检查将DWI纳入常规扫描序列。
王焕军关键郭燕李树荣刘明娟张小玲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膀胱癌复发
卵巢静脉少见病变的MSCT诊断及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卵巢静脉少见疾病或变异的MSCT表现,提高对这类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或相关临床标准明确诊断的卵巢静脉性少见疾病或变异15例,均行64排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全部病例的临床症状和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卵巢静脉血栓6例,表现为增强扫描时卵巢静脉内节段性或大范围的低密度充盈缺损,临床上无症状或表现为腹痛,与产后、盆腔手术、邻近器官病变外压及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密切相关。卵巢静脉瘤栓4例(原发肿瘤为子宫肌瘤2例,胃癌和子宫间质肉瘤各1例),表现为增强扫描时卵巢静脉内可强化的瘤栓,由卵巢静脉盆腔段向上延伸,头端可形成血栓,临床上子宫原发肿瘤和卵巢继发肿瘤是重要的病因。卵巢静脉综合征(ovarian vein syndrome)2例,左右侧各1例,均表现为腹腔段卵巢静脉压追上段输尿管,导致输尿管上段及肾盂轻度积水扩张,需依靠影像学诊断。双卵巢静脉变异3例(不完全性2例/完全性1例),均为左侧,2例合并静脉曲张,该变异临床上无症状,当双卵巢静脉出现静脉曲张时CT上易被忽视,输尿管可走行于两者之间,也可能产生压迫症状。结论 MSCT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组能清晰显示卵巢静脉的行程和邻近脏器的关系,对卵巢静脉相关疾病和变异可作出准确的诊断。
刘锋关键严超贵陈志明刘明娟
关键词:卵巢静脉病变肿瘤栓塞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