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星

作品数:56 被引量:207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藏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生物学
  • 6篇农业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5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0篇青藏
  • 10篇青藏高原
  • 8篇植物
  • 6篇土壤
  • 6篇转录组
  • 5篇多样性
  • 5篇棘豆
  • 5篇冰川棘豆
  • 4篇珍稀
  • 4篇珍稀濒危
  • 4篇转录
  • 4篇转录组测序
  • 4篇微生物
  • 4篇基因
  • 4篇海拔
  • 4篇濒危
  • 3篇珍稀濒危植物
  • 3篇物种
  • 3篇菌群
  • 3篇根际

机构

  • 56篇武汉大学
  • 29篇西藏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贵州财经大学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咸宁医学院
  • 1篇张家口学院

作者

  • 56篇刘星
  • 13篇刘怡萱
  • 8篇王青锋
  • 7篇李小燕
  • 4篇陈进明
  • 3篇赵宁
  • 2篇杨春锋
  • 2篇刘虹
  • 2篇孙士国
  • 2篇马红梅
  • 2篇庞新安
  • 2篇王晶苑
  • 1篇童光荣
  • 1篇王红
  • 1篇杨书香
  • 1篇毕勇毅
  • 1篇刘贵华
  • 1篇夏颖
  • 1篇汪晖
  • 1篇陈贤均

传媒

  • 9篇环境生态学
  • 8篇植物科学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植物分类学报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武汉植物学研...
  • 2篇高原科学研究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经济纵横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草药
  • 1篇咸宁医学院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现代商贸工业
  • 1篇高教学刊
  • 1篇生物资源

年份

  • 7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9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不同生态环境下冰川棘豆(Oxytropis glacialis)内生细菌多样性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植物内生菌(Endophyte)有助于宿主植物生存与扩散。文章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区(TAS)和灌丛草甸区(TAM)冰川棘豆内生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为疯草类有毒植物的适应性研究提供基础参考。测序得到236205条有效序列,注释到476个OTUs,隶属17个门281个属。多样性分析表明,区域间菌群结构无显著性差异。组成分析显示,不同样本间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Lachnoclostridium 5和泛菌属(Pantoea)等18个菌属为优势菌属。环境分析认为,土壤电导率(EC)、空气CO2浓度(CC)和土壤温度(ST)对菌群结构的差异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影响,56%的优势菌属与环境因子显著相关。功能预测分析认为,KEGG代谢通路和COG各功能相关的基因丰度在不同区域样本间相似,参与多种宿主代谢调控。综上所述,不同区域间冰川棘豆内生细菌菌群结构及功能的宿主保守性大于地域特异性,在宿主植物中参与各种代谢网络调控。相对稳定的菌群结构及优势菌属丰度随环境显著变化,这有利于冰川棘豆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生存和扩散。
许国琪刘怡萱曹鹏熙刘星
关键词:冰川棘豆植物内生细菌土壤理化因子COG
中国水韭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及其分类学意义被引量:22
2002年
利用细胞学方法观察统计了中国 4种水韭属Isoestes植物的染色体数目。结果发现 4个种的染色体基数均为x=1 1 ,其中高寒水韭I.hypsophilaHand ._Mazz.为 2n =2 2 ,为首次报道 ;台湾水韭I.taiwanen sisDeVol为 2n=2 2 ;中华水韭I.sinensisPalmer2n =44为四倍体 ;而产于云南贵州一带并一直被当作是宽叶水韭I.japonicaA .Br.的水韭属植物 2n =2 2 ,与文献报道的宽叶水韭 (2n =6 6 ,6 7,77,87,88,89)完全不同 ,应重新予以认识和评价。依据本文和其他相关的研究结果 。
刘星王勇王青锋郭友好
关键词:染色体数目分类学意义
基于RNA-seq技术的青藏高原不同海拔水毛茛转录组测序及基因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以青藏高原不同海拔7个居群的水毛茛(Batrachium bungei(Steud.)L.Liou)为材料,对其进行转录组测序及基因表达分析,研究它们在极端环境下基因表达方面的适应性。结果显示,7个居群内样本间的基因表达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差异基因富集分析结果发现苯丙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在5个差异组中均呈显著富集;此外类黄酮、类胡萝卜素、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的生物合成以及激素的信号转导、MAPK信号通路、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等相关基因大多被显著富集。与低海拔居群相比,参与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的相关基因(HHT1、HCT、F3′H、CHS、CYP73A、CCOAOMT5、CYP98A)在高海拔居群中均显著上调表达。研究结果表明水毛茛主要通过多途径的参与及关键基因的调控表达来适应青藏高原的高海拔环境。
陈飞飞姬亚丽陈忠海刘泰龙刘星
关键词:转录组测序类黄酮
中国穗状狐尾藻遗传多样性的初步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叶绿体DNA三个片段(trnK-matK、trnL-trnF、rpl32-trnL)对中国大陆广布的水生植物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探讨其自然居群的遗传结构及具有广泛分布格局的可能机制。AMOVA分析显示,穗状狐尾藻8个居群间的遗传变异为84.97%,而居群内的遗传变异为15.03%,居群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85,表明穗状狐尾藻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Hd=0.83)且主要存在于居群间,奠基者效应可能导致了最初的遗传差异,而隔离障碍(Nm=0.09)又进一步导致了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基于17个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和网络关系图均显示,单倍型H5和H6在居群中的分布范围最广且出现频率最高,表明H5和H6可能为最古老的祖先单倍型。Mantel检验表明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失配分布检测结果显示穗状狐尾藻在历史上曾发生过扩张事件,而Tajima’s、Fu&Li’s D*和F*检测发现,该物种不存在明显的谱系地理格局,这可能与穗状狐尾藻种子的长距离扩散有关。
吕天锋蒿飞熊争刘星
基于转录组测序探讨西藏麦地卡湿地5种植物对高海拔光照的适应机制被引量:2
2021年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对杉叶藻(Hippuris vulgaris L.)、云南黄芪(Astragalus yunnanensis Franch.)、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 Maxim.)、马先蒿(P.ikomai Sasaki.)以及穗花马先蒿(P.spicata Pall.)5种麦地卡湿地常见植物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影响麦地卡湿地植物光合作用的通路及基因,探讨高原植物在光合作用方面的适应性机制。结果显示,通过搜索GO和KEGG基因数据库,发现大多数基因被注释到细胞过程,且主要在代谢过程。在基因的GO富集分析结果中发现,较多基因富集在光系统Ⅰ、天线系统、光系统Ⅱ和光合作用;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5种植物中大多数基因均显著富集在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天线蛋白、卟啉和叶绿素代谢以及氧化磷酸化通路。推测麦地卡湿地植物可能通过卟啉和叶绿素代谢、氧化磷酸化等生物途径来抵御强光对自身照射的伤害,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证明在高原极端环境条件影响下,麦地卡湿地生存的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适应性策略。
刘泰龙姬亚丽刘怡萱吴玄峰陈飞飞刘星
关键词:转录组马先蒿
冰川棘豆(Oxytropis glacialis)根系土壤细菌多样性特征被引量:11
2020年
冰川棘豆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和荒漠草原主要伴生毒草之一,对青藏高原草地退化及畜牧业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对4种不同生态环境中冰川棘豆根系土壤细菌的16S rRNA进行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土壤的理化性质,分析了不同生态环境下冰川棘豆根系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探讨了根系土壤细菌对冰川棘豆在高寒生态系统中形成优势种可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生态环境下冰川棘豆根系土壤细菌多样性丰富,且受土壤pH和有机物影响最大,同时,能够保持稳定的核心菌群网络,对冰川棘豆在高寒生态系统中形成优势种具有促进作用。
曹鹏熙刘怡萱许国琪姬亚丽李敬科李小燕刘星
关键词:青藏高原冰川棘豆土壤理化因子
西藏青稞根际促生细菌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从根际促生细菌的概念、种类、作用机制出发,结合西藏青稞主产区土壤肥力及施肥情况,总结了青稞根际促生细菌的研究现状,并对根际促生细菌开发的生物菌肥在西藏青稞种植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提高青稞产量、开发针对不同地区的生物菌肥及保护西藏的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郑恒刘怡萱刘星
关键词:根际促生细菌
基于RNA-seq探究东方水韭对高原环境潜在的适应性
2023年
本研究以移栽到不同海拔地区的东方水韭(Isoetes orientalis Liu Hong)为材料,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基因表达情况,探究其在不同海拔条件下水生和陆生环境中的适应机制。结果显示,与低海拔相比,移栽到高海拔的植株中存在较多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磷酸肌醇代谢、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黄酮类化合物和苯丙素生物合成的通路中,特别是移栽到西藏的植株中存在许多特异性表达的基因,这些基因大多注释为核糖体蛋白、DNA损伤修复酶和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相关的酶。而这种基因表达模式可能与植物适应高海拔、低氧强辐射、温度变化剧烈的环境相关。研究结果也表明,长期生长在低海拔的东方水韭可以在高海拔环境中生存,而且基因表达模式方面存在一定规律。
邵静静刘泰龙张文才刘星
关键词:转录组海拔梯度环境压力适应性
我国教育经费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稀缺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1998—2018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教育经费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结果表明:在层级结构中,初等教育相对高等教育促进作用更显著,为解决内生性问题,使用人均编制教师数量作为工具变量的回归结果支持这一结论;在使用结构中,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促进作用更显著;在类别结构中,普通教育相对职业教育促进作用更显著。因此,应进一步优化教育经费结构,科学规划教育经费支出、确保初等教育经费投入,重点保障教学活动相关的教育事业费和公用部分经费,发展普通教育提高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同时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桑倩倩董拥军刘星
关键词:教育经费层级结构
青藏高原毛柱黄耆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
2020年
毛柱黄耆(Astragalus heydei)在青藏高原广泛分布,固氮效率较高,研究价值较高。本研究以青藏高原4个样点的毛柱黄耆根际土壤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分析毛柱黄耆根际土壤菌群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联,并基于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绘制根际土壤菌群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Heatmap图。结果显示,4个样点的毛柱黄耆根际土壤细菌Shannon多样性顺序为:XB>ZR>NM>SH,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4个毛柱黄耆根际土壤细菌的主要菌门;4个样点根际土壤菌群在嗜发酵菌属(Zymophil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毛球菌属(Trichococcus)、沙雷氏菌属(Serratia)、哈夫尼菌属(Hafnia)、Lachnoclostridium_5、乳球菌属(Lactococcus)共7个属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CA典型分析表明速效磷、铵态氮与电导率菌群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速效磷对菌群相对丰度影响最大;相关性Heatmap图分析表明,环境因子与22个优势菌属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26个优势菌属丰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本研究将为进一步研究根际土壤细菌在毛柱黄耆适应青藏高原极端环境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李敬科曹鹏熙刘怡萱赵宁陈舒婷刘星
关键词:青藏高原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