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春艳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失血
  • 5篇急性
  • 5篇急性失血
  • 4篇系膜
  • 4篇淋巴管
  • 4篇淋巴管结扎
  • 4篇结扎
  • 4篇肠系膜
  • 4篇肠系膜淋巴管
  • 4篇肠系膜淋巴管...
  • 3篇血液流变性
  • 3篇结扎术
  • 2篇休克
  • 2篇血性
  • 2篇血液流变
  • 2篇血液流变性异...
  • 2篇失血性
  • 2篇失血性休克
  • 2篇大鼠血液
  • 1篇低反应性

机构

  • 7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7篇刘春艳
  • 7篇牛春雨
  • 6篇张玉平
  • 6篇赵自刚
  • 6篇张静
  • 4篇姜华
  • 4篇赵永泉
  • 2篇张耕
  • 1篇李志鹏
  • 1篇张赛
  • 1篇张利民
  • 1篇陈红莎
  • 1篇鲁蓓
  • 1篇吴忧
  • 1篇韩瑞
  • 1篇冯静茹
  • 1篇梅彦宏
  • 1篇魏艳玲
  • 1篇刘正泉
  • 1篇雷慧

传媒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5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夏至草醇提物对急性微循环障碍大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观察夏至草醇提物(EEMI)对高分子右旋糖苷(Dextran 500)致急性微循环障碍(AMD)大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分为夏至草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前二组静注10% Dextran 500(10ml/kg)复制AMD模型(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6min后,夏至草组自颈静脉缓慢推注EEMI(1g/ml,6g/kg),其它两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40min后,观察血小板粘附与聚集功能、脑血流量和体外血栓形成。结果①模型组血小板聚集率(5min)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小板聚集时间、解聚率及粘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夏至草组在不同时间点及最大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模型组,血小板聚集时间、解聚率及粘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血小板粘附率显著低于模型组。②模型组及夏至草组的脑血流量、血栓长度、血栓湿重、血栓干重、血栓形成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夏至草组的血栓干重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EEMI能明显降低Dextran 500致AMD大鼠的血小板聚集与粘附功能、减少血栓形成。
李延伟雷慧刘正泉刘春艳张玉平张利民赵自刚牛春雨
关键词:夏至草急性微循环障碍血小板功能血栓
失血性休克时血液流变性异常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9年
张耕刘春艳魏艳玲张静牛春雨
关键词:血液流变性异常失血性休克血管低反应性凝血功能紊乱组织缺血缺氧肠道屏障功能
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对急性失血大鼠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观察结扎肠系膜淋巴管(MLD)对急性失血大鼠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方法:2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失血组与结扎组。所有大鼠经右侧颈总动脉匀速放血(失血量为全血量的1/4),结扎组失血后结扎MLD,失血组仅在MLD下穿线。记录24h存活情况。24h后,将存活大鼠经左侧颈总动脉迅速放血,测定实验前后的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电泳、红细胞压积(Hct),计算红细胞聚集与变形指数。结果:急性失血后24h,结扎组大鼠存活情况(9只)略好于失血组(6只)。急性失血后24h,与实验前相比,失血组与结扎组的ESR、血沉方程K值、校正K值、红细胞电泳时间均显著升高或延长,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失血组的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升高、红细胞电泳长度与迁移率均显著降低;结扎组的ESR、血沉方程K值、校正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电泳时间较失血组显著降低,红细胞电泳长度与迁移率、变形性较失血组显著升高。结论:急性失血导致大鼠红细胞聚集性升高、红细胞电泳能力及变形性降低,结扎MLD可改善急性失血导致的红细胞流变性异常。
赵自刚张玉平刘春艳姜华张静赵永泉牛春雨
关键词:肠系膜淋巴管结扎术失血红细胞流变性
肠淋巴液在急性失血后血液流变性异常中的作用与机制
牛春雨赵自刚韩瑞张玉平姜华张耕鲁蓓李志鹏刘春艳张静吴忧冯静茹张赛梅彦宏陈红莎
该研究应用肠淋巴管结扎、肠淋巴液引流、输入休克肠淋巴液至正常大鼠的方法,通过急性失血、失血性休克持续低血压/液体复苏等多种动物模型,从血液黏度、红细胞参数、红细胞代谢、红细胞变形性、红细胞聚集性、血液凝固性等诸多方面,全...
关键词: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肠淋巴液动物实验
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对急性失血大鼠血液凝固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观察结扎肠系膜淋巴管对急性失血大鼠血小板功能、体外血栓形成以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肠淋巴途径在急性失血时血液凝固性变化中的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失血组与结扎组,每组10只。采用经右颈总动脉匀速放血(失血量为全血量的1/4)的方法制备急性失血大鼠模型。结扎组失血后行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失血组仅在肠系膜淋巴管下穿线但不结扎;记录24h大鼠存活情况。失血后24h将存活大鼠再次全麻,经左颈总动脉迅速放血6ml。检测实验前后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体外血栓形成率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计算脑血流量。结果急性失血后24h,失血组存活6只(60%),结扎组存活9只(90%),结扎组存活率高于失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验前相比,两组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Fib)均显著升高,凝血酶时间(TT)显著延长,脑血流量显著降低;失血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显著延长。血栓湿长、干长、湿重、干重和血栓形成率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实验后结扎组血小板黏附率[(15.02±1.24)%],血小板聚集率(1min、3min及最大聚集率),血栓湿长、干长、湿重、干重,血栓形成率[(46.2±6.9)%],APTT[(21.04±5.53)s],Fib含量((433.67±13.97)g/L)均显著低于失血组[分别为(18.54±1.18)%、(69.8±6.9)%、(26.35土6.26)s、(510.96±35.59)g/L3,脑血流量((485.1土41.4)ml·kg^-1·min。)显著高于失血组[(417.8±42.2)ml·kg^-1·min^-1,P〈0.05或P〈0.01]。结论急性失血可导致大鼠血液高凝、体外血栓形成增多,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可改善急性失血大鼠的血液高凝状态。
赵自刚刘春艳张玉平张静赵永泉牛春雨
关键词:肠系膜淋巴管结扎术失血
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对急性失血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以肠系膜淋巴管结扎为于段,观察急性失血后,阻断肠淋巴液回流对急性失血大鼠血黏度、红细胞流变性、凝血与血栓的影响,探讨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对急性失血大鼠血液流变性异常的作用。方法:20只Wistar雄性大鼠均分为失...
牛春雨赵自刚刘春艳张玉平姜华赵永泉张静
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对急性失血大鼠血黏度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以肠系膜淋巴管结扎为手段,观察急性失血后,阻断肠淋巴液回流对急性失血大鼠血黏度的影响。方法20只Wistar雄性大鼠均分为失血组与结扎组。所有大鼠令身肌肉麻醉,经右侧颈总动脉匀速放血(失血量为全血量的1/4,≥5.8mL,全血量以体重1/13计),结扎组失血后行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失血组仅在肠系膜淋巴管下穿线。记录24h存活情况。24h后,将存活大鼠再次全身麻醉,经左侧颈总动脉迅速放血6mL.将实验前后放出的全血进行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ct)等指标检测。结果急性失血后24h,失血组存活6只.结扎组存活9只,结扎组存活情况略好于失血组。与实验前相比,急性失血后24h,失血组与结扎组在各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全血相对黏度以及Hct均显著降低,失血组全血还原黏度降低、血浆黏度升高(P〈0.01~0.05);结扎组在1s^-1、10.3s^-1、30.7s^-1、115s^-1、300s^-1等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全血相对黏度以及Hct均显著高于失血组,血浆黏度降低(P〈0.05)。结论结果提示大鼠急性失血后,出现全血黏度降低,但血浆黏度升高;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可改善急性失血导致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的变化。
刘春艳赵自刚张玉平姜华张静赵永泉牛春雨
关键词:肠系膜淋巴管结扎术失血血黏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