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洪全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内镜
  • 1篇早期胃癌
  • 1篇早期胃癌及癌...
  • 1篇粘膜
  • 1篇粘膜切除
  • 1篇粘膜切除术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癌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黏膜
  • 1篇黏膜下
  • 1篇黏膜下剥离术
  • 1篇胃癌
  • 1篇胃癌及癌前病...
  • 1篇消化道
  • 1篇消化道癌
  • 1篇消化内镜
  • 1篇膜切除术
  • 1篇膜下

机构

  • 3篇烟台市莱阳中...

作者

  • 3篇刘洪全
  • 1篇刘典夫
  • 1篇盖风

传媒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清消化内镜技术在早期上消化道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探讨高清消化内镜技术在早期上消化道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反复上消化道症状患者149例,149例患者均经常规内镜以及高清内镜检查,经过病理学组织活检确诊早期上消化道癌87例。根据这87例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2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根据相关内镜图像评分标准对比常规内镜以及高清内镜的图像清晰度,以实验室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内镜以及高清内镜检出早期上消化道病变的准确率,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高清内镜图像病变轮廓清晰度评分明显高于普通内镜([2.68±0.67)分比(2.35±0.54)分,t=4.681,P=0.000]、微血管形态评分显著高于普通内镜[(3.53±0.51)分比(2.61±0.54)分,t=15.119,P=0.000]、胃小弯形态评分显著高于普通内镜[(3.56±0.52)分比(2.58±0.43)分,t=17.728,P=0.000]。高清内镜诊断早期上消化道癌灵敏度93.10%高于普通内镜的81.61%(χ^2=5.203,P=0.023)、准确率94.63%高于普通内镜的86.58%(χ^2=5.676,P=0.017)。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72.26±5.67)min比(91.53±5.55)min,t=8.502,P=0.000]、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7.78±1.23)d比(10.64±1.71)d,t=6.078,P=0.0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4.44%(2/45)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9.05%(8/42)(χ^2=4.554,P=0.033)。结论 高清消化内镜技术有利于提高早期上消化道癌病变诊断准确率,同时治疗效果良好。
刘洪全郑绍斐
关键词:消化内镜上消化道癌
ESD与EMR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内镜粘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胃癌(EGC)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本院消化内科接受EMR及ESD治疗的EGC或癌前病变的患者87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EMR组及ESD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完整切除、治愈性切除率等),术后第3、6、12个月的复发率,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以评价两种治疗方法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结果ESD组在病灶完整切除率(87.76%)、治愈性切除率(79.59%)、病灶切除直径大小[(32.87±5.69)mm]方面明显优于EMR组[63.89%、55.56%及(13.38±3.0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在术后第3、6、12个月复发率(13.89%)较ESD组(2.04%)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术中、术后并发症较EMR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EMR,ESD病灶切除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刘洪全郑绍斐
关键词:早期胃癌内镜粘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恶性肠梗阻的诊断方式与治疗方案探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恶性肠梗阻的检查方式和治疗方案。方法对52例恶性肠梗阻进行无肠道准备磁共振成像检查,分析42例癌性病因和10例非癌性病因恶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案。结果磁共振成像对52例恶性肠梗阻的定位和病因符合率均为100%、96.2%(50/52);MRI的良恶性判定准确率为100%。10例非癌性病因药物治疗有效率100%,42例癌性病因经手术或置入可扩式的支架,梗阻完全缓解14例,症状改善25例,无效2例。结论无肠道准备方式磁共振成像对于恶性肠梗阻检查简便、诊断准确,治疗方案的制定应综合因素,进行规范、个性化手术或非手术治疗。
刘洪全刘典夫盖风
关键词:恶性肠梗阻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