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龙

作品数:19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冠状
  • 5篇动脉
  • 5篇冠状动脉
  • 5篇成像
  • 4篇影像
  • 3篇胆管成像
  • 3篇对比剂
  • 3篇造影
  • 3篇口服对比剂
  • 2篇迭代
  • 2篇动脉狭窄
  • 2篇动脉造影
  • 2篇术前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椎体
  • 2篇结石
  • 2篇结石成分
  • 2篇冠状动脉狭窄
  • 2篇冠状动脉造影

机构

  • 19篇广东省中医院
  • 4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9篇刘海龙
  • 10篇刘金丰
  • 6篇肖梦强
  • 6篇黄乐生
  • 6篇刘天柱
  • 4篇周桂忠
  • 3篇李玉英
  • 3篇唐受爱
  • 3篇解婷
  • 2篇梁会锋
  • 2篇罗妮苑
  • 2篇陈焕仪
  • 2篇王忠德
  • 1篇彭广宇
  • 1篇陈飞
  • 1篇解婷
  • 1篇陈俊
  • 1篇谭丽容
  • 1篇胡小露
  • 1篇雷鸣

传媒

  • 2篇贵州医药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中国医学物理...
  • 2篇中国CT和M...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功能与分子医...
  • 1篇第九次全国中...

年份

  • 2篇2021
  • 4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9
  • 2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口服对比剂双螺旋CT胆管成像
2009年
目的:探讨口服对比剂双螺旋CT胆管成像技术的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3例胆系疾病患者口服碘番酸6g,12小时后进行上腹部容积扫描,获取轴面原始图像后再进行胆管系统的二维和三维重建,对患者的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进行对照。结果:平均胆管强化CT值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呈负相关,对无肝内外胆管严重梗阻的患者,三维胆管成像能清晰显示一级肝管以下的胆道系统,显示率为100%,二级肝管显示率71.70%(38/53),三级肝管一般不能显示。结论:螺旋CT胆管成像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的胆管系统无创检查技术,可满意显示胆管解剖结构,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金丰肖梦强唐受爱李玉英刘海龙
关键词:胆管造影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造影联合斑块钙化积分对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TCA)联合斑块钙化积分对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CTCA检查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与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ICA)对狭窄血管检出率的差异。在CTCA图像中采用斑块钙化积分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结果 CTCA与ICA对狭窄血管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组的斑块钙化积分明显高于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CA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825,灵敏度为84.6%,特异度为83.7%,斑块钙化积分曲线下面积为0.803,灵敏度为80.4%,特异度为79.5%,CTCA联合斑块钙化积分曲线下面积为0.938,灵敏度为94.5%,特异度为93.7%。结论 CTCA联合斑块钙化积分可提高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准确率,具有很高敏感度及特异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黄培楷吴琴芙刘海龙周桂忠
关键词: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造影
胸壁病变的CT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CT在胸壁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已行手术病理证实的胸壁病变患者的术前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胸壁病变进行分型,单纯骨质结构膨胀性或融骨性骨质破坏为Ⅰ型:骨囊肿1例,转移瘤1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例,骨软骨瘤1例;单纯骨质结构膨胀性骨质破坏或融骨性骨质破坏伴有周围软组织肿块为Ⅱ型:骨转移瘤2例,骨肉瘤1例;单纯软组织肿块为Ⅲ型:肉瘤样癌1例,转移瘤5例,淋巴瘤1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炎性肿块1例,鳞癌1例,恶性胸膜间皮瘤1例,胸膜钙化并胸腔积液3例,胸壁脂肪瘤1例,神经鞘瘤3例。结论:CT是目前胸壁病变最主要的检查方法。对于胸壁病变CT诊断原则应先对其进行分型,根据其CT影像学表现再进行分析,判断其良恶性,最后作出组织学诊断。
黄乐生刘金丰刘海龙黄培楷
关键词:胸壁病变X体层摄影术
口服对比剂双螺旋CT胆管成像
胆系检查的金标准是ERCP或PTC,它们能提供有价值的胆系解剖和病理信息,但这两项技术是有创性的,并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并发症。目前诊断胆管疾病的无创性方法有灰阶超声、螺旋CT扫描、MRCP 和螺旋CT胆管成像。MRCP被视...
刘金丰梁会锋唐受爱李玉英刘海龙陈焕仪
文献传递
术前MRI对经皮椎体强化术中骨水泥渗漏风险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术前磁共振成像(MRI)对经皮椎体强化术(PVA)中骨水泥渗漏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共88个手术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均行PVA术。术前行MRI检查,术后行DR进行复查。计算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较临床因素[包括不同性别、不同年龄(≤70岁、>70岁)、手术方式[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椎体部位(胸椎、胸腰段、腰椎)、骨水泥注入量[(≤4 m L、>4m L)]及MRI征象(包括终板损伤、达终板骨折线、椎间盘损伤、椎体裂隙)对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的影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MRI征象对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预测价值。结果:性别、年龄、椎体部位及骨水泥注入量对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PKP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26.67%(16/60),低于PVP的50%(1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MRI检查显示椎体终板损伤、椎体裂隙、椎间盘损伤、达终板骨折线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分别为27.40%、57.89%、30.30%、54.55%,高于无上述征象椎体的14.73%、27.54%、15.22%、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合并上述任意两种MRI征象、任意3种MRI征象、任意4种MRI征象患者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分别高达43.59%、56.00%、100%。同时合并任意两种MRI征象预测骨水泥渗漏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818、0.553;同时合并任意3种MRI征象预测骨水泥渗漏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727、0.763;同时合并4种MRI征象预测骨水泥渗漏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727、1.000。结论:PKP术后的骨水泥渗漏风险低于PVP,推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采取PKP术。另外,术前可行MRI检查,通过患者MRI征象对骨水泥渗漏风险进行预测。
黄培楷吴琴芙刘海龙肖梦强黄乐生刘天柱
关键词:骨水泥磁共振成像
胃部胃肠间质瘤的CT征象与恶性程度的关系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胃部胃肠间质瘤(GIST)的相关CT征象与肿瘤恶性程度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并有详细恶性程度分级的胃部胃肠间质瘤病理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病灶的大小及坏死灶与肿瘤恶性程度分级间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40岁以下高度恶性就有3例,占总比例的14%,占40岁以下病例组的60%。肿瘤的最大径<30 mm时恶性程度较低,最大径>50 mm时恶性程度较高。无坏死的病灶恶性程度较低,有坏死的病灶恶性程度较高。可确定为低度恶性的征象有肿瘤最大径<30 mm,无坏死。结论:肿瘤恶性程度的鉴别与"年龄"及"性别"关系不大。肿瘤的恶性程度与"大小"及"坏死程度"关系密切。
刘海龙刘金丰黄培楷肖梦强解婷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CT扫描坏死灶恶性程度
不同心率对于6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及相关辐射剂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心率在6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CA中对血管图像质量的影响以及辐射剂量变化。方法选取91例患者,男性51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58岁。分成三组,A组30例,心率≤65次/分;B组30例,65次/分<心率≤80次/分;C组31例,心率>80次/分。扫描完成后选取最佳时相进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进行血管重建,根据4分法对血管图像质量分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记录各组的辐射剂量程度乘积(DLP)。结果三组的血管图像质量在可评价比例及优良率无统计学意义,心率与血管图像质量等级呈负相关。A组DLP为(3.37±2.12)m Gy.cm,B组为(4.78±1.92)m Gy.cm,C组为(6.11±2.79)m Gy.cm,三组的辐射剂量有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心率与辐射剂量呈正相关。结论 6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CA在高心率患者能较好的显示图像,同时辐射剂量也增加,应该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心率至65次/分以下,在获得优良血管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有利于冠状动脉CTCA的可持续发展,以便让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黄乐生刘金丰刘海龙黄培楷罗妮苑刘天柱雷鸣彭广宇胡小露
关键词:心率
口服对比剂双螺旋CT胆管成像
胆系检查的金标准是ERCP或PTC,它们能提供有价值的胆系解剖和病理信息,但这两项技术是有创性的,并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并发症。目前诊断胆管疾病的无创性方法有灰阶超声、螺旋CT扫描、MRCP和螺旋CT胆管成像。MRCP被视为...
刘金丰梁会锋唐受爱李玉英刘海龙陈焕仪
关键词:胆系疾病胆管成像口服对比剂影像诊断
文献传递
急慢性踝关节韧带损伤的磁共振影像特点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慢性踝关节韧带损伤的磁共振(MRI)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并接受MRI检查的84例急、慢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其受损踝关节韧带的MRI影像特点。结果 84例受试者中损伤1条韧带者68例,同时损伤2条韧带者14例,同时损伤3条韧带者2例;共检出102条韧带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内侧副韧带损伤51条(胫舟韧带损伤3条,胫距前韧带损伤46条,胫跟韧带损伤2条),外侧副韧带损伤48条(距腓前韧带损伤29条,距腓后韧带损伤5条,跟腓韧带损伤14条),胫腓韧带联合损伤3条(下胫腓前韧带损伤1条,下胫腓后韧带损伤2条)。急性损伤患者MRI图像多表现为韧带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边界欠清,T2WI序列图像及PD序列图像均可于病灶处见不均匀增高信号,病灶周围有高信号积液影或软组织水肿征;慢性损伤患者MRI图像则多表现为韧带不规则增粗或变细,信号不均匀。结论急、慢性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影像各有其特点,临床可将MRI检查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影像检查手段用于诊疗工作中,为治疗方案的拟定提供依据。
刘海龙刘金丰肖梦强黄培楷解婷
关键词:踝损伤踝关节韧带损伤磁共振成像
低管电流联合窄窗、迭代重建技术在降低CCTA成像辐射剂量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低管电流联合窄窗、迭代重建技术在降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辐射剂量中的价值。方法将80例怀疑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行CCTA,A组扫描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智能毫安,扫描窗为心动周期的30%-80%;B组扫描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智能毫安的75%,扫描窗为心动周期的70%-80%。对A组进行滤波反投影法重建(filteredbackprojection,FBP)和迭代重建(iterativereconstruction,IR)得到AF和AI两组,B组进行IR重建,比较3组图像的噪声、信噪比(SNR)、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及辐射剂量(effectivedose,ED)。结果 AI、B、AF组噪声依次升高,SNR依次降低,AF组与AI、B间的噪声及S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图像质量评价,AI组优于其他两组(P<0.05),AF组最差,AF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ED分别为(3.40±1.34)mSv、(1.26±0.61)mSv,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不降低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情况下,低管电流联合窄窗、迭代重建技术能降低CCTA的辐射剂量。
王忠德刘金丰刘海龙周桂忠
关键词:冠状动脉心电图迭代算法低剂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