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芝兰

作品数:13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藜芦
  • 4篇白藜芦醇
  • 3篇蛋白
  • 3篇荧光
  • 3篇荧光光谱
  • 3篇荧光光谱法
  • 3篇牛血清白蛋白
  • 3篇光谱
  • 3篇光谱法
  • 2篇他汀
  • 2篇相互作用
  • 2篇耐多药
  • 2篇耐多药结核
  • 2篇耐多药结核病
  • 2篇结核
  • 2篇结核病
  • 2篇伐他汀
  • 2篇氟伐他汀
  • 2篇BSA
  • 2篇病灶

机构

  • 13篇湘潭职业技术...
  • 2篇中南大学
  • 1篇云南省肿瘤医...

作者

  • 13篇刘芝兰
  • 3篇曾春姣
  • 3篇曾春娇
  • 2篇宁建平
  • 2篇潘小群
  • 2篇彭慧
  • 2篇罗亚
  • 2篇吴梅青
  • 2篇李君
  • 1篇陈建兵
  • 1篇左剑斌
  • 1篇刘颖
  • 1篇陈丹
  • 1篇李俊雅

传媒

  • 3篇广东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医药导报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07
  • 2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种二苯乙烯类构物的生物活性与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白藜芦醇、白皮杉醇和赤松素均是以二苯乙烯为基本母核,苯环不同位置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形成的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简称二苯乙烯类构物)。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葡萄、虎杖、毛藜芦、花生、大黄藓、大黄、甘蔗和欧洲赤松与美国白皮松木质中。大量的研究证实其分子中的苯环和多个羟基是其生物活性基础。
刘芝兰曾春娇吴梅青陈丹
关键词:生物活性白藜芦醇酚类化合物羟基氢原子
吸烟与溃疡病的发病关系及临床干预被引量:22
2006年
刘芝兰陈萍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溃疡吸烟尼古丁临床干预
氟伐他汀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后大鼠肾间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的抗炎作用机制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72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OR)组、单侧输尿管梗阻术(UUO)组和单侧输尿管梗阻术(UUO)+氟伐他汀治疗组[T-UUO组,氟伐他汀20 mg/(kg.d)]。于术后d3、d7、d10、d14分别处死各组大鼠。用HE及Masson染色动态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MCP-1的表达和巨噬细胞浸润情况。【结果】UUO组肾小管-间质MCP-1与单核巨噬细胞抗原ED-1表达较SOR组增加(P<0.05);在术后各时间点,T-UUO组大鼠肾小管-间质MCP-1、ED-1的表达及肾间质胶原相对面积较UUO模型组显著减少,但仍高于SOR组(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通过降低MCP-1表达、抑制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减轻肾间质纤维化而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刘芝兰宁建平潘小群
白藜芦醇与白皮杉醇及赤松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3年
白藜芦醇、白皮杉醇和赤松素均为二苯乙烯类多羟基酚化合物,具有多重生物活性。该文综述上述3种二苯乙烯类构物的来源、理化特性、构效关系、药动学特点和生物学效应及分子机制等研究进展,为深入开展其临床药理学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刘芝兰曾春娇吴梅青李君
关键词:白藜芦醇生物学效应分子机制
广谱β-内酰胺酶产酶菌的流行情况与临床防治
2007年
刘芝兰
关键词:耐药菌广谱Β-内酰胺酶
耐多药结核病47例的临床用药与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临床用药方案。方法针对耐多药结核病的临床特点、个体体质,合理联合应用抗结核病药物等对47例MDR-TB患者进行全程监督,规则有序地治疗并观察其结果。结果在4个月内,47例患者痰菌转阴率达76.6%,病灶吸收好转率达38.3%;18个月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达85.1%,病灶显效率达72.3%,空洞闭合率达46.7%。结论选用二线抗结核病药物个体化方案,在医生的全程监督下规则有序地进行用药是治疗MDR-TB切实有效的方法。
刘芝兰陈萍
关键词:耐多药结核病个体化方案
血管内皮抑制素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07年
20世纪70年代初Folkman提出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是血管依赖性的,当肿瘤直径≤2mm时,肿瘤细胞间通过弥散作用吸取营养,称为“血管前期”;当肿瘤进一步增大时,则需新生毛细血管来提供营养,称为“血管期”。血管新生对肿瘤的形成、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因此,阻止微小肿瘤病灶的血管形成,保持微小肿瘤病灶的休眠状态,从而抑制或延缓肿瘤病灶的形成、发展和转移,是彻底治愈肿瘤的理想治疗思路和目标。这一设想为越来越多的证据所支持。目前肿瘤抗血管疗法已经成为药物治疗肿瘤研究的热点和新策略。在多种血管生成抑制剂当中,血管内皮抑制素作用最强、效果最好。现对血管内皮抑制素的机制和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刘芝兰刘颖陈建兵
关键词:血管内皮抑制素肿瘤直径血管生成抑制剂新生毛细血管肿瘤病灶药物治疗
他汀类药物抗炎护肾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在UUO模型上观察氟伐他汀对肾间质巨噬细胞细胞浸润、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的抗炎护肾作用机制。方法72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24)、UUO模型组(单侧输尿管梗阻术,n=24)和氟伐他汀治疗组[UUO+FVT组,单侧输尿管梗阻术+氟伐他汀20mg/(kg.d),n=24]。于术后第3,7,10,14天分别处死各组大鼠。用HE及Masson染色动态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MCP-1的表达和巨噬细胞浸润。结果UUO模型组大鼠肾小管-间质MCP-1与单核巨噬细胞抗原ED-1的表达及肾间质胶原相对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而术后各时间点,治疗组大鼠肾小管-间质MCP-1、ED-1的表达及肾间质胶原相对面积较UUO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降低MCP-1表达、抑制巨噬细胞浸润,减轻肾间质纤维化,提示他汀类药物具有抗炎护肾的作用。
刘芝兰宁建平潘小群曾春娇
关键词:氟伐他汀MCP-1表达肾间质纤维化
白皮杉醇、白黎芦醇和赤松素与BS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法研究
2013年
应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对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白皮杉醇(Piceatannol)、白藜芦醇(Resveratrol)和赤松素(Pinosylvin)与BSA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计算了这3种化合物与BSA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及热力学函数△G,△S,△H.并分析了它们对BSA的荧光淬灭过程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类型,运用了Foerster’s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原理测定了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距离.结果表明,白皮杉醇、白藜芦醇和赤松素3种二苯乙烯化合物对BSA的荧光淬灭属于自发的以疏水作用力为主导的非辐射能量转移的静态淬灭过程.随分子中B环上的羟基数目的逐渐增加,白皮杉醇、白藜芦醇和赤松素与BSA的结合力逐渐增强.
刘芝兰曾春姣李君李俊雅
关键词:白藜芦醇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法
循证医学指导下47例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与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近年来,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流行与传播,引起全球医学界的高度关注。MDR-TB具有传染性强,复发率高,病死率高,治疗费用昂贵,临床治疗极为困难等特点,严重威胁着结核病控制和治疗规划。循证医学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寻找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产生的最佳证据,根据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制订出科学的预防对策和措施,以指导疾病的治疗,从而使临床医疗更加策略化、科学化。
刘芝兰左剑斌陈萍
关键词:耐多药结核病循证医学MDR-TB结核病控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