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蓉
- 作品数:7 被引量:8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技术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 土地划区分级督察理论研究
- 2011年
- 土地督察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制创新是提高督察绩效的基础。本文以"青海省土地划区分级督察试点研究"项目为背景,探讨土地划区分级督察的基础理论,并构建了新的理论体系,以有效支撑划区分级工作的进行,从而进一步促进科学发展的土地督察新机制的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土地督察业务中的应用。
- 李元恒纪昭肖秋平袁春付梅臣华蓉
- 关键词:土地督察
- 矿业城市生态足迹变化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10
- 2009年
- 矿业城市生态足迹变化,是其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反映。本文以矿业城市———武安市为例,对武安市1997~2006年的相关生态足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对生态足迹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武安市的生态足迹远远大于生态承载力,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生态足迹多样性水平较低,发展的不可持续程度不断加剧。生态足迹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武安市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要转变居民消费方式,提倡居民合理消费,并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提高生态承载力,进而促进武安市的可持续发展。
- 陶金付梅臣田迪华蓉张建军
- 关键词:矿业城市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驱动力
- 基于GIS与BP神经网络的全国耕地变化研究
- 基于全国1996-2005年耕地面积与相关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资料,分析研究期间耕地变化的过程,探讨耕地与社会经济因子之间的关系,模拟预测未来的耕地面积。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尤其是以生态退耕为主;通...
- 曹银贵陶金华蓉
- 关键词:耕地面积BP神经网络GIS耕地变化
- 文献传递
- 南堡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 2009年
- 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是实现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以河北省唐山市南堡经济开发区为例,通过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潜力的角度对南堡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得出,南堡土地集约利用过程中存在三类工业用地扩展潜力小、二类工业企业入驻园区难以及公园和绿化用地规模小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化利用;针对南堡土地集约利用问题,提出了提高南堡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调整开发区西部和北部边界、改善开发区投资软硬环境以及提高绿化用地规模。
- 陈静付梅臣张伟华蓉陶金
- 关键词:开发区集约利用
- 基于GIS与BP神经网络的中国耕地变化与模拟研究被引量:15
- 2008年
- 基于全国1996-2005年期间耕地面积与相关的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资料,分析研究期间耕地变化的过程,探讨耕地与社会经济因子之间的关系,模拟预测未来的耕地面积。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尤其是以生态退耕为主;通过耕地动态度与耕地相对变化率的空间化,发现耕地数量变化与程度变化存在空间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获得耕地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采用三层BP神经网络建立了耕地面积与相关社会经济因子的模型,模拟平均误差小;预测2010年、2015年耕地面积分别为11 195.82×10~4hm^2、9 889.30×10~4 hm^2,根据耕地的预测结果,可以判断现有的发展模式是否利于确保耕地红线,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 曹银贵姚林君陶金华蓉
- 关键词:耕地地理信息系统BP神经网络
- 煤层气钻井工程项目风险评价被引量:5
- 2009年
- 针对煤层气钻井工程项目中的危险因素以及可能发生的钻机工程项目事故的特征,需要利用科学的方法,建立适合煤层气钻井工程项目特点的风险评价体系。本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煤层气钻井工程项目风险。通过确定煤层气钻井工程项目风险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其权重,并采用经济学中的ABC分类法,对风险因素进行分类,确定出重点管理的风险因素及一般管理的风险因素。利用风险隶属矩阵,多因素模糊层次评判,采用加权平均法,确定最终结果,计算出山西晋城寺河矿煤层气钻井工程项目的总体风险值为4.1,属于风险很大的一类。
- 华蓉付梅臣
- 关键词:煤层气钻井工程寺河矿
- 中国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其省域差异分析被引量:57
- 2008年
- 研究目的:分析全国1996—2005年耕地变化的情况和影响耕地变化的主要因子及其正负相关性与空间差异。研究方法:采用二元定距变量相关性分析方法计算众多因子与耕地之间的相关性;然后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寻找因子在显著与不显著中出现的频次及正负相关性的一致性;最后分析主要影响因子的空间差异。研究结果:在研究期全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主要是生态退耕所致;众多因子中的主要驱动因子有14个,基本上与耕地呈现出负相关,并且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研究结论: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寻找地域之间驱动因子的差异,其主要驱动因子可作为后续耕地变化研究的参考。
- 曹银贵袁春周伟陶金华蓉
- 关键词:土地资源统计分析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