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旭东
-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以反复气胸发作为表现的马方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5年
- 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又名蜘蛛指(趾)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多有家族史,主要表现为骨骼、眼和心血管等多系统进行性受损[1]。我们于2011年10月经临床结合家族史诊断马方综合征合并反复气胸1例,现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5岁,因"右胸痛1周"于2011年10月12日入院。患者于2011年10月5日活动后出现右侧胸痛,为季肋区针刺样痛,于深呼吸及咳嗽时加重,无咯血,无畏寒、发热。
- 赵年卢旭东夏菁陆益民蔡思洁
- 关键词:马方综合征结缔组织疾病肺大疱胸腔穿刺
- 31例误诊哮喘原因分析
- 2011年
- 目的通过对中央气道不全性梗阻和支气管结核、术后痰栓形成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的分析,探讨误诊原因及正确诊断的方法。方法对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的3l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特征以刺激性咳嗽为主,其次为活动后胸闷、气促,肺部闻及哮鸣音,胸部影像学多无特征性改变或极易漏诊,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低,诊断前缺乏气管镜及病理检查,均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结论中央气道不全梗阻性病变或炎性病变包括支气管结核、术后痰栓形成时原发疾病症状不典型,肺部影像学检查无异常表现或极易漏诊,故该类以表现为咳嗽、喘息、活动后胸闷,进而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常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延误诊治。支气管镜及病理检查再结合肺CT是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 周兴菊陆益民卢旭东
- 关键词:气道梗阻声带肿瘤支气管肿瘤痰栓哮喘误诊
-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1例被引量:2
- 2015年
- 患者,男性,32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半年余,右侧胸痛2周”于2014年1月2日入我科。患者半年来反复出现咳嗽、咳痰,为白黏痰,夜间稍加重,无畏寒、发热,无潮热、盗汗,无痰中带血,曾于2013年12月13日至我市某院就诊,胸部螺旋 CT 示(图1):右肺上叶空洞伴周围斑片影,考虑炎性病变,以结核可能大;2周前自觉右侧胸背部疼痛,无咯血,无胸闷、气喘,半年来体质量无明显减轻。入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右上肺呼吸音偏低,两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未及病理性杂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C 反应蛋白正常;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未见异常;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50 mmol/L,总胆固醇5.72 mmol/L;血肿瘤指标: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 类 抗原 125、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蛋白19片段正常,糖 类 抗原 1 99:41.83 U/ml(参考值0~37 U/ml)。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阴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梅毒螺旋体抗体阴性。痰涂片找抗酸杆菌3次均阴性。痰培养及痰真菌培养阴性。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肝胆胰脾超声检查未见异常;头颅 CT 未见异常。患者至上级医院支气管镜检查示:支气管镜下未见明显异常,透视下在右上叶后段病灶处肺活检检查。病理示:凝固性坏死物及少量纤维增生组织,其间见孢子及菌丝样结构,真菌感染可能。免疫组织化学:CD68(+)、六铵银染色(+)、抗酸染色阴性、过碘酸希夫(PAS)(+)。确诊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给予氟康唑注射液200 mg,每日2次,静脉滴注,治疗后于2014年1月15日复查胸部螺旋 CT 示(图2):右肺上叶空洞改变伴少许周围片状阴影,较2013年12 月13日明显缩小;出院后继续口服氟康唑片每次200 mg,每日2次,并门诊定期复查胸部螺旋 CT、血常规、肝肾功能等;2014年3月25日复查胸部螺�
- 朱琳卢旭东盛寅赵年
- 关键词:隐球菌病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 肺癌患者胸水CD40、MMP-12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胸水中CD40、MMP-12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胸水患者,其中30例为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30例为良性胸腔积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胸水CD40、MMP-12水平。结果肺癌患者胸水CD40、MMP-12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胸水(P<0.05);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胸水CD40、MMP-12含量(P>0.05)无显著差异;联合检测胸水CD40、MMP-12水平诊断效能较好。结论肺癌患者胸水CD40、MMP-12含量高于良性胸水,对良恶性胸水患者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 卢旭东周兴菊陆益民
- 关键词:肺癌胸水CD40MMP-12
- 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稳定期COPD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急性加重的次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以小剂量罗红霉素150 mg口服,1次/d,对照组不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两组均允许吸氧、口服稳定剂量的氨茶碱、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或/和吸入糖皮质激素,观察两组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变化,并通过圣·乔治呼吸问卷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应用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后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减少,肺功能有所改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结论:长期应用小剂量罗红霉素可以减少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急性加重发病次数,延缓肺功能下降,改善生活质量。
- 赵年卢旭东陆益民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剂量罗红霉素肺功能
-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一例
- 2014年
-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7岁。因"发作性胸闷、气促8年,再发2个月"于2013年11月11日入院。患者8年来反复发作性胸闷、气促,多于闻及油烟或"感冒"后诱发,予以平喘等治疗后好转。发作间期生活能自理,无明显胸闷、气促,未予以吸入药物治疗。2个月前再次出现胸闷、气促,伴咳嗽、咳痰,为白色泡沫痰,偶有棕褐色痰液,无胸痛及咯血,无夜间端坐呼吸,在社区医院口服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
- 赵年卢旭东盛寅朱琳虞乐群
- 关键词: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药物治疗发作间期端坐呼吸气促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尿液中丙二醛变化及其意义
- 2013年
-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患者尿液中丙二醛(MDA)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收集40例OSAS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者睡眠监测患者的尿液、血液,测定尿液及血清中MDA的含量,并与睡眠监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OSAS组尿液中MDA比正常对照组升高,分别为(7.93±1.39)μmol/L,(5.43±1.21)μmol/L(P<0.01);OSAS组血液中MDA比正常对照组升高,分别为(5.59±1.28)μmol/L,(4.16±1.08)μmol/L(P<0.01);OSAS患者尿液中MDA与血清MDA呈正相关(r=0.675,P<0.01),与AHI正相关(r=0.670,P<0.05),与睡眠中最低血氧饱和度和平均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0.606、-0.442、-0.454,P值均<0.05)。结论 OSAS患者存在夜间氧化应激反应增强,OSAS患者尿液中MDA可以作为评价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和估计病情严重程度的较好指标。
- 赵年王永滨卢旭东盛琪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丙二醛
- 信必可吸入治疗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信必可)治疗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安全性。方法选择轻中度哮喘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吸入信必可,对照组静脉使用甲强龙,两组均予吸氧、止咳化痰对症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测定肺功能及动脉血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90.32%,两组肺功能及PaO2较前均明显改善,但试验组肺功能改善更明显,且副作用少。结论信必可吸入治疗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治疗更有效、安全。
- 周兴菊陆益民卢旭东
- 关键词:哮喘急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