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景雰

作品数:21 被引量:225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自由基
  • 6篇EPR
  • 5篇心肌
  • 4篇电子顺磁共振
  • 4篇顺磁共振
  • 4篇自旋
  • 3篇蛋白
  • 3篇电子自旋
  • 3篇电子自旋共振
  • 3篇缺血
  • 2篇心肌缺血
  • 2篇氧化氮
  • 2篇氧自由基
  • 2篇一氧化氮
  • 2篇自旋标记
  • 2篇位点
  • 2篇细胞
  • 2篇脉冲
  • 2篇结合位点
  • 2篇金属硫蛋白

机构

  • 15篇北京医科大学
  • 7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市心肺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普渡大学

作者

  • 21篇卢景雰
  • 6篇杨正红
  • 3篇侯灿
  • 3篇罗汉川
  • 3篇吴伟康
  • 2篇古力努尔
  • 2篇王夔
  • 2篇刘宏宇
  • 1篇张敏
  • 1篇颜振瀛
  • 1篇周孝思
  • 1篇李鸿飞
  • 1篇林丛
  • 1篇程龙生
  • 1篇张保林
  • 1篇袁中瑞
  • 1篇郑建华
  • 1篇刘清亮
  • 1篇杨铭
  • 1篇沈韬

传媒

  • 4篇生物化学与生...
  • 3篇科学通报
  • 3篇生物物理学报
  • 2篇波谱学杂志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第六届全国自...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 3篇1993
  • 9篇199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由基和抗氧化剂作用机理的脉冲SR-EPR研究
从“连续波”到“脉冲”是电子顺磁共振技术的飞跃。饱和恢复(SR)是先进的脉冲电子顺磁共振技术的一种类型,用于直接精确地测定自旋体系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弛豫信息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提供顺磁探针分子运动详细的实验信息以及探针...
卢景雰殷俊杰CFSAN.FDA.GOV
文献传递
顺铂类配合物肝毒性的自由基机理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运用自旋捕捉电子自旋共振技术直接捕捉到兔肝、肾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形成的脂自由基L^(?),体外亚细胞水平的实验研究表明各种顺铂类配合物促进L^(?)形成的作用和MDA的增长,血浆抗坏血酸(VC)库水平及血液GSH-Px活性的降低呈相似的变化趋势。作用的强弱与配合物的化学结构有关。顺铂的肝毒性与肾毒性一样,可能与自由基介导的氧化性损伤有关。
卢景雰王夔郭宇姝张宇涛徐波刘宏宇
关键词:顺铂肝毒性自由基铂配合物抗癌药物
Tb^(3+)探针法研究蛇毒中纤溶组分的Ca^(2+)结合环境被引量:5
1994年
采用Tb ̄(3+)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皖南尖吻蝮蛇蛇毒中纤溶组分中钙离子的结合环境。实验表明每个纤溶组分中含有一个高亲和点。钙离子位于发色团色氨酸(Trp)附近,并可能和苯丙氨酸(Phe)结合,在不同波长的激发下能产生Trp→Tb ̄(3+),Trn→Tb ̄(3+)→phe,Tb ̄(3+)→phe和Tb ̄(3+)→Trp之间的能量转移。Tb ̄(3+)位于Trp附近并可能与Phe结合。计算表明Tb ̄(3+)与Trp之间的距离约为5.66A。
夏文胜卢景雰刘宏宇刘清亮
关键词:尖吻蝮蛇蛇毒纤溶组分
大脑皮层神经元膜蛋白构象改变的ESR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采用马来酰亚胺标记完整的大脑皮层细胞,观察由低氧引起的ESR谱线的变化及脑细胞脂质过氧化程度,低氧引起细胞过氧化物生成增加,膜蛋白构象改变.金属硫蛋白(10 ̄(-5)mol/L)能明显抑制过氧化反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并对实验的分子机理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章茜吴本于桂芬卢景雰
关键词:大脑皮层神经元膜蛋白构象电子自旋共振
中国电子顺磁共振(EPR)发展50年回顾被引量:6
2011年
自从1945年前苏联科学家Zavoisky在固体中观察到电子顺磁共振(EPR)这一奇妙的物理现象以来,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学已经经历了60多年漫长的发展历程.在世界上,20世纪50、60年代是EPR的基本理论、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迅速发展的时期,同时对我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60年代开始至今,EPR波谱学在我国已有50多年的发展,其间大约可以分为3个阶段:(一)20世纪60~80年代初是EPR波谱设备研制和技术发展的初始阶段;(二)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主要是EPR实验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实验方法及其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中的应用研究阶段;(三)21世纪以来,开始了新的实验技术和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应用研究,特别是开始脉冲EPR波谱学的应用和相关设备的研制.
卢景雰刘扬
关键词:谱仪
光激发竹红菌甲素产生自由基的自旋捕捉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用自旋捕捉电子顺磁共振,以DMPO为自旋捕捉剂,研究竹红菌甲素的光敏机理。实验测得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自旋加合物波谱。根据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叠氮化钠和乙醇对上述波谱的抑制效应,证实竹红菌甲素有较强的产生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在光敏过程中,氧自由基的产生依赖于基质和溶剂与其相互作用的反应速率的竞争状况。
卢景雰郑建华程龙生
关键词:竹红菌甲素自由基
金属硫蛋白对大鼠心肌细胞羟自由基损伤保护作用的自旋标记研究被引量:7
1992年
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损伤是当前医学生物学界的一大课题,其发生机制并不清楚。但许多实验揭示,这类损伤与组织中生成的氧自由基密切相关。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一类富含半胱氨酸残基和金属离子的非酶蛋白,遍存于生物体中。许多应激因素均可诱发MT合成,提示该蛋白参与机体防御功能。Thonally等曾发现MT具有清除羟自由基功能。本工作以成年大鼠心肌细胞为对象,用电子自旋共振(ESR)自旋标记方法,研究羟自由基发生系统产生的羟自由基对心肌细胞膜脂、膜蛋白的损伤及MT抗羟自由基、保护心肌细胞膜的功能。
华玥程时卢景雰杨正红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心肌细胞自旋标记ESR
钙调神经磷酸酶的Mn^(2+)结合位点与调控
1992年
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是一种依赖于Ca^(2+)/CaM的磷蛋白磷酸酶,由催化亚基A和调节亚基B 1:1组成。
魏群肖方祥卢景雰
关键词:锰离子CAN结合位点
实验性心肌缺血时心肌营养性血流与氧自由基浓度变化动态被引量:3
1992年
近年来大量研究材料表明:心肌缺血时可有大量氧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cal,OFR)生成,是心肌缺血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OFR是否只有在血流完全中断的情况下才生成?如果不是,那么心肌血流下降到什么程度可引起OFR增多?这些问题目前尚不清楚。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心肌缺血性损伤的发病机制。为此,我们在小鼠实验中,对此作了初步的探讨。
吴伟康侯灿罗汉川卢景雰杨正红
关键词:营养性血流自由基心肌缺血
甘草渣中总黄酮清除·OH自由基能力的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研究甘草渣中的总黄酮体外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方法将甘草渣中的总黄酮提取物制成不同浓度溶液,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检测甘草渣中总黄酮对体外产生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率。结果甘草渣中的总黄酮在0.25~25 mg/mL 范围内对·OH 自由基清除率随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分别为50.53%、59.89%、65.64%、69.30%、80.06%。结论甘草渣中的总黄酮有明显的清除羟自由基的作用,EPR技术和试验结果可用于甘草渣中黄酮类物质有效活性成分的初步筛选。
李鸿飞卿德刚张娟倪慧卢景雰贾晓光
关键词:黄酮电子顺磁共振羟基自由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