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古涛

作品数:35 被引量:162H指数:7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医学部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20篇细胞
  • 19篇树突
  • 18篇树突状
  • 18篇树突状细胞
  • 15篇肿瘤
  • 8篇端粒
  • 8篇端粒酶
  • 8篇活性
  • 7篇端粒酶活性
  • 7篇肺癌
  • 6篇免疫
  • 6篇CD40
  • 5篇特异
  • 5篇特异性
  • 5篇小鼠
  • 5篇分化
  • 4篇免疫治疗
  • 3篇凋亡
  • 3篇生物学
  • 3篇体外

机构

  • 25篇苏州大学
  • 7篇徐州医学院
  • 7篇徐州医学院附...
  • 3篇复旦大学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35篇古涛
  • 22篇张学光
  • 18篇朱一蓓
  • 11篇席泓
  • 9篇王绪
  • 8篇王秀英
  • 8篇李敏
  • 8篇顾宗江
  • 7篇於葛华
  • 7篇陈成
  • 6篇戴俊
  • 5篇张蓓
  • 5篇周桓
  • 4篇戚春建
  • 4篇王伟
  • 3篇丁强
  • 3篇陈永井
  • 3篇张烽
  • 3篇朱述阳
  • 3篇马泓冰

传媒

  • 6篇中国肿瘤生物...
  • 4篇中国免疫学杂...
  • 4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上海免疫学杂...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免疫学会...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癌症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上海实验动物...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2000全国...

年份

  • 2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6篇2003
  • 12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宫颈癌端粒酶活性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宫颈癌的相关性以及与其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改良的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方法 (TRAP)对 2 8份子宫颈癌组织、8份相关淋巴结组织、10份正常子宫颈组织、6份宫颈不典型增生组织的端粒酶进行检测。结果  10份正常子宫颈组织中均未检测出端粒酶活性 ,6份宫颈不典型增生组织中 4份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 ,2 8份子宫颈癌组织中 2 6份有端粒酶活性表达。结论 端粒酶的激活在宫颈癌起源过程中可能是较早的事件 ,并且和其发生发展有关 。
张蓓王绪王秀英高之睦刘凌古涛
关键词:端粒酶子宫颈癌
肺癌端粒酶活性、p53突变蛋白及细胞增殖DNA合成期比例相关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探讨端粒酶、p5 3突变蛋白作为肺癌肿瘤标记物的可能性以及二者与细胞增殖DNA合成期比例(SPF值 )的关系。方法 采用改良银染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RAP)检测 4 0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端粒酶活性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p5 3突变蛋白 ,流式细胞术检测其SPF值。结果  87.5 % (35 /40 )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 ,92 .5 % (37/40 )p5 3突变蛋白阳性 ;SPF值在端粒酶活性阴性组、阳性组之间 ,p5 3突变蛋白阴性组、阳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端粒酶、p5 3突变蛋白可能是灵敏、特异的肺癌肿瘤标记物。端粒酶的异常活化、表达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周期的S期 ,p5
古涛刘永王伟王秀英冯霞张蓓王绪
关键词:肺肿瘤端粒酶P53
卵巢恶性肿瘤端粒酶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卵巢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端粒酶活化作为卵巢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TRAP -PCR)技术检测 36例卵巢组织 ,包括 17例卵巢恶性肿瘤及其盆腔相关组织、淋巴结 ,4例交界性肿瘤 ,10例良性肿瘤 ,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端粒酶活性表达在恶性肿瘤组织中阳性率为 88.2 % (15 / 17) ,弱阳性 (+)者 3例 ,中等阳性 (++) 4例 ,强阳性 (+++)者 8例 ;4例交界性肿瘤阳性率 75 .0 % (3/ 4 ) ,均为弱阳性 (+) ;10例卵巢良性组织中阳性率为 10 .0 % (1/ 10 ) ,为弱阳性 (+) ;5例正常卵巢组织全部为阴性。统计学分析表明端粒酶活性表达在卵巢恶性肿瘤、交界性肿瘤与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但与卵巢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组织分化、分期均无关。结论 端粒酶活性表达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普遍存在 ,端粒酶活性检测有可能成为卵巢恶性肿瘤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
张蓓王绪古涛王秀英高之睦
关键词:卵巢肿瘤端粒酶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凋亡肿瘤细胞负载的树突状细胞对抗原特异性CTL的激活被引量:10
2002年
为探讨凋亡Daudi细胞负载的树突状细胞 (DC )激发诱导肿瘤抗原特异性CTL及其生物学特性 ,采用常规方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诱导DC ,激发型CD40mAb联合 50Gyγ射线辐照诱导Daudi凋亡后负载DC ,然后与自体T细胞共育 ,并联合IL 2激发诱导肿瘤特异性CTL ;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分析膜分子的表达 ;ELISA检测细胞因子的产生 ;Dextran FITC内吞实验分析DC的抗原摄取能力 ;3H掺入试验和51 Cr释放试验分别测定CTL的增殖和细胞毒效应。结果 :(1 )细胞因子序贯体外诱导 7d的DC ,对Dextran吞噬能力最强 ;(2 )CD40mAb诱导联合γ射线辐照 ,能有效介导Daudi细胞的凋亡 ;(3 )抗原负载联合CD40mAb激发可使DC上调表达CD1a、CD80、CD86和HLA DR ,并能促进IL 1 2的分泌 ;(4)凋亡Daudi负载后的DC在激发型CD40mAb作用下 ,能激发和扩增对Daudi细胞具有高效和特异杀伤作用的细胞毒性T细胞。因而认为凋亡肿瘤细胞负载联合CD40mAb刺激的DC可有效激活和扩增肿瘤特异性CTL。
席泓古涛朱一蓓戚春建顾宗江束永前张学光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CTL细胞凋亡CD40
IL-10对单核来源的DC体外分化发育及功能的抑制效应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IL 1 0对单核细胞来源的DC体外发育分化和功能的影响及TNF α和sCD4 0L对IL 1 0抑制DC生物学功能的阻断或逆转效应。方法 :检测经IL 1 0抑制及添加上述干预因素后DC的表型、刺激T细胞增殖和分泌IL 1 2的能力。结果 :IL 1 0能够抑制幼稚DC的成熟 ,促进其向巨噬细胞分化 ,并伴随有DC激发T细胞增殖和分泌IL 1 2能力明显下降 ,这种抑制效应与IL 1 0浓度存在相关性 ;IL 1 0对由sCD4 0L诱导成熟的DC无抑制作用 ,但能抑制TNF α诱导成熟DC分泌IL 1 2的能力 ;在IL 1 0作用后加入TNF α或sCD4 0L均不能逆转IL 1 0对DC抑制作用 ;在IL 1 0作用的同时加入sCD4 0L而不是TNF α ,能完全阻断IL 1 0抑制DC刺激T细胞增殖和分泌IL 1 2的作用。结论 :IL 1 0是肿瘤细胞逃脱免疫攻击的重要因子 ,能够抑制DC的成熟、抗原提呈以及削弱其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等多重负性作用 ,其对由TNF α或sCD4 0L途径诱导成熟的DC的抑制作用不一致 ,CD4
戴俊鲁严朱一蓓吴明媛夏瑜黄勇古涛李敏王勤束永前张学光
关键词:IL-10TNF-ASCD40L肿瘤免疫
分泌独特型免疫球蛋白BALB/c小鼠B细胞淋巴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构建分泌独特型免疫球蛋白 (idiotype ,Id)的BALB c小鼠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 ,建立动物模型 ,为进一步开展Id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疫苗的免疫治疗提供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降植烷和不完全弗氏佐剂间隔致敏 6~ 8周龄BALB c小鼠 ,继而采用细胞融合技术、ELISA法、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 (flowcytometry ,FCM)筛选获得分泌Id的阳性克隆 ;体内诱生腹水和体外无血清培养法制备Id ,优球蛋白沉淀法结合凝胶Suphecray 2 0 0过滤纯化Id ;建立荷瘤模型 ,从荷瘤小鼠骨髓前体细胞诱导DC。结果 :获得 2株稳定分泌Id的BALB c小鼠B细胞淋巴瘤细胞SB4和SB5 ,Id均为IgM κ ;成瘤率均为 10 0 % ,荷瘤小鼠平均生存期为 (3 0± 4)d。结论 :SB4和SB5能持续稳定分泌非自身反应性Id 。
古涛席泓庄羽美朱一蓓邱玉华戚春建于葛华李敏马泓冰张学光
关键词:B细胞淋巴瘤树突状细胞
PD-L1和PD-L2在树突状细胞上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被引量:6
2004年
探讨小鼠髓系DC (CD8α )中PD L1和PD L2的表达及其在T淋巴细胞活化中的作用。采用mCD4 0L CHO和TNF α分别刺激凋亡肿瘤细胞负载DC 4 8h ;免疫荧光标记检测DC表型 ;RT PCR和realtime PCR检测PD L1和PD L2mRNA转录水平 ;ELISA测定IL 2的分泌水平 ;3 H TdR掺入试验和51Cr释放试验测定DC体外激发T细胞的增殖和细胞毒杀伤率。结果显示 :PD L1和PD L2随着DC的成熟呈上调表达 ,CD4 0配基化DC的PD L1和PD L2均为中度表达 ,TNF α激发的DC为高度表达 ,二者呈现差异性表达 (P <0 0 5 ) ;CD4 0配基化髓系DC分泌IL 2的量明显高于TNF α组 (P <0 0 5 ) ,体外刺激T增殖和激活CTL能力在CD4 0配基化DC组最高 (P <0 0 5 )。提示CD4 0配基化的小鼠髓系DC呈现PD L1和PD L2的中度表达 ,IL 2大量分泌 。
古涛李敏陈成朱一蓓周时勇周桓陈永井於葛华张学光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
肿瘤细胞冻融裂解物上清对凋亡细胞负载的树突状细胞生物学特性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 :探讨Balb/c小鼠骨髓瘤SP2 / 0细胞冻融裂解物上清对SP2 / 0凋亡细胞负载的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的成熟、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重组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和白介素 4(IL - 4)诱导骨髓来源的DC ,10 0Gyγ射线辐照诱导SP2 / 0细胞凋亡 ,与未成熟DC共育 16- 2 0h ;SP2 / 0细胞冻融裂解物上清和脂多糖 (LPS)分别作用于DC 48h。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分析DC表型 ;[3H] TdR掺入试验和 [51Cr]释放试验测定DC刺激T细胞增殖和细胞杀伤效应。采用腹股沟皮下DC主动免疫治疗SP2 / 0荷瘤小鼠 ,每间隔 14d治疗 1次 ,共 3个疗程 ,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小鼠生存期。结果 :(1)经SP2 / 0冻融裂解物上清和脂多糖 (LPS)诱导凋亡肿瘤细胞负载的DC高表达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和MHC -Ⅱ分子 ,但抗原摄取能力均下降 ;(2 )SP2 / 0冻融裂解物上清组和LPS组DC体外刺激T细胞增殖和激活CTL能力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3 )经SP2 / 0冻融裂解物上清组主动免疫治疗小鼠存活期长于其它各组 (P <0 0 5 )。结论 :小鼠SP2 / 0细胞冻融裂解物上清可诱导凋亡细胞负载的树突状细胞成熟 ,能够刺激T细胞增殖和激发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 。
古涛朱一蓓李敏黄勇席泓于葛华戴俊顾宗江张学光
关键词:肿瘤细胞凋亡细胞树突状细胞生物学特性
CT导向肺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研究肺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经X线平片与CT扫描疑诊为早期肺癌 5 2例患者 ,分别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与经皮针刺切割活检 ,并使用银染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 ;而后将早期肺癌 (T1N0 M0 )与非癌病变组对照研究。结果 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肺癌患者 2 2例 ,肺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为 86 .4 % (19/ 2 2 ) ;经手术或随访 2年以上证实为良性病变者 2 4例 (肺囊肿 3例 ,结核 6例 ,炎性假瘤 5例 ,肺炎 10例 ) ,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为 4 .2 % (1/ 2 4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端粒酶可以作为肺癌定性的一个敏感的肿瘤标志物 ,结合病理学检查 。
彭猛青王绪朱述阳罗涛古涛严玉兰刘慧王秀英
关键词:肺肿瘤端粒酶活性肺癌CT导向
白细胞介素-10诱导的大鼠树突状细胞体外免疫功能的研究被引量:35
2003年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诱导的大鼠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imDCs)体外诱导免疫耐受的可行性。方法 在经典诱导方案的基础上 ,应用IL 10 ( 10 μg/L)抑制大鼠骨髓来源DCs的成熟 (IL 10组 ,10例 ) ,并设对照组 (IL 4组 ,10例 )。培养期间观察DCs形态 ,检测DCs表型、摄取抗原能力、体外免疫功能及培养上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与IL 4组比较 ,IL 10组DCs细胞表面CD80 、CD86及OX6低度表达 ( 2 5 .3 %、42 .4%、3 2 .3 % ) ,吞噬能力较强 ( 81.9) ,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下降 ,该淋巴细胞具有抗原特异性低反应性 ;培养上清中IL 12水平 ( 4 0 6.5pg/L)及初次MLR培养上清IL 2水平 ( 2 45 .4ng/L)均较低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IL 10作用的大鼠imDCs具有诱导免疫耐受的应用价值。
赵鸿古涛王翔丁强张元芳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树突状细胞免疫调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