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晓颖

作品数:118 被引量:1,219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5篇天文地球
  • 19篇生物学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8篇地台
  • 24篇地层
  • 22篇华北地台
  • 21篇层序
  • 15篇层序地层
  • 13篇地层学
  • 12篇盆地
  • 10篇同位素
  • 9篇古生物
  • 9篇古生物学
  • 8篇元古代
  • 8篇碳酸
  • 8篇碳酸盐
  • 8篇古地理
  • 7篇铁矿
  • 7篇微生物
  • 6篇陡山沱组
  • 6篇生物成因
  • 5篇动物群
  • 5篇新元古代

机构

  • 10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0篇中国地质科学...
  • 9篇内华达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石化石油...
  • 2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肯塔基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作者

  • 117篇史晓颖
  • 29篇汤冬杰
  • 14篇王新强
  • 12篇蒋干清
  • 11篇张传恒
  • 10篇高林志
  • 7篇梅仕龙
  • 7篇张文浩
  • 6篇谢树成
  • 5篇张世红
  • 5篇陈建强
  • 5篇阴家润
  • 5篇刘耀明
  • 5篇颜佳新
  • 5篇周洪瑞
  • 4篇殷鸿福
  • 4篇王自强
  • 4篇李斌
  • 4篇龚一鸣
  • 3篇吴金键

传媒

  • 12篇古地理学报
  • 11篇地球科学(中...
  • 10篇现代地质
  • 8篇地学前缘
  • 7篇地层学杂志
  • 4篇科学通报
  • 4篇地质论评
  • 4篇中国科学(D...
  • 4篇第四届全国地...
  • 3篇地质通报
  • 2篇地球学报
  • 2篇地质学报
  • 2篇科技资讯
  • 2篇中国地质教育
  • 2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8篇2014
  • 11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8篇2009
  • 10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2篇2002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空间数据库技术在定量单因素作图法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SQ17岩相古地理研究为例被引量:2
2010年
对野外剖面记录、测井和录井资料等海量空间数据的对比分析是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的根本途径。应用空间数据库技术与单因素分析作图法相结合,将鄂尔多斯奥陶系基础地质数据以自然层为单位,按照统一标准定量化处理,并利用空间数据库技术系统管理。然后,以层序为单位计算、统计和分析,进而提取厚度、含量(如白云岩和陆源物等含量)、平均颜色值和准层序个数等反映沉积环境和特征的单因素;定量绘制出各单因素等值线图;在区域地质背景下,通过单因素叠加、多因素综合分析等方法绘制古地理图。以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五组底部SQ17层序为例,有效地识别出其古地理单元,提高了研究的精度与可靠性。实践证明,空间数据库技术与单因素作图法相结合,是岩相古地理研究的一种有效技术途径,并可推广使用。
李斌史晓颖程长青郭彦如
关键词:单因素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岩相古地理
华北古陆下马岭组归属中元古界的锆石SHRIMP年龄新证据被引量:84
2008年
建立中国晚前寒武纪地层标准剖面一直是华北中、新元古代地层研究的主要目标,获得高质量同位素年龄数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之一.然而,多年来关键层位仍缺乏高质量同位素年龄的约束.对原"青白口系"下马岭组的层凝灰岩进行研究,并在河北省宣化地区下马岭组发现10层凝灰岩层(斑脱岩),获得大量岩浆型锆石,利用SHRIMPⅡ技术,进行了高精度定年,测得凝灰岩层锆石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1366±9)Ma.结合区域资料和北京西山下马岭组的锆石年龄讨论了锆石年龄的地质意义.这一新的同位素年龄数据为华北"青白口系"下马岭组在地层柱中的定位增添新的依据,它不仅再次准确地确定了地层的形成时代,而且对整个华北地台中、新元古代地层的地质演化史的认识和下马岭组宏观藻类演化在中元古代年代地层柱准确定位都有着重要的地质意义.
高林志张传恒史晓颖宋彪王自强刘耀明
关键词:中元古界锆石SHRIMP定年
珠穆朗玛峰北坡下侏罗统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被引量:17
1996年
珠穆朗玛峰北坡下侏罗统由乌垅组、康堆组和永佳组三个岩石地层单位组成。它们分别形成于碳酸盐缓坡、断陷盆地和碳酸盐台地三种不同的沉积环境,共包括6个沉积相。本区在早侏罗世经历了强烈的断陷下沉,属成熟裂谷盆地。下侏罗统含11个三级层序,3个二级层序,构成一个大的海进-海退旋回。三级层序在特提斯区具有良好的可比性,与全球海平面变化有密切联系;而二级层序与基底沉降及沉积速率变化直接相关,反映了新特提斯的演化及其两侧的板块活动。
史晓颖雷振宇阴家润
关键词:沉积相层序地层
华北下马岭组(~1.4Ga)碳酸盐岩结核的成因机制与环境意义
<正>碳酸盐岩结核直接记录了古代海洋沉积物内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同时也有可能间接地反映海水化学条件。由于形成结核所需的重碳酸盐(HCO3-)主要来自于沉积物内有机质的降解,因此在泥岩中,碳酸盐岩结核倾向于发育在富有机质的...
刘安琪汤冬杰史晓颖周利敏周锡强尚墨翰李杨宋虎跃
文献传递
中朝地台寒武系层序地层对比及寒武/奥陶系最佳自然界线被引量:3
1999年
中朝地台的寒武系以陆表海浅水碳酸盐岩沉积为特征,底部为重大的区域地层不整合面,大部分地区缺失震旦系和下寒武统下部。由于古构造和地理背景的差异,晚元古代末冰期结束后气候转暖造成的全球性海平面上升所引起的大规模海侵到达不同地域的时间差别较大,但多始于沧浪...
史晓颖
关键词:地台中朝地台寒武系奥陶纪
全文增补中
华南宜昌陡山沱组四段碳酸盐结核形成环境研究及其烃源岩评价意义被引量:7
2009年
结核对揭示沉积物早期埋藏和成岩环境有重要意义.对峡东地区陡山沱组四段黑色页岩中碳酸盐结核的物质成分、微观组构和有机质分析,揭示了碳酸盐结核的形成环境和演化.陡山沱组结核形成于沉积早期沉积物-水界面下0~3m处,与微生物分解有机质密切相关.高有机质、草莓状黄铁矿和纸房状构造(card-house)的存在揭示了原始的静水缺氧沉积环境,推测在硫酸盐还原阶段产生大量胶结碳酸盐,充填以前的气孔形成球状微晶白云石构造.陡山沱组结核以透入性模式生长,碳酸盐胶结在整个结核中同时析出结晶.岩石有机质热解分析显示,陡山沱组结核相对围岩有较小的TOC含量和较大的有效碳含量;结核的孔隙对有机质具有封闭作用,可使高成熟区亦存在较大的生油潜力.结核是一种广义微生物岩,其独特的形成条件有利于揭示沉积成岩阶段的微生物环境.
董进张世红Ganqing Jiang赵庆乐李海燕史晓颖刘俊来
关键词:陡山沱组形成环境烃源岩
元古宙中期大气-海洋系统演化与生物相互作用
发生在元古宙之初(2.45-2.32Ga)的大气成氧事件(GOE)拉开了地球表层环境演化的序幕,并随后导致了海洋化学条件和生物圏演化的重大转折。普遍认为,蓝细菌演化和产氧光合作用出现是启动大气圈最初氧化的根本原因,而大气...
史晓颖
关键词:古生物学
青藏高原北部侏罗纪腕足动力动物群及其内部构造研究
史晓颖
主要研究了青藏高原北部羌塘-唐古拉地区侏罗纪腕足动物群及其内部构造特征。确认44属87种,建立6新属24新种。其中31属62种系在中国首次发现。建立了16个腕足动物组合。将该区的侏罗系划分为两群七组,证实存在有阿连阶至提...
关键词:
关键词:侏罗纪腕足动物群地层古生物学青藏高原
华南五峰组—龙马溪组与华北下马岭组的钾质斑脱岩及黑色岩系——两个地史转折期板块构造运动的沉积响应被引量:80
2006年
华南奥陶—志留纪之交的五峰组—龙马溪组及华北新元古界下马岭组发现的钾质斑脱岩,都产自类似的黑色硅质-碳质页岩/板岩岩系。这两套黑色岩系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岩性组成以及垂向序列所揭示的地质过程,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都符合Ettensohn总结的黑色页岩与板块构造运动之间的成因关系模式。岩石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两组不同时代的钾质斑脱岩具有相似的源岩岩浆背景,为中酸性的粗安岩-英安岩-流纹岩系列,源于同碰撞岛弧(synCOL-VA)背景的火山喷发活动,与板块边缘的俯冲碰撞密切相关。由于华南五峰组—龙马溪组内斑脱岩及黑色页岩沉积的形成与此间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的汇聚相关,华北下马岭组的黑色岩系与钾质斑脱岩的形成可能也和华北地块与相邻地块的碰撞相关。推测后者很可能为Rodinia超大陆或Pangea850Ma汇聚时的沉积-地层学响应。
苏文博李志明史晓颖周洪瑞黄思骥刘晓茗陈晓雨张继恩杨红梅贾柳静W.D.HUFFF.R.ETTENSOHN
关键词:钾质斑脱岩板块汇聚
华北地台中寒武统张夏组上部高频层序研究被引量:10
1998年
根据华北地台东部寒武系露头层序地层研究,将张夏组划分为两个正层序,其中上部正层序(530-525MaB.P.,三叶虫带Amphoton-Taitzuia带至Damesela带)由4个亚层序和17-23个小层序组成,其中正层序和亚层序具有高分辨率区域地层对比意义。每一级层序均表现为向上变浅和变粗进积型序列,底部常以间断-加深面或洪泛面为界。该时期的海平面变化具有高频振荡特点,构成一个三级复合海平面变化旋回。由不同级别层序所反映的海平面变化旋回可以分别与天文周期的奥特周期(2—5Ma)、米兰科维奇长周期(0.1—0.4Ma)和米兰科维奇短周期(0.02—0.04Ma)相对比。据层序地层和相序及相模式的研究,识别出6种类型的小层序,陆棚盆地至上缓坡显示出由A—F类型的规律性变化。
陈建强史晓颖张国仁梅仕龙胡明花
关键词:海平面变化张夏组华北地台寒武统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