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糖尿
  • 10篇糖尿病
  • 7篇胰岛
  • 7篇胰岛素
  • 5篇2型糖尿
  • 5篇2型糖尿病
  • 4篇血液
  • 4篇胰岛素抵抗
  • 4篇病患
  • 3篇血液流变
  • 3篇血液流变学
  • 3篇糖尿病患者
  • 2篇血液流变学改...
  • 2篇药物治疗
  • 2篇肾病
  • 2篇糖尿病肾病
  • 2篇甘油三酯
  • 2篇Β细胞
  • 2篇2型糖尿病患...
  • 2篇病变

机构

  • 13篇广东医学院第...
  • 2篇广东省农垦中...
  • 1篇广东医学院

作者

  • 13篇叶志东
  • 9篇郭行端
  • 5篇刘君海
  • 3篇张德良
  • 2篇梁旦
  • 2篇黄惠莉
  • 2篇梁金花
  • 2篇黄玉英
  • 2篇苏玉玲
  • 2篇余健年
  • 2篇张燕
  • 1篇周错
  • 1篇关秀玲
  • 1篇成俊芬
  • 1篇余建年
  • 1篇刘衍宇
  • 1篇全雪珍
  • 1篇梁瑶梦
  • 1篇马志远
  • 1篇黄兆坤

传媒

  • 5篇广东医学院学...
  • 2篇新医学
  • 2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吉林医药学院...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救治体会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总结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救治体会,初步探讨DKA静脉补充葡萄糖液所选的合适血糖水平。方法:56例重度DKA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26例),治疗组于血糖降至接近16.7 mmol/L时静脉滴注葡萄糖液;对照组于血糖降至接近13.9 mmol/L时静脉滴注葡萄糖液。监测以下项目评价治疗效果,每1 h测血糖1次,每4 h测电解质、肾功能或血气分析,尿酮体转阴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及碳酸氢钠使用时间等(病情稳定,上述指标均达要求后改为每日定时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病情稳定后比较两组的上述指标及发生低血糖、死亡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碳酸氢钠用量、酸中毒纠正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1)。治疗组无发生低血糖;对照组发生低血糖5例次。治疗组死亡1例,死于低血钾;对照组死亡1例,死于肾功能不全合并高血钾。结论:救治DKA患者时应注意掌握治疗原则,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使治疗措施个体化。在接近16.7 mmol/L血糖水平时对重度DKA患者补充葡萄糖液可能更有利纠正DKA。
郭行端刘君海张德良梁金花黄惠莉叶志东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补液治疗血糖
阿卡波糖和非诺贝特对糖耐量低减伴高脂血症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比较阿卡波糖和非诺贝特对糖耐量低减(IGT)合并高三酰甘油(TG)血症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入选者平均年龄(53±12)岁,随机分为阿卡波糖组(28例)、非诺贝特(30例)和对照组(22例),为期3个月。治疗前后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血脂,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A130/△G30)和胰岛细胞分泌指数(HOMA=口)。结果阿卡波糖组治疗后FPG、2hPG和HOMI—IR显著下降(均P〈0.01),△130/△G30和HOMA—B显著改善(分别P〈0.01,P〈0.05);非诺贝特组治疗后TG、总胆固醇(Tc)和HOMI—IR显著下降(均P〈0.01),A130/AG30显著改善(P〈O.05);阿卡波糖组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早相胰岛分泌功能作用优于非诺贝特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改变。A130/△G30改善与FPG、2hPG和TG下降显著相关(r=0.5812,0.6327,0.3872,P〈0.01);HOMI-IR改善与2hPG、TG、Tc下降呈显著相关(r=0.813、0.467、0.290,P〈0.01)。老年组HOMA—IR、△130/△G30和HOMA—β低于非老年组(P〈0.01),阿卡波糖短期干预治疗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老年组优于非老年组(P〈O.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胰岛B细胞功能逐渐减退。阿卡波糖短期干预治疗和非诺贝特短期调脂治疗均能改善IGT合并高TG血症患者早相胰岛素分泌,减轻胰岛素抵抗,但阿卡波糖优于非诺贝特,可能减轻糖毒性较减轻脂毒性更有利于IGT合并高TG血症患者胰岛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改善。
郭行端刘衍宇成俊芬梁金花叶志东刘君海张德良黄惠莉
关键词:高甘油三酯血症胰岛素抗药性
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T2DM)胰岛素联合治疗 (胰岛素加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与单用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72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分别予胰岛素 (A组 )、胰岛素加磺尿类药物 (B组 )、胰岛素加二甲双胍治疗 (C组 ) ,治疗前后 3个月分别对比BMI、FBG、PBG、HBA1C、TC、TG、HDL -C、FINS等指标变化 ;比较各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及各组治疗前后的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结果 ①A ,B ,C 3组在胰岛素治疗后FBG、PBG、HBA1C均得到满意控制 ,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 ,P <0 0 1;②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 (C组 )降低TC、TG水平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方面均优于单独使用胰岛素 (A组 )和胰岛素联合磺脲类药组 (B组 ) ;③B组、C组在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天数、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均低于A组 ,P <0 0 1。结论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患者能满意控制血糖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降低TC、TG水平 ,其临床效果优于单用胰岛素和联合磺脲类药物。
叶志东郭行端余健年
关键词: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2型糖尿病
血液流变学改变对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研究血液流变学改变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 β细胞分泌功能的关系 ,探讨抗凝降黏药在糖尿病的治疗价值。方法  2 0 0 1- 0 2 2 0 0 3- 11广东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选择伴高黏血症及 (或 )高凝血症的正常糖耐量 (NGT) ,糖耐量减退 (IGT) ,2型糖尿病 (DM)各 80例 ,随机分治疗组及对照组 ,治疗组予抗凝降黏药物治疗。各组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 ,血脂 ,口服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 各组血黏度正常后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血糖面积、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降低 (P值分别为 <0 0 1、<0 0 1、<0 0 5、<0 0 5、<0 0 5 ) ;DM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面积及胰岛 β细胞基础功能指数显著增高 (P值分别为 <0 0 5、<0 0 1、<0 0 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各组血脂、血糖面积、胰岛素抵抗指数是影响高黏血症的最重要因素 ,2型糖尿病组高黏血症尙受胰岛素面积及胰岛 β细胞基础功能指数影响。 结论 血液流变学改变伴随胰岛 β细胞基础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变化。抗凝降黏药物可能通过改善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 β细胞分泌功能而促进血糖控制。
郭行端叶志东余建年苏玉玲关秀玲梁旦黄兆坤张德良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改变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
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被引量:12
2000年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测定 10 8例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及血液流变学 ,分析血粘度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结果 血浆粘度及全血粘度都与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AI)呈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r分别为 -0 .42及 -0 .40 ,P <0 .0 0 1。IAI逐步增高的 4组中 ,血粘度呈逐步降低 ,不仅后 3组分别与IAI最差的第 1组比较显著降低 ,后 2组血粘度也较第 2组为低 (P <0 .0 1) )。结论 血粘度与胰岛素抵抗呈显著负相关 ,血粘度增高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表现和重要因素。
郭行端梁旦叶志东苏玉玲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胰岛素抵抗血粘度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血尿酸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 (DM)患者的高尿酸血症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 ,探讨高尿酸血症在 2型 DM患者发生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 :对 436例已确诊 2型 DM患者进行分组 ,其中 10 2例合并脑梗死称脑梗死组 ;另 334例无合并脑梗死为非脑梗死组。分别检测出血尿酸 (U A)、肾功能、血糖及全套血血脂等项目 ,进一步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2型 DM合并脑梗死组血 UA水平为 (4 74.6 8± 39.44 )μmol/ L ,非脑梗死组血 UA水平为 (36 2 .40± 2 2 .6 2 )μmol/ L ,两者比较 P<0 .0 1;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的高尿酸血症检测率分别为 6 0 .8%和 33.8% ,两组比较 P<0 .0 1。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 2型
叶志东马志远余健年
关键词:2型糖尿病脑梗死血尿酸合并症
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血糖控制达标的糖尿病肾病(CKDⅡ~Ⅲ期)患者90例,随机分成A、B、C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皮下注射胰岛素降糖。A组未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作为对照组;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每天1次;C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治疗,每天1次。3组的疗程均为16周,分别检测各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6、12、16周血hs-CRP、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 3组治疗前的血hs-CRP或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16周时,B、C两组的血hs-CRP水平或24 h尿蛋白明显下降,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DN患者可通过降低血hs-CRP的水平,抑制患者的微血管炎症性损害,减少蛋白尿,从而有助于延缓肾功能减退。
刘君海黄玉英邓雪梅周错谭冰郭行端叶志东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糖尿病肾病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总胆固醇血甘油三酯
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对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 :研究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 (甲亢、甲减及正常 )对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甲亢患者 36例 ,甲减患者 32例和正常对照 36例并测定其甲状腺激素、血脂、空腹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2 h血糖及胰岛素浓度 ,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结果 :校正体重指数 (BMI)、甘油三酯等因素后 ,甲亢、甲减组 ISI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结论 :正常甲状腺功能状态可能是维持人体胰岛素敏感性和正常糖代谢的一个重要因素。
郭行端叶志东黄玉英刘君海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胰岛素敏感性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23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32例和对照组104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以饮食、运动及药物控制血糖为主;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患者不同程度地掌握了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在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恐怖、睡眠障碍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血糖控制良好。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影响,是糖尿病患者实行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服务的治疗模式。
梁瑶梦林雪英叶志东全雪珍
关键词:糖尿病症状自评量表心理状态护理干预
葛根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 5 6例 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3 6例 ,对照组 2 0例 ,对照组以常规治疗方法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治疗。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尿微量白蛋白 (UAER)、血 β2 微球蛋白 ( β2 MG)、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平均动脉血压 (MAP)及空腹血糖 (FBG)、餐后 2h血糖 ( 2hBG)、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空腹胰岛素 (INS)等指标。结果 :葛根素治疗组能使血粘度改善 (P <0 .0 5 ) ;尿UAER、血 β2 MG、MAP等明显降低 (P <0 .0 1) ;而FBG、2hBG、TC、TG、INS均无明显变化 (P>0 .0 5 )。结论 :葛根素具有降低血液粘滞度 ,改善微循环 ,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
叶志东
关键词:葛根素糖尿病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