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慧丽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肠癌
  • 2篇食管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癌
  • 2篇腹膜
  • 2篇肝硬化
  • 1篇大叶茜草素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血清白蛋白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反应
  • 1篇炎症
  • 1篇阳性
  • 1篇氧化应激
  • 1篇乙酰肝素酶
  • 1篇抑制剂
  • 1篇用药

机构

  • 11篇郑州市中心医...
  • 2篇郑州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新乡医学院

作者

  • 11篇吴慧丽
  • 3篇李琨琨
  • 2篇褚菲菲
  • 2篇周霖
  • 1篇杜晓林
  • 1篇史振军
  • 1篇姜媛媛
  • 1篇张利
  • 1篇王琳
  • 1篇张勇
  • 1篇李慧
  • 1篇张宇
  • 1篇李琨
  • 1篇公建庄

传媒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肝脏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透析与人工器...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08
  • 1篇199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4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4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诊治的119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病案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60例和观察组59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总率低于常规组,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早期联合抗生素治疗方案能显提高Hp清除率,改善Hp阳性胃溃疡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曹砚杰吴慧丽靳莉李琨琨
关键词:HP阳性胃溃疡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PGRN/Alb、sTREM-1、LBP指标诊断肝硬化细菌性腹膜炎价值及对疗效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与血清白蛋白比值(PGRN/Alb)、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脂多糖结合蛋白(LBP)指标诊断肝硬化细菌性腹膜炎(SBP)价值及对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2例肝硬化患者,根据是否并发SBP分为SBP组(n=46)、无SBP组(n=96),并选取同期46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基线资料、PGRN/Alb、sTREM-1、LBP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ROC下面积(AUC)、Spearman分析处理数据。结果高脂血症发生率比较:无SBP组>对照组>SBP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糖尿病发生率、PGRN/Alb、sTREM-1、LBP比较:SBP组>无SBP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将高脂血症、糖尿病控制后,PGRN/Alb、sTREM-1、LBP仍与SBP发生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PGRN/Alb+sTREM-1+LBP联合诊断SBP的AUC为0.928,优于单一诊断(P<0.05)。不同疗效患者PGRN/Alb、sTREM-1、LBP水平比较:无效组>有效组>显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GRN/Alb(r=-0.807,P<0.001)、sTREM-1(r=-0.726,P<0.001)、LBP(r=-0.706,P<0.001)与疗效呈负相关。结论 PGRN/Alb、sTREM-1、LBP不仅能作为诊断SBP的生物标志物,并能评估患者对抗菌治疗的反应性,为临床诊治SBP提供可靠的参考。
公建庄杜晨旭吴慧丽
关键词:STREM-1LBP肝硬化细菌性腹膜炎
马钱苷对裸鼠体内结肠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研究马钱苷(Loganin,Log)对结肠癌裸鼠的抑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腋窝下接种结肠癌细胞建立裸鼠肠癌动物模型评价马钱苷的药理活性,并对裸鼠体重、肿瘤体积、抑瘤率等指标进行检测。裸鼠血清与肿瘤组织细胞因子采用商品化试剂盒检测,裸鼠血清与肿瘤组织超氧化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采用商品化试剂盒检测。肿瘤组织病理学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裸鼠肿瘤组织Nrf-2/NO-1信号与ROCK/NF-kB信号采用免疫组化与蛋白印迹方法进行检测。结果:结果显示,Log增加裸鼠体质量、减少肿瘤体积,降低SOD、CAT、GSH-Px水平,升高MDA水平,升高血清与肿瘤组织细胞因子水平,缓解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同时,Log还能显著抑制Nrf-2/NO-1与激活ROCK/NF-kB信号蛋白表达。结论:Log对裸鼠体内结肠癌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rf-2/NO-1以及增强ROCK/NF-kB信号通路有关。
周永静王肖辉李如意周霖吴慧丽
关键词:结肠癌马钱苷氧化应激炎性反应
大叶茜草素对高脂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大叶茜草素(SW)对高脂饲料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SW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小鼠食用标准饮食,其他各组小鼠均采用高脂(含有59.3%脂肪)饲料喂养6周建立NAFLD模型。从第5周开始,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kg灌胃治疗,SW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SW 20 mg/kg、40 mg/kg、80 mg/kg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小鼠肝脏病理学改变。检测小鼠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小鼠肝脏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脂肪酸合成酶(FAS)、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肝X受体(LXRs)、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PPAR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和NF-κB蛋白表达。结果SW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ALT、AST、TG、TC、LDL-C水平及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血清HDL-C水平;HE染色显示,SW能够明显改善模型组小鼠肝脏组织胞质内脂滴积聚和炎性细胞浸润的病理学改变。同时,蛋白印迹结果显示,SW明显降低LXRs、ACC1和FAS水平,升高SREBP-1c、PPAR-γ水平蛋白水平;还可明显升高AMPK、PPAR-γ、PGC-1α水平,降低p-NF-κB水平。结论SW能明显改善高脂诱导小鼠NAFLD的病理状态,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肝脏脂肪合成与肝脏炎症反应有关。
周永静王肖辉李如意周霖吴慧丽
关键词:大叶茜草素高脂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合成炎症
枳术宽中胶囊联合三联用药治疗食管运动功能障碍致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枳术宽中胶囊联合三联用药治疗食管运动功能障碍致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致胃食管反流病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三联用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枳术宽中胶囊联合三联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实验组治疗临床疗效(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73.17%)(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反酸、胸痛、烧心、吞咽不适、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实验组下降更明显(P<0.05);(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183,P=0.096)。结论枳术宽中胶囊联合三联用药治疗食管运动功能障碍致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曹砚杰吴慧丽靳莉李琨琨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三联用药临床疗效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TLR4-NF-κB通路诱导产生regDC治疗急性肝衰竭
2021年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对急性肝衰竭患者(FHF)单核细胞衍生的树突状细胞(DC)的免疫调节作用及炎性环境调节机制。方法选取5例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DC与hU-MSC进行共培养。检测DC成熟和活化水平、调节性DC(regDC)细胞比例,细胞上清细胞因子水平。蛋白质印迹检测TLR4、IKKα与NF-κB-p65蛋白表达变化,全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新的治疗靶点。结果hU-MSC与DC共培养后,regDC增加,未成熟DC(imDC)表面共刺激分子MHC-II、CD80及CD86表达水平升高,共培养后IL-1α、IL-1β和IL-6因子表达均降低,IL-1α为(754.68±22.65)pg/mL比(76.67±11.25)pg/mL;IL-1β为(336.49±55.75)pg/mL比(85.33±12.58)pg/mL;IL-6为(38027.85±5231.14)pg/mL比12000.75±6793.69)pg/mL;抑炎因子IL-10表达上调,为(0.41±0.01)pg/mL比(0.61±0.01)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B结果显示,hUC-MSC共培养后显著下调NF-κB-P65(0.777±0.01比0.55±0.02)与TLR4(1.12±0.01比0.54±0.01)蛋白表达,同时IKKα蛋白表达上调(0.12±0.01比0.88±0.01),NS398处理后在hUC-MSC作用基础上,下调NF-κB-p65与TLR4蛋白表达,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14±0.01、0.12±0.01,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而IKKα蛋白表达再次显著上调,蛋白表达量为1.18±0.01,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与非共培养组相比,共培养组有2127个基因上调表达,663个基因下调表达,差异表达明显的基因大多与炎症发生密切相关。结论在急性肝衰竭中,hU-MSC能够在体外诱导imDC分化生成CD11b high 1a low CD11c low regDCs,表现出免疫抑制作用,从而促进hU-MSC发挥抗炎作用,其可通过TLR4/NF-κB/COX-2途径抑制炎性级联反应的产生。
王琳吴慧丽肖兴国张磊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树突状细胞NF-ΚB
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对早期结肠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复发的影响
2023年
目的分析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对早期结肠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纳入郑州市中心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治疗的早期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术前记录患者肿瘤分期、肿瘤部位等资料;术后3 d,测定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术后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观察肿瘤复发情况,分析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对早期结肠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复发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3例早期结肠癌患者进行研究,中途失访5例,最终纳入118例患者。随访至2022年8月,118例早期结肠癌患者有20例复发,复发率为16.95%;复发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低于未复发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分期、血清癌胚抗原、白蛋白、总蛋白及C反应蛋白均是早期结肠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与早期结肠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复发密切相关,且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是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因素。
张宇姜媛媛吴慧丽
关键词:结肠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总蛋白复发
肝硬化患者血清CA199水平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抗原CA199水平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检测肝硬化患者77例及正常对照组40例血清CA199水平,77例肝硬化患者包括Child-pughA级20例,B级34例,C级23例...
李琨琨杜晓林吴慧丽
关键词:CA199肝硬化CHILD-PUGH分级
文献传递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腹膜平衡试验的体会
1999年
史振军吴慧丽
关键词:腹膜平衡试验尿毒症患者腹膜转运功能非糖尿病肾病透析充分肾替代治疗
乙酰肝素酶Hpa及其抑制剂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吴慧丽张磊刘占举张利褚菲菲肖兴国李琨
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高居消化道肿瘤第2位,常见的治疗方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结直肠癌具有早期发病症状不明显、易转移等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侵袭和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治疗效果的主要...
关键词:
关键词:结直肠癌乙酰肝素酶抑制剂肿瘤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