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昊
- 作品数:22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军事更多>>
- 论苏联武装力量的衰落与解体
- 2013年
- 自苏联立国之始,强大的武装力量就一直是其政权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苏联的解体,原本统一完整的苏联军队分崩离析,陷入了四分五裂的状态。苏联武装力量的衰落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历史根源,是各种矛盾长期积聚的结果。此外,在军队分裂瓦解之后,俄罗斯周边的地缘形势与安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意味着俄政府必须对其国防政策进行全新的思考。
- 吴昊
- 关键词:武装力量军队
- 东西方“三身一体”神话现象的比较与阐释
- 2014年
- "三身一体"的神话现象,在东西方神话以及作为神话延伸的宗教中普遍存在,它并不是原始人凭空想象的产物,而是根植于人类早期哲学观的形成和演化之中。虽然这些神话的基本特征和精神内涵有着极为显著的差别,但无疑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的意向,即把宇宙人类起源看作是神话所思考的重要问题。
- 吴昊
- 关键词:神话宗教
- 明代澎湖海防制度探析
- 2016年
- 澎湖列岛处于闽海之中,是中国东南沿海的前哨站,海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洪武初年,倭寇连续侵扰中国沿海,明政府无力控制澎湖,遂采取迁民弃守的收缩战略。万历中后期,随着海上危机的不断加剧,明政府逐渐加强对澎湖列岛的军事防卫,力图将其纳入国家海防体系之中,并将其作为东南海防的第一道防线。澎湖之战后,明政府改变了先前的汛防做法,在澎湖建立堡垒营寨,派水陆军长戍于此。可以说,在整个明代,澎湖防务一直是政府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明政府对澎湖海防的不断强化,不仅是国家海洋安全空间扩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打击外敌侵略、维护国家海疆的必然举措。
- 吴昊
- 清代前期福建船舶管理制度述评
- 2017年
- 清初,为了对付流窜海上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廷加强了对福建沿海的防务,对船舶进行管理便是其规范和管理沿海地区人群,尤其是渔民活动的重要一环。清初,在闽海实行海禁,限制出海捕鱼,广泛实行迁海政策,开海之后,又通过限制渔船的形制,以澳甲、船甲等形式编制渔民、渔船,征收渔税等方式实现对福建滨海渔民船户的有效管控,防止其成为盗寇或盗寇的荫庇者。清代前期的渔船管理制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代海洋社会经济发展形态,对福建沿海的社会、经济、文化、风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吴昊
- 关键词:渔船渔民
- 论台湾方面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和行动
- 2016年
- 1969年5月埃默里报告公布之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之争逐渐激化。日本窃占钓岛的行动引起了台湾各界的广泛关注,激起了台湾各界捍卫主权的浪潮。从70年代开始,台湾当局便采取多种形式,努力维护钓鱼岛主权及领土完整,民众也纷纷展开保卫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运动,对抵制日本侵钓野心,维护领土完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吴昊侯毅
- 关键词:保钓运动
- 一战前英国的海权困境与战略布局
- 2016年
- 布尔战争结束之后,英国的海军战略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这些变化表明了英国所拥有的绝对海权优势正逐步消退。此际,英国在19世纪早期的工业领先地位业已丧失,德国在经济、军事领域的崛起极大地撼动着英国的世界主导地位。以何种方式来应对19世纪末期的国际形势,以及如何在新世纪到来之后取得又一个新的制高点,是英国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 吴昊
- 关键词:海权海军战略
- 南海历史遗迹与文物的保护、发掘与利用被引量:3
- 2017年
- 中国人民在开发经营南海诸岛的过程中,遗留下丰富多样的历史遗迹与文物。这些历史遗存不仅是中国发现、开发海南诸岛的标志和见证,更是中国在南海诸岛及其相关海域拥有主权及享有历史性权利的重要佐证。南海历史遗迹与文物发掘和保护工作不能仅限于一般性的保护,而是要充分注重其开发、利用,使之转化为法理优势和政治优势,为我国南海维权提供有力支持。当前,南海历史遗迹和文物的保护与利用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必须明确指导思想,科学规划,加强管理,持续投入,强化机制保障和人才培养力度,才能更好地推进南海历史遗迹和文物的发掘与利用工作。
- 侯毅吴昊
- 关键词:历史遗迹文物
- 19世纪初英国海军在波罗的海的战略存在与军需供给
- 2016年
- 19世纪初期的波罗的海地区是大国角逐的重要舞台。为打破法国封锁,维持地区间的贸易联系,英国在拿破仑战争之初就派遣舰队介入波罗的海,试图运用军事手段来保障本国的地区贸易军需物资来源和商业利益。为维持舰队存在,英国发展出了一套可靠的后勤制度,建立了合理完善的军需供应体系,使海军在战略需求与支援需求间找到了有效的平衡点,不仅确保了战略目标的成功实现,也为其保持海权优势,成就海洋霸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 吴昊
- 关键词:英国海军
- 清代前期澎湖水师汛防制度探析被引量:5
- 2018年
- 清代前期,澎湖的战略地位一直受到清朝的高度重视。为有效扼控台海,捍卫海疆,清朝仿元代设立巡检司,以水师一协两营驻扎澎湖,并构筑了由汛地、汛口、巡哨三位一体的汛防体系,以此作为澎湖海防的基石。受当时航海技术及军事装备的限制,汛防制度无疑是清朝"倚陆制海"的一条有效途径,但这也最终成为清代晚期海上门户洞开、有海无防局面形成的直接根源。
- 吴昊
- 关键词:水师清朝
- 新医改形势下医患纠纷的特点及预防机制研究
- 2009年我国出台了新一轮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新方案(简称:新医改),以期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随着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的提高、法制意识的健全,与目前转型期的医疗市场难免发生摩擦冲突,从而发生在新医改形势...
- 吴昊
- 关键词:医患纠纷人民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