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林 作品数:13 被引量:41 H指数:5 供职机构: 信宜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 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择期行上肢手术患者120例,按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患者予以中等浓度0.5%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对照组60例患者施以0.3%罗哌卡因低浓度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起效时间、感觉恢复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持续时间、感觉恢复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长,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起效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效果比较,观察组优的发生率(93.33%)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均能达到麻醉效果,但浓度较高的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更好。 吴春林 梁集玲 颜水娣 唐辉文 潘刘生关键词:罗哌卡因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BIS监测调控依托咪酯输注技术用于肿瘤根治术的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BIS监测调控依托咪酯输注技术在肿瘤根治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完善肿瘤根治技术中麻醉监测技术。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ASAI-Ⅲ级,胸腔、腹腔、盆腔肿瘤根治术患者60例,精神病、高血压病人除外。随机分为对照组和BIS组各30例。用Philips MP50监护仪。对照组只用常规监测,BIS组用常规加BIS监测。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麻醉。结论在手术过程中,使用BIS进行监测效果良好,有利于手术过程中对依托咪酯输注的调控。 吴春林 李冬生 彭艺 颜水娣 唐辉文 张军昌 张天明关键词:BIS监测 依托咪酯 输注 肿瘤根治术 PCEA中咪唑安定与氟哌利多疗效对比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PCEA中咪唑安定4mg+布比卡因100mg+芬太尼0.5mg组合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信宜市人民医院收集120例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期间要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卵巢、输卵管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氟哌利多组(60例)术后硬膜外腔注入氟哌利多2.5mg+布比卡因100mg+芬太尼0.5mg加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另一组为咪唑安定组(60例)将镇痛药物组合咪唑安定4mg+布比卡因100mg+芬太尼0.5mg加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余治疗两组没有差异,记录两组患者在注入镇痛药物后的临床症状,药物不良事件(主要分析恶心呕吐、持续睡眠状态、皮肤瘙痒、排气延迟的发生率)和两组药物PCA按压次数、镇痛持续时间。镇痛效果判定:根据国际疼痛协会(IASP)标准,采用VAS评估疼痛程度:VAS≤4为优良; VAS 5~6为尚可;VAS≥7为差。最后进行student’st检验和卡方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咪唑安定组的PCA按压次数(2.0±1.2)次,镇痛持续时间为(59.55±2.40)h,氟哌利多组分别为(7.1±1.1)次和(48.01±1.04)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咪唑安定组镇痛效果VAS均分为2.89±4.02,低于氟哌利多组4.91±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2,P<0.05)。结论咪唑安定4mg+布比卡因100mg+芬太尼0.5mg组合药用于硬膜外腔麻醉术后镇痛疗效确切,可以起到明显的协同镇痛作用,使患者发生顺行遗忘,促进麻醉患者的恢复,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吴春林 颜水娣 唐辉文 梁集玲关键词:硬膜外麻醉 咪唑安定 氟哌利多 术后镇痛 BIS监测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2012年 选择2009~2010年食管癌ASAI~Ⅲ级择期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经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维库溴铵、依托咪酯进行诱导后直视下双腔支气管插管,用舒芬太尼、维库嗅铵、丙泊酚维持麻醉;对照组只用常规监测,试验组用常规加BIS监测,观察两组麻醉药的用量的差异,以及全麻苏醒时间。结果试验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它药物用量无明显差异。试验组全麻苏醒时间明显缩短。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食管癌根治术手术麻醉药用量减少,缩短全麻苏醒时间,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吴春林关键词:BIS监测 食管癌根治术 全身麻醉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应用于老年危重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应用于老年危重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8月74例在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危重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麻醉,对照组给予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VAS评分、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不良发生情况。结果:T0、T1、T2、T3、T4时间点两组SpO2指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T0时间点两组HR、MAP指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T1、T4时间点实验组HR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T2、T3时间点实验组HR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高,T1、T2、T3时间点实验组MAP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T4时间点实验组MAP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2、4、8、12、24、48 h实验组静息、运动时VAS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实验组、对照组镇痛泵平均按压次数分别为(4.39±2.01)、(12.14±1.67)次,实验组镇痛泵按压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81%)较对照组(29.73%)显著降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麻醉应用于老年危重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并且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减少镇痛泵按压次数,进而减少麻醉药物使用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潘刘生 吴春林 张光旭 张天明关键词:超声引导 下肢神经阻滞 静脉泵注 危重 萘福泮复合氟哌利多对剖宫产术中寒战的治疗 2013年 目的观察盐酸萘福泮复合氟哌利多对剖宫产术中寒战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发生寒战并排除输液反应的产妇12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60例,当胎儿取出后寒战出现持续2min不消失时,A组静脉注射盐酸萘福泮0.4mg/kg复合氟哌利多0.02mg/kg,共10mL;B组静脉注射盐酸萘福泮0.4mg/kg,共10mL;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观察记录产妇注药后2min,5min和10min寒战级别变化,副作用及MAP,SpO2,HR,和RR的改变。结果注药后3min疗效达Ⅰ级者A组76.7%,B组65%,C组为0;Ⅱ级者A组23.3%,B组35%,C组为0;注药后5min疗效达Ⅰ级者A组93.3%,B组75%,C组为0;Ⅱ级者A组6.7%,B组25%,C组为0;注药后10min疗效达Ⅰ级者A组100%,B组95%,C组为0;A、B与C组同时点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再寒战者12例(20%),与A组比较P<0.05;B组12例有恶心感(20%),8例呕吐(13%),与A组、C组比较,P<0.05;A组注药后SpO2稍有下降,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萘福泮用于治疗剖宫产术中寒战是安全有效的,在盐酸萘福泮的基础上辅用氟哌利多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吴春林 颜水娣 唐辉文关键词:盐酸 氟哌利多 剖宫产 寒战 预注氟比洛芬酯对无痛人工流产患者丙泊酚麻醉效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预注氟比洛芬酯对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实施丙泊酚麻醉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80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后行丙泊酚静脉麻醉。监测入室后、麻醉诱导后、术中以及术毕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记录两组丙泊酚的用量,麻醉恢复时间,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毕(T3)时的MAP、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丙泊酚追加量和总用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呼吸抑制、静注丙泊酚诉疼痛的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消化道反应及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VAS评分及麻醉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预注氟比洛芬酯能有效减少丙泊酚的用量,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麻醉的效果,不影响麻醉的恢复,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张天明 吴春林 张光旭 陈立关键词:氟比洛芬酯 丙泊酚 无痛人工流产术 七氟烷联合依托咪酯全身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七氟烷联合依托咪酯插管全身麻醉在剖宫产中应用。方法:选取择期剖宫产80例,根据产妇意愿分为腰-硬联合组和全身麻醉组,每组各40例。全身麻醉组患者采取七氟烷联合依托咪酯进行麻醉,腰-硬联合组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进行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新生儿分娩时间及Apgar评分,产妇术中、术后各时间点出血情况。结果:七氟烷诱导联合依托咪酯维持用药方法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好,对血压无明显影响,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使用麻黄碱机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分娩时间及Apgar评分;产妇术中、术后各时间点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诱导联合依托咪酯维持用药方法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好,对新生儿及产妇安全性高,适宜剖宫产全身麻醉应用。 张光旭 吴春林 陈立 张天明关键词:七氟烷 依托咪酯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用于PFNA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术)中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12月期间120例PFNA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对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操作时间、舒芬太尼使用量及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前、麻醉后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DBP、SBP、P及SpO2水平稳定,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操作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舒芬太尼使用量方面,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优良率方面,对照组(88.33%)低于观察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为2.78%,对照组为2.7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术中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效果优良率高,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对患者机体生理功能影响较小,尤其在伴有基础疾病较多的高龄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 吴春林 张光旭 潘刘生 张天明 梁集玲 谭嘉颖关键词:神经刺激仪 腰丛神经阻滞 坐骨神经阻滞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应用的优缺点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不同麻醉方式随机分为A组(坐骨神经阻滞+腰丛神经阻滞)与B组(腰硬联合麻醉),每组30例。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10、20、30、45 min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以及麻黄碱使用情况、麻醉操作时间、镇痛效果、肌松效果。结果:A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与术后10、20、30、45 min的SBP、DBP、P、Sp O2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黄碱使用率低于B组,麻醉操作时间长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镇痛优良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7,P<0.05)。A组肌松效果差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28,P<0.05)。结论:坐骨神经阻滞+腰丛神经阻滞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应用,对于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神经损伤概率和使用麻黄碱概率较低,影响体内生理功能较小,手术患者年纪越大,基础疾病越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光旭 吴春林 潘刘生 张天明关键词:坐骨神经阻滞 腰丛神经阻滞 腰硬联合麻醉 股骨粗隆间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