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永波

作品数:106 被引量:1,376H指数:20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2篇农业科学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7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9篇土壤
  • 11篇人工林
  • 10篇植物
  • 9篇植被
  • 9篇缓冲带
  • 8篇胁迫
  • 7篇生物炭
  • 7篇岷江上游
  • 7篇物量
  • 6篇幼苗
  • 6篇生态
  • 6篇河岸缓冲带
  • 6篇干旱
  • 6篇高温
  • 5篇酶活性
  • 5篇截留
  • 5篇径流
  • 5篇喀斯特山地
  • 4篇氮素
  • 4篇亚高山

机构

  • 106篇南京林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四川省林业科...
  • 6篇中国科学院植...
  • 5篇同济大学
  • 4篇学研究院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江苏省环境监...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美国加州大学
  • 1篇理县林业局
  • 1篇苏州市农业科...
  • 1篇苏州市林业站
  • 1篇江苏省城市规...
  • 1篇江苏大丰麋鹿...

作者

  • 106篇吴永波
  • 56篇薛建辉
  • 6篇褚军
  • 6篇张银龙
  • 5篇卜晓莉
  • 5篇姚健
  • 4篇戎宇
  • 4篇陈杰
  • 4篇杨静
  • 4篇刘兴良
  • 4篇吴殿鸣
  • 4篇金梅娟
  • 4篇李文霞
  • 3篇刘爽
  • 3篇何常清
  • 3篇侍昊
  • 3篇慕长龙
  • 3篇郑绍伟
  • 3篇张国斌
  • 3篇叶波

传媒

  • 24篇南京林业大学...
  • 6篇生态与农村环...
  • 4篇植物资源与环...
  • 4篇生态学杂志
  • 3篇生态学报
  • 3篇林业科技开发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中国城市林业
  • 3篇浙江农林大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世界林业研究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生态科学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林业教育
  • 1篇土壤通报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9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14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杨树-冬小麦间作系统细根分布特征及对施氮的响应被引量:7
2015年
以太湖流域杨树一冬小麦问作(简称杨麦问作)系统和冬小麦单作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下杨麦问作系统中冬小麦和杨树细根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冬小麦单作系统之间的差异,探讨林木根系在减少径流中养分流失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1)单作冬小麦根长密度和单位土体根干质量均大于问作系统,问作系统中越靠近林带的冬小麦根长密度和单位土体根干质量越小。(2)单作地和问作系统冬小麦根长密度和单位土体根干质量最大值均出现在灌浆期。(3)随着施氮量的加大,冬小麦和杨树细根根长密度和单位土体根干质量均有所增加,且在问作系统中〉40~80cm土层杨树细根根长密度和根干质量所占比例增加。(4)问作系统减少了硝态氮随淋溶的流失量,灌浆期减少幅度为49.08%~55.49%。
吴永波吴殿鸣薛建辉褚军
关键词:细根根长密度太湖
岷江上游主要森林群落枯落物量及其持水特性被引量:7
2009年
在四川卧龙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通过野外收集与室内浸泡法,研究岷江冷杉林、川滇高山栎林及灌竹林3种典型亚高山森林群落类型的枯落物量及其持水特性的动态变化,目的在于为岷江地区天然林保护与林分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一年中,3种森林群落类型枯落物蓄积量在不同生长时期差异明显,变化范围为10.00-25.20t/hm^2,在生长初期(5月份)和生长盛期(7月份),其顺序为岷江冷杉林〉川滇高山栎林〉灌竹林,在生长末期(9月份),其顺序为川滇高山栎林〉岷江冷杉林〉灌竹林。2)3种森林群落类型不同时期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均表现出分解层〉半分解层〉未分解层;3种森林群落类型枯落物最大饱和持水能力均较强,表现为岷江冷杉林〉川滇高山栎林〉灌竹林。3)3种森林群落类型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之间分别呈对数和幂函数关系,浸水前期的枯落物吸水速度变化最快,在0-5min达最大值,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24h后吸水基本停止。
吴永波郝奇林薛建辉刘兴良
关键词:亚高山森林
不同密度杨树人工林河岸缓冲带对无机氮的去除效果被引量:2
2019年
以太湖流域构建的平缓坡度杨树人工林河岸缓冲带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三种植物密度(400株·hm^(-2)、1000株·hm^(-2)和1600株·hm^(-2))的河岸缓冲带对不同深度径流水中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的去除率以及河岸缓冲带土壤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截留率。研究结果表明,1600株·hm^(-2)杨树人工林缓冲带对径流水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去除能力最强,在40 m缓冲带处三个土层的平均去除率达72.86%和71.81%,而400株·hm^(-2)缓冲带去除效果较差;在同一土层,土壤铵态氮的截留率大小随土壤铵态氮浓度的增加而提高。1000株·hm^(-2)杨树人工林缓冲带土壤对铵态氮和硝态氮截留效果最好,截留率为32.48%和44.41%, 1600株·hm^(-2)缓冲带其次, 400株·hm^(-2)缓冲带的截留率较低。
吕建吴永波吴永波茆安敏陈欢
关键词:林分密度铵态氮
生物炭基肥与平茬措施对喀斯特土壤养分含量及刺槐幼苗热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以喀斯特山地石灰土为基础栽培基质,以1年生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幼苗为实验对象,采用室外盆栽法研究了生物炭基肥(分别添加不同量的稻壳炭、木炭以及堆肥和化肥)和平茬措施(平茬高度分别为10、15和20 cm)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刺槐枝、叶的灰分含量、干质量和热能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基肥可显著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其中,各施肥处理组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均较对照组提高13.49%~103.97%,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也不同程度提高,以4%稻壳炭-堆肥-化肥和4%木炭-堆肥-化肥2个处理组的土壤有机质以及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增幅较大;但平茬措施对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无显著影响。生物炭基肥和平茬措施对刺槐枝、叶的灰分含量、干质量和热能相关指标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各施肥处理组的叶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枝灰分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枝、叶的干质量、干质量热值、去灰分热值和热量以及总干质量和总热量总体高于对照组;其中,施用4%稻壳炭-堆肥-化肥后,枝、叶的干质量、干质量热值、去灰分热值和热量以及总干质量和总热量均最高,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8.41%、21.36%、22.94%、21.82%、23.01%、19.80%、54.52%、46.74%、24.84%和50.21%。采取不同平茬措施后,枝灰分含量及枝、叶的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以及总热量无显著变化,但其他指标有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土壤速效氮含量与幼苗总干质量、叶干质量热值与枝干质量热值和枝去灰分热值以及叶去灰分热值与枝干质量热值和枝去灰分热值的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指标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基肥对土壤养分指标及刺槐热能相关指标有显著效应,平茬措施仅对刺槐枝、叶热量有显著效应,二者的交互作用�
时正伦郭雅倩周之栋朱倩薛建辉薛建辉
关键词:刺槐热能
太湖乔木林河岸缓冲带截留氮素效率研究
朱晓成吴永波朱嘉馨周子尧
关键词:河岸缓冲带植物类型氮素截留率
遵义市城区行道树组成结构分析被引量:34
2005年
在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遵义市区行道树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遵义城区行道树的分布格局及其树种多样性特点,并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建议。结果表明:(1)遵义城区行道树共有23种,其中桂花、女贞、杨树、广玉兰、悬铃木、柑橘等6个树种株数占总数的85.54%,总树种多样性指数为0.924;(2)行道树平均胸径偏低,胸径<10cm的树木占47%;(3)行道树总生物量约为1500t,相当于18.9hm2的森林,总叶面积为1018.67×103m2。
钱能志薛建辉吴永波任引
关键词:行道树生物量叶面积
基于MODIS/NDVI时间序列的森林灾害快速评估方法——以贵州省为例被引量:11
2012年
以2005—2008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为主要数据源构建研究区时间序列,结合统计学分析方法设计一套快速有效的森林灾害评估体系,用以探测森林资源损失的空间分布范围与灾害等级,并利用森林资源雪凝灾害损失的实际调查数据对评估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通过计算2005—2007年研究区所有森林像元的平均值R珔2005-2007和平均绝对偏差δall,确定森林灾害阈值DT为0.048;利用该阈值,获取2008年受灾较重的森林空间分布,主要密集分布在贵州省东南部和东北部,包括了黔南自治州、黔东南自治州和铜仁市等地区;受灾森林像元数占总森林像元数的28.6%,高于凝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实际调查结果(17.7%);在县域尺度上,根据MODIS/NDVI关键期影像获取的森林资源损失区域和灾害等级,确定德江、沿河和都匀等11个重度受灾县(市、区)和湄潭、榕江和桐梓等10个中度受灾县(市、区),与小班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其Kappa系数为0.86。方法为大区域尺度的森林灾害快速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侍昊王笑薛建辉李杨徐雁南吴永波
关键词:雪灾时间序列
黔中白云岩石漠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效益被引量:3
2022年
为明析灰质白云岩石漠区和砾质白云岩石漠区综合治理工程中植被恢复模式的治理效果,采用科研示范和工程治理相融合、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黔中不同白云岩组石漠化小流域分析了相应研究区及不同林草恢复模式的生态效益变化。结果表明:(1)普定研究区属灰质白云岩石漠区,凯里研究区属砾质白云岩石漠区,2016年2个研究区农林地景观基质相似度较高,普定研究区石漠化趋势性较强。(2)2016—2020年,普定研究区和凯里研究区林地面积转入量>转出量、耕地面积转入量<转出量。植被覆盖率增加、土壤侵蚀模数降低和石漠化等级面积率降低,普定研究区综合治理生态效益显著。(3)普定研究区和凯里研究区植被覆盖率增加量、土壤侵蚀模数降低率和石漠化等级面积降低率呈生态修复模式>封山育林模式>草地畜牧业模式的变化趋势,生态修复模式和封山育林模式的生态效益呈普定研究区>凯里研究区的变化趋势。综上,具有相似景观背景的石漠化小流域经综合治理后,呈植被覆盖率增加、土壤侵蚀模数降低和石漠化等级面积率降低的趋势,石漠化治理效果呈生态修复模式>封山育林模式>草地畜牧业模式的变化趋势,灰质白云岩石漠区治理效果比砾质白云岩石漠区显著。
杨光能张喜薛建辉吴永波侯贻菊崔迎春舒德远
关键词:植被覆盖率土壤侵蚀模数
生态防护林减轻农田氮素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1年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农田氮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由氮素造成的农田面源污染已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综合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造成农田施肥后的氨挥发、地表径流、淋溶和硝化-反硝化等氮损失4个主要途径,探讨了影响氮损失量及强度的因素,生态防护林对农田氮素在地表径流、淋溶的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影响防护林生态效能的因素。综合认为,防护林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农业面源氮素造成的水体污染,提高氮素利用率,并在此基础上就生态防护林减轻农田施肥氮损失的研究领域提出建议。
吴殿鸣薛建辉吴永波
关键词:生态防护林氮损失农业面源污染
不同施氮水平下杨树-苋菜间作系统对土壤氮素流失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杨树-苋菜间作系统,即株行距2 m×5 m(L1)和2 m×15 m(L2)在0(N0)、91(N1)、137(N2)和183(N3)kg·hm-2施氮水平下的土壤氮素流失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地表径流量、淋溶量和土壤侵蚀量的控制效果均为L1>L2>L3(单作苋菜);L1、L2地表径流量分别比L3降低65.1%、55.9%;L1、L2距林带0.5 m处淋溶量比L3降低30.0%、28.9%,距林带1.5 m处淋溶量比L3降低25.6%、21.9%;L1、L2土壤侵蚀量分别比L3降低65.0%、55.1%.对地表径流和淋溶损失中TN、NO3--N、NH4+-N流失量的控制效果均为L1>L2>L3;常规施氮(91 kg·hm-2)水平下,L1地表径流中TN、NO3--N、NH4+-N流失量较L3分别降低62.9%、45.1%、69.2%,L2较L3分别降低23.4%、6.9%、46.2%;杨树间作密度越大、距离林带越近,对土壤NO3--N、NH4+-N的淋溶损失削减作用越强.同一间作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地表径流中NO3--N流失比例减少,NH4+-N流失比例增加;淋溶流失中NO3--N、NH4+-N浓度变化趋势一致,均为N3>N2>N1>N0.
褚军薛建辉吴殿鸣金梅娟吴永波
关键词:氮素流失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