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炜飞
- 作品数:11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医院-社区分级诊疗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比较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和传统的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对糖尿病肾病(DN)预后的影响。方法将325例2型DN患者随机分为一体化管理组160例和标准化管理组165例,随访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ACR)、24h尿微量白蛋白(UMA)、血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比较两组DN的控制率。对两组可能影响DN控制效果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病程、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C、TG、HDL-C、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BG)、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腰围、吸烟、饮酒的比例等进行记录、检测并分析,比较干预前后两组之间指标的差异。DN与各变量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干预前一体化管理组病程比标准化管理组更长(P<0.05);干预后一体化管理组在吸烟、饮酒比例、SBP、DBP、FBG、HbA1C、ACR、UMA等指标比标准化管理组更低,而GFR、DN控制率则要高于标准化管理组(均P<0.05)。(2)一体化管理组的BMI、腰围、SBP、DBP、TC、LDL-C、FBG、HbA1C、ACR、UMA、Cr等指标下降程度均高于标准化管理组,而GFR上升程度则高于标准化管理组(均P<0.05)。(3)文化程度(初中以下)、高血压、HbA1C(>8.3%)、LDL-C(≥3.40mmol/L)、ACR(≥213.5mg/g)、UMA(≥288.6mg)、吸烟是DN未控制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一体化管理模式能更好的改善血压,改善糖尿病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减轻体重和腰围,改善血脂、血糖等代谢指标,降低DN的蛋白尿,提高DN控制率。低学历、高血压、高血糖、高LDL-C、尿蛋白增多、吸烟是DN控制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吴炜飞李顺斌李冰尹陆黎白轶黄孔丽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预后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纤维化外泌体源miRNA
- 吴炜飞吴旭程志群殷琦淳杨珍珍钱福初孙康平
- 来源:浙江省医药卫生计划创新人才支持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慢性肾脏病发病率逐年增高,越来越多患者接受肾脏替代治疗,作为慢性肾衰竭透析替代治疗方式之一,相比血液透析,腹膜透析(PD)具有高效低成本、对残余肾功能的保护、对...
- 关键词:
- 关键词:腹膜透析肾脏病血液透析治疗
- 浙北地区季节气候因素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关系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浙北地区的季节气候因素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影响,为PDAP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接受腹膜透析及发生PD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PDAP发生季节分组,比较春、夏、秋、冬四组PDAP发生率、致病菌,分析PDAP发生率与月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和降水量的相关性。结果83例患者共发生117例次腹膜炎,夏季PDAP发生率最高,为0.34次/风险年,不同季节间PDA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3,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DAP发生率与月平均温度呈正相关(r=0.80,P<0.05),但与相对湿度及月平均降水量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0.11、0.55,P均>0.05)。PDAP的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细菌为主,但各类致病菌的构成比不存在季节差异(χ^(2)=6.77,P>0.05)。结论本地区PDAP发生与季节变化存在一定相关性,夏季、高温月份,PDAP发生率显著升高,需特别关注腹膜炎的预防。
- 程志群吴旭范德墉刘波吴炜飞
-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
- 血清Gd-IgA1与伴有中度蛋白尿的IgA肾病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伴有中度蛋白尿的IgA肾病患者血清Gd-IgA1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等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肾内科住院且尿蛋白定量为1~3.5 g/d的初次诊断为IgA肾病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30例),单用ACEI/ARB;B组(30例),ACEI/ARB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0.5 mg/kg);C组(30例),ACEI/ARB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霉酚酸酯(1.0~1.5 g/d),治疗时间为1年。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D组),收集治疗前、治疗1年后的临床资料,并检测血清Gd-IgA1,分析血清Gd-IgA1与伴有中度蛋白尿的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治疗前,与D组相比,A组、B组和C组患者的血清Gd-IgA1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治疗1年后,与A组相比,B组和C组的血清Gd-IgA1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B组和C组治疗后的血清Gd-IgA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前后血清GdIgA1水平与同时期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P<0.05)。与肾脏病理分级低的患者相比,肾脏病理分级高的患者肾穿刺时血清Gd-IgA1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1年后,B组和C组的部分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均高于A组,无效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清Gd-IgA1水平在伴有中度蛋白尿的IgA肾病患者中明显升高,且该水平与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肾脏病理等相关。对尿蛋白定量在1~3.5 g/d的IgA肾病患者,与单用ACEI/ARB相比,联用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预后可能更好。
- 吴旭吴炜飞程志群
- 关键词:IGA肾病
- 低剂量腹膜透析对有一定残余肾功能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的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低剂量腹膜透析在有一定残余肾功能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9月至2008年4月在我院。肾内科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68例病人中,其中对有一定残余肾功能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21例进行疗效分析...
- 施向东胡小芹范德墉刘波李红梅黄馥菡吴炜飞
- 文献传递
- 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1
- 2016年
-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90例。釆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其分为实验组(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和对照组(缬沙坦),每组各45例,连续用药24w。治疗前后分别观察血压变化、24 h尿蛋白定量、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24w的治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5%(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平均舒张压(diastole blood pressure,DBP)、24h尿蛋白定量、SCr及BUN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Ccr、GFR明显上升,炎性因子TNF-α、hs-CRP、IL-6水平较均有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改善血压、24h尿蛋白定量、SCr、Ccr、GFR,调节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hs-CRP水平方面要优于缬沙坦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病情。
- 吴炜飞程志群施向东
-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炎症因子临床疗效
- 1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理分析
- 目的:观察不明原因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理变化,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方法:选择2006年4月至2008年3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的42例ARF病人,其中对原因不明者13例进行肾活检术。结果:13例病人中男性8例,...
- 施向东胡小芹范德墉刘波李红梅黄馥菡吴炜飞
- 文献传递
- 腹膜透析患者超滤衰竭相关外泌体来源miRNA的初步筛选
- 2022年
- 目的初步筛选与腹膜透析患者超滤衰竭相关的外泌体来源miRNA。方法选取2000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肾内科规律随诊的腹膜透析患者30例。其中15例患者腹膜平衡试验提示超滤衰竭,为观察组,另15例患者腹膜平衡试验提示无超滤衰竭,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与临床指标,并各随机抽取3例,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分析腹膜透析流出液外泌体来源miRNA水平表达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原发病、有无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及Hb、CRP、TC、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血清校正钙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年龄大、透析龄长、首次透析时间早、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总次数多、腹膜转运特性为高转运比例高,血白蛋白、总尿素清除指数(Kt/V)及残余肾功能均偏低,血磷及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均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腹膜透析流出液外泌体中存在70个有明显表达差异的miRNA,其中hsa-miR-125a-3p_R-1、hsa-miR-1273c-p3和hsa-miR-132-3p等41个表达上调,hsa-miR-708-5p、hsa-miR-155-5p_R-1和bta-miR-2904-2-p5等29个表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膜透析超滤衰竭患者的腹膜透析流出液外泌体存在多种miRNA表达的失调,miRNA可能参与腹膜超滤衰竭的发生。
- 吴旭吴炜飞程志群范德墉
- 关键词:腹膜透析超滤衰竭外泌体MIRNA
- 腹膜透析患者肺超声B线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肺超声B线在腹膜透析患者中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肾内科规律随诊的腹膜透析患者200例,随访至2022年6月30日。根据肺超声B线数量,分为3组,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收集相关资料。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肺超声B线数量与收缩压(β=0.090,P=0.003)、舒张压(β=0.201,P<0.001)、超滤量(β=-0.010,P=0.017)、血红蛋白(β=-0.112,P=0.026)、血脑利钠肽(BNP)(β=0.008,P<0.001)及肺动脉收缩压(β=0.294,P=0.006)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B线数量(OR=1.109,95%CI:1.019~1.208,P=0.017)、心功能分级(OR=4.290,95%CI:1.564~11.771,P=0.005)和BNP(OR=1.001,95%CI:1.000~1.002,P=0.003)是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截至随访终点,随访19(15,24)个月。轻度组(n=95)、中度组(n=68)、重度组(n=37)患者总生存期存在差异(χ^(2)=16.384,P<0.001)。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肺超声B线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肺超声B线是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相关。
- 吴旭沈思平吴炜飞范德墉陆敏慧
- 关键词:腹膜透析影响因素预后
- 27例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析
- 目的:观察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发病特点,寻找老年人ARF的防治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肾内科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两年间因ARF住院的病人,其中60岁以上者27例,进行分析。结果:27例中,男性19例...
- 施向东胡小芹范德墉刘波李红梅黄馥菡吴炜飞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