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隆升
- 作品数:14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铁道警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学更多>>
- 试论公安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被引量:2
- 2011年
- 公安院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构应当贯彻国家教育改革的精神,遵循教育规律,总结目前公安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同时借鉴其它院校的经验,从实际出发,把握未来社会发展和公安工作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实施和完善。
- 吴隆升
- 关键词:公安院校专业课程体系
- 公安院校学生实习问题分析及对策
- 2016年
- 公安院校学生实习存在实习认识模糊、内容不合理、过程造假、安排困难等问题,公安招录政策、用人单位和学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是导致实习问题的主要原因。解决实习问题,需要改革招录政策,建立良性机制,从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 吴隆升
- 《孙子》的用间思想与公安情报系统建设被引量:2
- 2011年
- 用间思想是孙子兵法的基本思想之一。孙子认为,间共分为五种,间谍侦察是获取情报的主要途径,重视、保密、选择具有智慧的人为间,是间谍使用的原则。孙子的用间思想对当今公安情报系统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 吴隆升
- 关键词:孙子公安情报
- 家庭教会与和谐社会构建问题探析被引量:3
- 2009年
- 家庭教会的形成原因主要有教义因素、三自教会自身因素及敌对势力恶意宣传。家庭教会分为组织严密的团队型和松散型两种,其中团队型家庭教会政治色彩较浓,具有发展为邪教及被敌对势力利用的倾向。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应当将大多数家庭教会成员视为积极因素而善加引导,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使家庭教会走上合法登记并接受政府有效监管的道路,这是引导家庭教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重要环节。
- 吴隆升
- 关键词:家庭教会和谐社会建设合法化
- 公安民警招录培养制度改革视野下的实践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被引量:2
- 2016年
- 实践教学是公安院校培养学生警务实战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随着国家公安民警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快速推进、暴力恐怖等"三股势力"对社会治安形势日益严重的威胁及执法环境的变化,公安院校传统实践教学体制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分析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及运行机制,成为当务之急。
- 刘猜胡丽娜吴隆升
- 关键词:教学全过程教学现状分析警务实战实验实训教学创新型实验
- 《地久天长》中的人性弱点透视被引量:1
- 2019年
- 《地久天长》是中国内地第六代导演王小帅拍摄的一部剧情片,影片讲述了曾经亲密的两个家庭因为一个孩子的意外死亡而生嫌隙,分隔两地各自经受内心的啃噬,直至20多年后再聚首,面对彼此和当年的真相,最终释然的故事。影片以“负疚”与“和解”为主题,用克制的笔调将中国老百姓的隐忍和善良刻画得入木三分,除了中国式的善良,影片也展现了中国老百姓典型的人性弱点。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地久天长》中展现的人性弱点进行分析。
- 吴隆升
- 关键词:人性弱点负疚原谅隐忍
- 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及其制定的必要性被引量:9
- 2011年
- 课程标准是对学生接受一定层次的教育后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的描述,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考试命题的依据,高职教育研制和实施课程标准,是解决高职教育现存问题的良药。
- 吴隆升
- 关键词:课程标准纲领
- 反恐怖视野下警察院校“去极端化课程”研发探讨
- 2017年
- 为应对恐怖主义威胁与挑战,解决当前公安队伍反恐怖专业人才匮乏问题,全国警察院校陆续开设了反恐怖专业方向,并根据本校的办学宗旨及反恐怖实战部门需求,制订了反恐怖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体系,以期为公安机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反恐怖专业人才。在此背景下,探讨"去极端化课程"研发等问题,推进反恐怖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去极端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反恐专门人才,推进反恐怖工作意义重大。
- 胡晓辉吴隆升
- 关键词:反恐怖
- 论《影》的人性透视与书写
- 2018年
- 张艺谋导演执导的《影》,除了清雅墨染的山水,还有激越狂放的情感。影片中对两位主角子虞和境州的描绘,凸显了困境中人性的复杂与多变。子虞是光,境州是影,然而,当这"光"不得不龟缩到阴暗潮湿的角落,"影"一步一步踏入阳光之下,是否还能保持原有的平衡不被打破?阴阳交替,强弱互换,光影循环,不期然间的惨痛变故,打翻了棋盘,抖落了棋子,人性的博弈也自此拉开帷幕。
- 吴隆升
- 关键词:人性
- 论道教文化对茶文化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茶与道教是密不可分的,道教十分重视茶文化,但道教对于茶的作用也是十分深刻的,其主要体现在道教的加持之下,茶的功用、内涵、思想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茶也因此具有了独一无二的美学意义和品格。
- 吴隆升
- 关键词:道教文化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