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岩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大学青年教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反演
  • 1篇狄利克雷
  • 1篇地震
  • 1篇声波
  • 1篇声波方程
  • 1篇生态脆弱性
  • 1篇时空变化分析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土地利用时空...
  • 1篇谱分解
  • 1篇全波
  • 1篇格林函数
  • 1篇过渡区
  • 1篇函数
  • 1篇反演算法
  • 1篇Q值
  • 1篇SOURCE
  • 1篇SPECTR...
  • 1篇ACTIVE

机构

  • 6篇吉林大学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国土资源

作者

  • 6篇周岩
  • 4篇韩立国
  • 3篇张盼
  • 2篇张艳红
  • 2篇翟羽娟
  • 1篇巩向博
  • 1篇李洪建
  • 1篇许卓
  • 1篇刘强
  • 1篇徐杨杨
  • 1篇于江龙
  • 1篇高晗

传媒

  • 2篇世界地质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Applie...
  • 1篇测绘与空间地...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Passive-source multitaper-spectral method based low-frequency data reconstruction for active seismic sources被引量:3
2015年
Passive seismic data contain large amounts of low-frequency information. To effectively extract and compensate active seismic data that lack low frequencies, we propose a multitaper spectral reconstruction method based on multiple sinusoidal tapers and derive equations for multisource and multitrace condition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cross correlation and deconvolution reconstruction methods,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more accurately reconstruct the relative amplitude of recordings. Multidomain iterative denoising improves the SNR of retrieved data. By analyzing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passive data before and after reconstruction, we found that the data are expressed more clearly after reconstruction and denoising. To compensate for the low-frequency information in active data using passive seismic data, we match the power spectrum, supplement it, and then smooth it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Finally, we use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verify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conduct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using data after low-frequency compensation. The proposed power-matching method adds the losing low frequency information in the active seismic data using the low-frequency information of passive- source seismic data. The imaging of compensated data gives a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deep structures.
张盼韩立国周岩许卓葛奇鑫
稀疏反演求解基追踪降噪问题的地震谱分解方法被引量:4
2016年
谱分解描述为一线性反演问题,由于该问题欠定性,需使用稀疏反演算法,然后将该问题转化为基追踪降噪问题(BPDN),引入谱投影梯度(SPGL1)稀疏反演算法提高反演谱分解(ISD)分辨率,并进一步研究其潜在优势。结果表明:基于基追踪降噪问题的反演谱分解方法 (ISD-BPDN)在烃类检测中有更高的时频分辨率,分层更准确,精细地指示了烃类的存在。
周岩韩立国于江龙孙慧秋张盼
关键词:谱分解
基于L—BFGS算法的全波形反演Q值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估计地层品质因子Q对描述地下构造分布和油气预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考虑到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的黏滞吸收作用,笔者选择2D黏滞性声波方程全波形反演,将观测波场与正演模拟计算得到的波场构建一个目标函数,引入L--BFGS算法反演出地层品质因子。将该方法应用于异常体模型和Marmousi模型测试,结果均表明反演的模型与理论模型的相对误差较小,计算精度高,反演效果好。
孙慧秋韩立国徐杨杨高晗周岩张盼
基于格林函数理论的波场预测和鬼波压制方法被引量:26
2016年
作为一种特殊的噪声,鬼波对一次波的波形及频带宽度产生极大的影响,鬼波压制是提高海上地震资料分辨率及保真度的重要因素.以格林公式为基础,详细论述了基于格林函数理论的鬼波压制方法,在不需要地下介质信息的条件下,进行地震数据驱动鬼波压制,并根据"Double Dirichlet"(双狄利克雷)边界条件,预测压力波场和垂直速度波场.建立了基于格林函数理论鬼波压制的处理流程,数值模拟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基于格林函数理论鬼波压制方法在很好地去除鬼波的同时极大地拓宽了地震资料的频带,尤其提升了低频端能量,有利于后续资料的处理解释.
李洪建韩立国巩向博刘强周岩
关键词:格林函数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辉南县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山区平原过渡地带因其地质、地貌的特殊性而担负着自然地域界面的作用,并表现出更高的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其脆弱性变化对山区平原生态安全预警非常重要。特别是从土地利用方式改变评价其生态脆弱性,对于土地利用方式调整和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地处山区平原过渡区的辉南县为例,在分析其土地利用变化基础上,参照生态价值评估体系并结合周围生态环境敏感因子,建立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对研究区1986年以来环境脆弱性的时空变化进行评价和分析。评价结果如下:(1)从不同用地类型看,生态综合指数大小顺序依次为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其次是耕地和建设用地。(2)脆弱性时间变化特征:由于土地利用变化,特别是林地减少和耕地、建设用地增加,导致生态贡献指数、生态稳定性指数和生态综合指数显著下降,分别由1986年的2.999、3.324和6.322减小为2006年的2.828、3.032和5.861。(3)空间变化特征:全区范围内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下降显著,表现为低值区域范围扩大,高值区域范围明显减小。高值区范围由1986年的33217.95ha缩小为2006年的1283.40ha,而低值区的范围则由1986年的86550.87ha扩大为2006年的98084.83 ha。(4)地区差异性:虽然三个生态指数在整体上呈现下降,但是不同子流域其变化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总体上呈现东南山区减小,而西北平原区呈现不明显的增加特点。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导致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的主要原因为林地减少和耕地增加。从保护生态环境角度,控制耕地增加和林地减少是有效防范措施。
周岩张艳红翟羽娟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脆弱性
近20年辉南县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2012年
基于GIS空间与统计分析模型,从时间和空间格局变化两方面对辉南县1986年和2006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近20年内研究区的主要用地类型: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林地面积大幅减少,且多转变为耕地。用地类型面积的增加虽有助于促进该区经济发展,但林地资源的大量减少会对该区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2)土地利用类型整体均向东南方向偏移,体现出林地向东南山区收缩而耕地向山区扩张的特点,格局变化较明显,且主要发生在海拔较低、坡度较缓地带。但研究区内转换为坡度大于15°的耕地也占有一定比例,应采取退耕还林政策,以防止由于坡耕地而产生的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现象。
翟羽娟张艳红周岩
关键词:土地利用GI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