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文
- 作品数:28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学术争鸣:对Couinaud分段的一些认识
- <正>肝脏外科离不开对肝脏解剖的准确认识,1957年法国学者Couinaud提出的肝脏分段方法(图1)已成为一种经典固定在人们的头脑中,在每年召开的各种类型的肝胆外科会议上,国内许多学者都会引用这张图片,其实全世界的肝胆...
- 周存才魏小勇周峥涂强游骁翔徐宗全周新文李小军曾志平饶荣生
- 文献传递
- 自体腹膜修补门静脉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13年
- 门静脉缺损可用自体静脉或人造血管等进行修补,自体静脉来源有限、取材不便,人造血管组织相容性较差,修补静脉易形成血栓、门静脉狭窄等情况,2011年1月至12月我中心采用自体腹膜修补门静脉治疗6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瘸栓患者,取得满意疗效。
- 曾志平徐宗全周存才周峥周新文何均徐国辉饶荣生
- 关键词:肝肿瘤门静脉癌栓自体腹膜
- 肝癌化疗栓塞后并发症及中西医处理对策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中西结合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TACE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术后并发症有腹痛、发热、恶心呕吐、呃逆、消化道出血、白细胞下降等。结论:规范熟练的手术操作,综合运用中西医结合处理方法可减少TACE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刘平庄黎才海饶荣生周新文
- 关键词:肝癌肝动脉栓塞术并发症
- 口服sorafenib进展期肝癌患者早期AFP值上升小于50%的预后意义
- 周峥曾志平解长佶周存才周新文徐宗全
- 第一肝门加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对肝脏创面出血的影响
- 目的:了解第一肝门加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对肝脏创面出血的影响,以及下腔静脉阻断对病人血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对168例病人常规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测定实时血压,离断肝脏前常规放置第一肝门及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带;先施行第一肝门阻断,...
- 周新文饶荣生周存才涂强李小军周铮徐宗全曾志平
- 关键词:肝脏手术生理反应
- 文献传递
- 沿肝外向肝内显露右前叶Glisson结构49例报道
- <正>背景肝蒂的结扎切断是肝脏外科的一项基本技术,由于肝脏发生方面的原因,左侧肝蒂常易于显露,即使是左内叶与左外叶之间形成宽厚的肝组织桥,在切断此桥之后也能在肝外显露出左内叶、左外叶Glisson结构,从而予以处理(图1...
- 魏小勇周存才涂强游骁翔周新文徐国辉何均解长佶饶荣生
- 文献传递
- TACE联合微波消融及仑伐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消融及仑伐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肿瘤医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试验组接受TACE联合微波消融及仑伐替尼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水平、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12个月生存率。结果:治疗结束6个月时,试验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个月CEA、AFP、ALT、AST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2个月生存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TACE联合微波消融及仑伐替尼治疗效果较好,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肝功能,改善预后。
- 何均解长佶周新文
- 关键词:中晚期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微波消融生存期
- 游离肝后下腔静脉行右肝切除77例体会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肝后下腔静脉手术游离方法。方法解剖暴露77例肝后下腔静脉有侧壁并游离其后壁。结果77例右肝均部分翻转于切口外,术后顺利恢复。结论切断行肾上腺足游离肝后下腔静脉的关键;暴露肝后下腔静脉右侧壁是充分游离打肝的技术标准之一。
- 周峥曾志平周存才周新文徐国辉何均
- 关键词:肝后下腔静脉肝切除右肾上腺
- 经皮肝穿门静脉置管联合TACE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门静脉置管联合TACE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不能手术伴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5例,行经皮肝穿门静脉置管联合TACE术治疗。对照组:15例只行TACE术治疗...
- 周新文魏小勇
- 关键词:门静脉癌栓静脉置管
- 陈氏简易全肝血流阻断技术的临床应用:附280例报道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评价陈氏简易全肝血流阻断技术(第一肝门加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对肝创面出血程度的影响。方法:总结2010年1月-2013年1月280例肝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肝脏创面出血程度分成0~IV级,观察单纯施行第一肝门阻断及施行陈氏简易全肝血流阻断之后肝断面出血程度的变化。结果:280例患者施行第一肝门阻断之后有98例(35.0%,98/280)获得良好术野,其中肝创面出血程度0级45例,I级53例。另182例在加行肝下下腔静脉阻断之后有115例(41.1%,115/280)获得良好术野,其中肝创面出血程度0级55例,I级60例;47例(16.8%,47/280)肝创面出血程度有所减轻,其中II级39例,III级8例;13例(4.6%,13/280)肝创面出血程度无明显变化,其中II级10例,III级3例;3例(1.1%,3/280)IV级,肝静脉主干损伤导致大出血;4例(1.4%,4/280)因血压降至60mmHg(1mmHg=0.133kPa)以下放弃施行肝下下腔静脉阻断。结论:陈氏简易全肝血流阻断可安全有效地控制术中肝脏断面的出血,其操作简单,有利于实现清晰肝切除、精准肝切除。
- 周存才杨小敏周新文魏小勇徐国辉李小军徐宗全周峥曾志平饶荣生
- 关键词:肝切除术腔静脉陈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