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树青

作品数:22 被引量:11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 9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油气
  • 6篇盆地
  • 5篇运移
  • 4篇油气运移
  • 4篇生物标志
  • 3篇油田
  • 3篇生物标志物
  • 3篇酚类
  • 3篇凹陷
  • 3篇标志物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油气成藏
  • 2篇原油
  • 2篇气藏
  • 2篇咔唑
  • 2篇开鲁盆地
  • 2篇类化
  • 2篇类化合物
  • 2篇化合物

机构

  • 13篇中国石油化工...
  • 1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原石油勘探...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北京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22篇周树青
  • 10篇黄海平
  • 3篇李存贵
  • 3篇林畅松
  • 3篇潘道修
  • 2篇刘玉明
  • 2篇胡尊伟
  • 2篇郑亚斌
  • 2篇杜秀娟
  • 1篇赵德力
  • 1篇龚金海
  • 1篇李延金
  • 1篇郭亚婷
  • 1篇史晓颖
  • 1篇初振淼
  • 1篇李锐锋
  • 1篇亢泽涛
  • 1篇朱建辉
  • 1篇李超华
  • 1篇黄兴文

传媒

  • 4篇断块油气田
  • 2篇地质论评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石油机械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石油工程建设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海洋地质动态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海洋石油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 1篇油气田地面工...
  • 1篇炼油技术与工...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3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标志化合物、早期生命和古环境被引量:7
2007年
近年来,早期生命和古环境成为地学研究的热点,生物标志化合物在前寒武纪生命演化和环境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前寒武系地层中检测到的主要生物标志化合物为:烷烃(包括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烷基环烷烃)、无环类异戊二烯烃、萜烷(包括三环萜、藿烷、2α-甲基藿烷和3β-甲基藿烷、重排藿烷、新藿烷、降新藿烷)、甾烷(包括C26-C30甾烷、4-甲基甾烷、甲藻甾烷、2-甲基甾烷和3-甲基甾烷、重排甾烷)、类胡萝卜素等。由于不同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生物前驱物赋存于不同环境之中,并与环境协同演化,分析地层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不仅可得到其前驱物组成信息,还可以获取古环境判断的重要标志。从已知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可以发现,在2.7Ga以前就存在生氧光合作用的蓝藻或蓝菌,真核生物可能已经存在,但在古、中元古代,海洋仍以缺氧环境为主,而生物仍以原核生物占优势。新太古代蓝藻或蓝菌的出现虽促进了大气圈的氧化,但海洋氧化的滞后明显制约了真核生物的发展,导致在2.78~0.6Ga长达20多亿年的时间里,生物演化缓慢。
周树青黄海平林畅松李存贵
关键词:生物标志化合物古环境前驱物细菌含氧量
从《滚动勘探开发条例》看一个复杂断块油田的开发历程被引量:4
2000年
对文 3 3断块北部复杂带的构造及成藏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 ,从《滚动勘探开发条例》出发 ,分析了其滚动勘探开发的主要思路、方法及效果。对于复杂断块油气田来说 ,断块区控制油气富集区后 ,构造研究是滚动勘探开发的首要任务及前提 ,滚动勘探开发是复杂断块油气田的基本模式。在研究中还引入了一种“利用断层发育的连续性和渐变性”的观点 ,即从构造简单区逐步外推到复杂区的构造研究方法。
周树青潘道修廖昌珍
关键词:断块油气田滚动勘探开发油气田
文33-204CO_2气藏成因初探被引量:2
2000年
文 33-2 0 4气藏是一个 CO2 含量极高的天然气藏 ,其 CO2 含量高达 89.2 8%。通过天然气化学组分、气源类型等资料的对比分析 ,研究该区气藏的形成条件、构造发育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应用重力分异作用、CO2 和烃气在油、水中的溶解度差异特征等 ,分析文 33-2 0 4CO2 气藏的成因 ,认为 :该气藏中气和第三系生成的天然气有重大差别 ,其与下伏煤成气有直接的亲缘关系 ,气藏属煤成气藏。文 33-2 0 4CO2 气藏的发现 ,证明文南地区还存在另一气源 ,即 C— P系煤成气源 ,为天然气勘探提供了一个新领域。
潘道修周树青李虎
关键词:构造发育重力分异一氧化碳
牛庄洼陷—八面河油田油气运移规律被引量:17
2007年
为研究牛庄洼陷到南斜坡八面河油田的油气运移成藏规律,对原油进行饱和烃气相色谱、生物标志物、咔唑类、酚类等地球化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牛庄油田原油以来自沙三段的成熟油为主,王家岗油田原油为成熟油与低熟油的混源油,而八面河油田以来自沙四段低熟油为主,并混入部分沙三段成熟油。油气运移的方向为自洼陷中心向周边呈"离心"式运移,以沿砂体横向运移和沿断层垂向运移结合的方式为主。
郑亚斌黄海平周树青杜秀娟
关键词:油气运移气相色谱生物标志物咔唑酚类八面河油田
设备清洗剂的研制及应用被引量:6
2005年
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型清洗剂难以去除设备顽渍性油污的难题,结合有机溶剂和水基清洗剂的去油污特性,利用乙二醇丁醚、表面活性剂及碱性助剂的协同去污作用,研制出了设备清洗剂。对产品的配制及生产工艺作了详细说明,着重介绍了乙二醇丁醚含量对油污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就碱性助剂对金属的腐蚀、该清洗剂的应用及废液处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朱机灵商剑锋李小松李新周树青
关键词:乙二醇丁醚油污表面活性剂清洗剂有机溶剂废液处理
海通集洼陷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新认识
1999年
由于海通集洼陷钻井较少,所以以前对该区地层对比的研究也较少。根据对濮深14井等地质资料的再分析,结合重新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并与邻区进行对比和分析,拉通了本区与文西断阶带的地层对比剖面,建立了海通集洼陷标准地层创面,特别是对沙三2段提出更为确切的划分依据,探讨了文9盐在本区的变化规律,为开展其他各项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周树青潘道修宋国富
关键词:地层划分地层对比钻井
咔唑、酚类和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在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8年
原油和源岩中咔唑、酚类和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为油气运移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工具。烷基咔唑浓度、屏蔽和半屏蔽异构体-暴露异构体比值和苯并咔唑比值是很好的运移指标,但源岩有机质输入、沉积环境、热成熟度、初次和二次运移及生物降解作用都可能对这些化合物分布产生影响。不同沉积环境的原油中咔唑类化合物分布差异很大,咔唑类化合物运移参数在成熟度较低时随成熟度增加而增加,在成熟度较高时随成熟度增加而降低,限制了其作为油气运移指标的适用性。烷基酚浓度可以指示油气运移方向,但同样受相和沉积环境、成熟度和生物降解等多种因素影响。同源石油的烷基二苯并噻吩类参数(如4-/1-MDBT,2,4-/1,4-DMDBT和4,6-/1,4-DMDBT)可应用于不同成熟度的原油、生物降解原油和同源石油两期充注的混合油的油气运移示踪,是很好的油气运移评价工具。断陷盆地生成的油气成熟度差异大,相和沉积环境变化快,因此利用分子地球化学指标进行油气运移示踪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周树青黄海平徐旭辉朱建辉刘玉明
关键词:酚类化合物油气运移
与岩石圈拉伸有关的盆地的形成机理、类型及特征被引量:4
2007年
与岩石圈拉伸有关的盆地可以出现在威尔逊旋回的各个阶段和各种不同的板块构造环境中。两种主要的拉伸盆地(裂谷盆地和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在世界的油气资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概括了拉伸盆地的形成机理,并分析了裂谷盆地和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基本地质特征和成藏特征。指出裂谷盆地能够形成大量油气藏的主要原因在于:裂谷阶段产生的封闭环境及高热流有利于烃源岩的发育和成熟,是成藏的物质基础;拉张作用形成的裂谷盆地和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很少遭受较大的后期改造作用,油气保存条件良好,也是这些地区富集油气的一个重要原因。低位域砂体是世界级储层和今后勘探的主要方向。
周树青李存贵
关键词:裂谷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地堑沉积层序
文西断阶带构造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重新认识文西断阶带构造格局。方法: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及反向推理法,对文西断阶带的构造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结果:理顺了文西断裂与梁庄断裂的切割关系,探讨了文西断阶带的形成与演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的关系。结论:地全带最利于油气聚集,次为反向屋脊带。
周树青潘道修赵习森
关键词:断裂带油气聚集油气运移石油生成
轴向涡流分离器工作机理及机筒最佳锥角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研究轴向涡流分离器的结构和分离机理,促进该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应用,采用涡动力学对轴向涡流分离器机筒内液体的流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转速、分流比下机筒锥角对切向速度和分离效率的影响。分别采用非结构网格和结构网格对轴向涡流分离器物理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取模型网格数量为140万个。模拟结果表明,当机筒锥角为10°时,机筒内液体的涡流半径最小而平均切向速度最大;安装有10°锥角机筒的轴向涡流分离器最佳转毂转速范围是3 100~4 300 r/min,在此转速范围内运行时分离器分离效率可达90%以上。
姬宜朋陈家庆周登来李风春李锐锋周树青龚金海
关键词:油水分离分流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