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成盼

作品数:48 被引量:21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天文地球
  • 8篇电子电信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0篇卫星
  • 26篇北斗
  • 20篇导航
  • 14篇导航系统
  • 14篇卫星导航
  • 13篇卫星导航系统
  • 11篇星间链路
  • 11篇钟差
  • 11篇北斗卫星
  • 10篇定轨
  • 10篇北斗卫星导航...
  • 6篇单点定位
  • 5篇导航卫星
  • 5篇BD
  • 4篇原子钟
  • 4篇伪距
  • 3篇低轨
  • 3篇独立分量分析
  • 3篇信号
  • 3篇星历

机构

  • 46篇中国科学院上...
  • 21篇北京卫星导航...
  • 19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北京跟踪与通...
  • 4篇解放军信息工...
  • 3篇中南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电子科技...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国防科技大学
  • 1篇国防大学
  • 1篇北京空间飞行...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48篇唐成盼
  • 34篇胡小工
  • 18篇周善石
  • 8篇曹月玲
  • 6篇李冉
  • 4篇卢鋆
  • 4篇李凯
  • 4篇宿晨庚
  • 3篇戴吾蛟
  • 3篇高为广
  • 3篇宋叶志
  • 3篇陈艳玲
  • 3篇王威
  • 3篇黄勇
  • 3篇黄大伟
  • 3篇刘成
  • 2篇郝金明
  • 2篇王琰
  • 2篇常志巧
  • 2篇何峰

传媒

  • 8篇测绘学报
  • 8篇天文学进展
  • 7篇中国科学:物...
  • 6篇大地测量与地...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无线电工程
  • 1篇宇航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天文学报
  • 1篇工程勘察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航天器工程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 1篇测绘科学
  • 1篇中国惯性技术...
  • 1篇测绘科学技术...

年份

  • 5篇2023
  • 7篇2022
  • 8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TCA协议下北斗完好性降效参数算法设计及检验被引量:3
2016年
目前我国北斗导航增强系统的完好性参数设计缺少针对差分信息有效性的降效参数设计,不满足航空无线电委员会(RTCA)提出的接口协议,无法同国际其他GNSS星基增强系统相兼容。根据RTCA接口协议,针对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完好性降效参数处理算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北斗实测数据分析了完好性降效参数对用户增强服务的影响,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北斗导航系统增强服务三维定位精度可达到1.13m。当用户丢失部分差分改正信息时,定位精度约1.44m,精度下降约27.4%,利用完好性降效参数对过期差分信息进行降效处理,优化定位权阵,可将定位精度提高至1.17m,达到正常增强服务水平。
王源昕曹月玲胡小工黄勇唐成盼
关键词:北斗
通信卫星干扰源定位系统的轨道改进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针对干扰源定位系统中通信卫星轨道误差较大问题,文章采用卫星精密定轨策略,对干扰辐射源定位系统中通信卫星的轨道改进问题进行了研究。详细研究时差与频差的测量原理,并对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轨道给出了较为符合该类卫星轨道类型的力学建模。采用高精度数值积分器及参数估计方法进行轨道确定和系统差标定。通过仿真和实测资料处理分析,定轨精度可以达到十米至百米量级。其理论性得到验证,同时能够满足我国相关行业的工程需求。
宋叶志黄勇胡小工潘玉平罗恒光陈艳玲唐成盼
关键词:干扰源定位通信卫星
不同ICA算法在图像盲分离应用中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对影响因素未知且没有先验信息的污染图像进行恢复和重构是图像处理的一项主要任务。ICA(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独立分量分析)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盲信号处理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图像盲分离。近年来ICA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多种算法。为了分析各种算法在图像盲分离中的优劣,对SOBI(二阶盲辨识)、JADE(联合近似特征矩阵对角化)、FastICA(快速独立分量分析)和KICA(基于非线性子空间的核独立分量分析)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KICA算法分离效果最好,FastICA算法次之;但是如果源图像或者混合图像中含有噪声,则以上四种方法分离效果都不佳。
黄大伟戴吾蛟唐成盼
关键词:独立分量分析图像处理图像盲分离
北斗新一代卫星时分体制星间链路测量的系统误差标定被引量:14
2017年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DS已在新一代试验卫星星座上成功实现了星间链路(ISL)相互伪距测量.对时分体制Ka频段星间钟差测量实测数据的分析表明,虽然星间钟差测量的随机误差水平达到了10 cm(RMS)水平,但其中仍包含显著的系统性测量误差.该系统误差严重影响了星间链路测量在星间时间同步和提升轨道精度等方面的应用.分析表明,该系统误差来源于星间链路信号收发设备的时延.该时延在地面环境难以标定,且地面标定值在卫星入轨和在轨工作期间受空间环境影响可能发生变化.本文利用BDS星地L双向时频传递设备采集的星地钟差数据,以及星间链路测量数据,对星间链路收发设备的组合时延进行最优估计.估计的具体策略是对任意一个卫星对,利用这两颗卫星的星地钟差数据以及星间链路数据,解算这两颗卫星星间链路设备的组合时延.对2IGSO/2MEO新一代试验卫星星座连续14 d的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每天对每颗卫星解算一组星间链路组合时延值,该时延值的时间序列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在14 d内的标准偏差小于0.3 ns.将获得的组合时延值应用于星间相对钟差的测量,星间链路对地数据测定钟差与星地L双向钟差测量结果得到的钟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组合时延的自洽性.结果表明,星间链路数据对MEO卫星境外弧段钟差预报精度提升尤为明显:钟差监测弧段提升达到全弧段的40%以上;卫星入境后,M1S预报误差从3.59降低至0.86 ns,M2S从1.94降低至0.57 ns.
潘军洋胡小工唐成盼周善石李冉朱陵凤唐桂芬胡光明常志巧吴杉苏冉冉
关键词:星间链路
COMPASS区域星座下定位授时特征的分析
COMPASS区域导航系统空间部分将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Geosynchronous Orbit,GEO)、5颗倾斜同步轨道(Inclined Geosynchronous orbit,IGSO)和4颗中轨道卫星(Med...
唐成盼胡小工周善石曹月玲赵群河
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授时区域导航
文献传递
GNSS导航电文空间信号测距误差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空间信号测距误差(Signal-In-Space Range Error,SISRE)描述卫星广播星历误差和钟差参数误差在用户平均星站方向的投影,是影响用户定位授时精度的关键因素.本文以事后精密轨道和钟差参数为基准,分别评估Galileo,GPS和BDS-3卫星的广播星历轨道用户测距误差(User Range Error,URE)、钟差参数误差、SISRE的大小和特征.结果表明,Galileo,GPS,BDS-3的SISRE分别为0.14,0.49,0.35 m.三者的广播星历轨道URE分别为0.14,0.27,0.09 m.三者的钟差参数误差分别为0.14,0.41,0.35 m.Galileo广播星历径向轨道误差和钟差参数误差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两者相互抵消,可有效降低Galileo卫星的SISRE.不同类型GPS卫星的钟差参数误差和SISRE有明显区别.随着GPS卫星的更新换代,其钟差参数误差和SISRE会逐步降低.BDS-3卫星具备与GPS和Galileo卫星显著不同的特征:(1)BDS-3卫星广播星历轨道径向误差和钟差参数误差的相关性较小,自洽性较差;(2)BDS-3卫星广播星历轨道URE较小,而钟差参数误差较大.其中,BDS-3卫星的广播星历轨道URE小于Galileo和GPS,但是其钟差参数误差对SISRE的贡献显著大于Galileo和GPS.通过比对上述卫星的SISRE大小及特征,指出提高钟差参数精度是提高BDS-3卫星空间信号精度的关键.
杨建华唐成盼宋叶志宋叶志胡小工周善石
关键词:GALILEO
北斗全球系统GEO卫星SBAS信号质量评估被引量:6
2020年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实现基本导航服务的基础上,还将为中国及其周边地区提供星基增强的服务模式。北斗全球系统在GEO卫星下行频点BDSBAS-B1C和BDSBAS-B2a分别播发RTCA DO-229D协议和DFMC-SBAS协议的星基增强信息。根据SBAS接口协议文件,北斗全球系统GEO卫星可在BDSBAS-B1C和BDSBAS-B2a两个频点与GPS卫星实现无系统偏差的联合增强定位,这将一定程度上改善BDSBAS系统GPS用户的区域PDOP值。从数据完整率、载噪比和多路径误差三个角度对北斗全球系统GEO-1卫星在频点BDSBAS-B1C和BDSBAS-B2a上的信号质量进行评估,并分别与GPS卫星在L1CA和L5频点上完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EO-1卫星在中国区域的SBAS信号质量优于GPS卫星。
蒲俊宇李晓杰郭睿唐成盼王梦兰
关键词:GEO卫星载噪比多路径误差
北斗三号GEO卫星的RDSS定轨精度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有源服务模式RDSS(Radio Determination Satellite Service)所具备的通信、导航一体化特性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特色之一.为进一步提高RDSS的通信服务能力,并保障RDSS服务系统的健壮性,北斗三号RDSS服务从系统架构到信号体制都进行了很大改进.本文首先分析了新的信号体制下,RDSS测距在测量模型和观测噪声等方面的误差特性,并比较了其与原有信号体制的不同.为了避免在RNSS(Radio Navigation Satellite Service)载荷故障时RDSS不能正常提供导航服务的情况发生,RDSS系统需要能够仅利用RDSS测距完成GEO测轨,以此作为原有RNSS测轨的备份保障.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这种情况下,仅利用RDSS测距进行GEO定轨的精度.通过实测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其精度可优于10 m,利用该轨道信息的定位、定时精度可以满足服务指标要求.
邢楠唐成盼唐成盼张天桥任晖郭睿胡小工
关键词:RDSSGEO定轨
卫星导航系统自主导航技术研究与验证被引量:5
2021年
本文结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自主导航技术发展现状,介绍了自主导航能力的发展特点及重要作用,分析设计了卫星导航系统自主导航体系架构,并对自主导航关键的时空基准保持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星间观测的完全自主导航的滤波算法、滤波状态噪声协方差信息选择方法及自主导航星载数据处理方法.论证了基于地面观测数据(锚固站)的半自主导航方法,比较了不同锚固站分布、数量及观测周期对自主导航性能的影响,并利用一套地面仿真试验系统验证了自主和半自主模式下的精密定轨和时间同步精度,可为卫星导航系统自主导航设计提供参考.
王威高为广高为广唐成盼卢鋆卢鋆刘成刘文祥刘文祥宿晨庚陈艳玲
关键词:卫星导航自主导航试验验证
北斗导航卫星氢原子钟性能分析评估被引量:8
2021年
星载原子钟是导航卫星最重要的载荷之一,负责星上时间基准的产生和维持.我国北斗三号导航试验卫星首次配置了23 kg级被动型星载氢原子钟,验证了氢原子钟的空间环境适应性和在轨性能,实现在轨运行误差小于1 ns/d.在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中,氢原子钟已作为主钟应用至GEO,IGSO和MEO三类导航卫星,对系统的运行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氢原子钟的机理和性能评估方法出发,比较了铷钟、铯钟和氢钟三类原子钟的性能差异,根据地面和在轨测试数据,给出氢原子钟在轨运行性能评估结果;最后利用卫星遥测数据建模,对氢原子钟健康状况和寿命进行了初步分析.
帅涛林宝军张军刘利林传富谢勇辉陈鹏飞唐成盼周善石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