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曼娟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肠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与耐药机制研究
- 目的:检测肠球菌临床株在各类标本中的分布及对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和控制肠球菌感染提供指导;研究肠球菌Ⅱ型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与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关系,并探讨肠球菌中是否存在主动外排系统,以...
- 唐曼娟
- 关键词:肠球菌氟喹诺酮类药物最低抑菌浓度主动外排系统
- 文献传递
- 肠球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耐药机制被引量:9
- 2004年
- 肠球菌属革兰氏阳性菌 ,是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 ,对多种抗菌药具有固有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是新一代广谱全合成抗菌药 ,具有抗菌谱广 ,抗菌作用强 ,不良反应较少等优点。随着新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广泛应用 ,肠球菌对此类药物的耐药株日益增多。耐药机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药物靶位 -拓扑异构酶Ⅱ的改变和药物的主动外排。
- 唐曼娟杨祚升吴移谋
- 关键词:肠球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机制医院感染
- 254株肠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了解该院2001年1月~2004年12月临床分离的肠球菌的菌种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梅里埃API细菌生化鉴定系统对肠球菌进行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测定。结果254株肠球菌中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离率最高,分别占76.8%和14.6%,其他肠球菌占8.6%;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零,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粪肠球菌为8.7%和7.7%,屎肠球菌均为89.2%;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耐药率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分别为34.4%和56.8%,对呋喃妥因分别为9.7%和29.7%,对左氧氟沙星分别为26.7%和75.7%,对氯霉素分别为40.0%和29.7%,对红霉素分别为79.0%和91.9%。结论引起医院感染的肠球菌主要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屎肠球菌明显高于粪肠球菌,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
- 周青杨祚升唐曼娟阮卫
- 关键词:肠球菌抗生素耐药性
- 肠球菌临床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 2005年
- 目的:检测肠球菌临床株对去甲万古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红霉素等5种抗菌药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检测5种抗菌药对78株肠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抗菌药对肠球菌的MIC值以去甲万古霉素最低、红霉素最高;未检出耐去甲万古霉素的肠球菌,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6.7%、53.8%、74.4%、82.1%。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粪肠球菌高(P<0.05)。结论:肠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以万古霉素最敏感,对其它抗菌药存在不同程度耐药,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抗菌药,同时应针对不同肠球菌种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 阮卫杨祚升吴移谋唐曼娟陈丽丽任林
- 关键词:肠球菌抗菌药敏感性
- esp基因存在与粪肠球菌耐药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研究粪肠球菌临床株表面蛋白基因(esp)的流行情况及esp基因存在状况与粪肠球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用PCR法扩增粪肠球菌esp基因并克隆、测序;用琼脂稀释法检测5种常用抗菌药物对粪肠球菌临床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61株粪肠球菌中,esp基因阳性率为42.6%;氨苄西林、环丙沙星、高浓度庆大霉素MIC>500 mg/L,红霉素耐药粪肠球菌中,esp阳性率分别为33.3%、54.8%、70.6%、51.0%;敏感株中esp阳性率分别为43.6%、30.0%、7.4%、8.3%。结论esp基因的存在状况与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无明显相关性,而与环丙沙星、红霉素、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有显著相关性;esp基因有可能成为粪肠球菌耐药株的分子表面标志物。
- 阮卫杨祚升吴移谋任林唐曼娟
- 关键词:粪肠球菌抗菌药物耐药
- SARS病毒s1基因片段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免疫效果
- 2005年
- 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BJ01株SARS-CoV序列合成801bpS1基因片段,该片段被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得到重组质粒pcDNA3.1(+)/S1;转染Hela细胞,SDS-PAGE、Western-Blotting鉴定蛋白表达;肌注免疫BALB/c小鼠,利用ELISA法检测免疫后小鼠的抗SARS-CoVIgG及IFN-γ水平,MTT法检测T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cDNA3.1(+)/S1可在Hela细胞内表达S1蛋白,免疫后小鼠的T细胞增殖活性增强,抗SARS-CoVIgG与IFN-γ水平升高。本实验说明pcDNA3.1(+)/S1可诱导小鼠产生一定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 蔡恒玲吴移谋万艳平肖建华杨秋林曾桥赵飞骏唐曼娟
- 关键词:SARS相关冠状病毒S1基因免疫活性真核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