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寅辉
- 作品数:14 被引量:124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大视场红外图像的直方图增强算法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探索了大视场红外图像增强的研究方法,考虑到大视场下背景的差异性,将图像切割成几个子图像分别进行增强。同时,为了保持相邻子图像间的空间相关性,切割图像的时候保留一定的重叠区。然后对每个子图像采用自适应平台直方图增强算法处理,最后对生成的每个子图像增强结果进行拼接,重叠区部分采用图像加权融合方法进行处理。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提出方法的优势和可行性。
- 邵涛夏寅辉于繁迪孙志亮
- 关键词:大视场加权融合
- 人脸皮肤纹理测量及识别方法研究
- 该文在现有的理论和文献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基于图像纹理统计特征分析的人脸皮肤纹理测量及识别系统.首先从人体皮肤的生理机理出发分析了客观定量评价人脸皮肤纹理在皮肤美容和护理医学中的重要性,给出了传统的测试方法的弊端,并介绍了...
- 夏寅辉
- 关键词:纹理分析模式识别数字图像处理人工神经网络皮肤纹理
- 文献传递
- 一种提高四杆靶标空间频率的光学系统设计被引量:1
- 2017年
- 针对高性能红外成像系统MRTD测试用的小尺寸四杆靶标加工难度大,甚至以现有加工水平根本无法加工的问题,采用ZEMAX软件设计了一款离轴全反射成像光学系统。系统由三个非球面反射镜组成,放大倍数为0.4。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良好,接近衍射极限,加入现有的测试系统中可以满足高分辨率红外成像系统MRTD测试需求。
- 宋佩珊白廷柱徐长彬夏寅辉邵龙
- 关键词:空间分辨率光学成像
- 基于扫描型红外热像仪非均匀性场景校正算法的实现被引量:2
- 2012年
- 通过对某扫描型手持红外热像仪非均匀性的分析,建立了相应的非均匀性数学模型,提出了场景校正算法并在DSP中编程实现。算法采用运动估计与递归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对空间非均匀性的实时校正;采用神经网络与最小均方算法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对两点校正后残留非线性非均匀性的实时补偿。应用效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高的工程价值。
- 于繁迪孙志亮夏寅辉邵涛
- 关键词:非均匀性校正
- 大口径、长焦距红外系统调焦机构设计被引量:27
- 2005年
- 简述了大口径、长焦距红外系统调焦机构的设计,采用了独特的过载保护机构,对电机和电机驱动控制电路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同时该调焦机构具有运行平稳、轻便、和可靠性高等特点,并且具备较好的抗振、抗冲击的能力。
- 黄和平夏寅辉安成斌张兴德
- 关键词:过载保护
- 远程运动点目标探测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红外系统实现远程探测,其影响因素很多,如运动点目标的特性,背景辐射,近场光学辐射,探测器的性能特性。本文从点源目标探测基本原理出发,以深空背景条件下探测大气层外的目标物为例,建立远程目标红外探测距离估算模型,分析了影响探测距离的相关因素,为远程红外系统的指标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 骆守俊李江勇夏寅辉喻松林
- 关键词:光子
- 基于长波576×6扫描型热像仪的改进设计被引量:1
- 2012年
- 通过对长波576×6扫描型热像仪的扫描器组件摆扫频率、探测器配置、AD采样速率、信号处理速度以及图像数据的隔行和插值处理等的改进,提高热像仪的帧频至25 Hz,使之转为标准热像仪,以满足一般红外跟踪观察系统的要求。
- 李政刘晗孙志亮夏寅辉王新岭
- 关键词:信号处理
- 基于步进电机的红外镜头控制组件设计被引量:4
- 2012年
- 镜头是热像仪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镜头中镜片的切换、平移可实现红外热像仪视场的变换和调焦。本文首先根据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通过分析步进电机的运动模型和驱动模型,计算了实际的驱动脉冲频率和驱动电流。据此设计了一种基于步进电机的红外镜头控制组件。实验数据和实际使用结果表明该控制组件不仅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视场切换和调焦,并且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
- 杨宁宁王晓明夏寅辉吴玮陈盈
- 关键词:步进电机调焦
- 一种多元信息融合技术的方案实现被引量:2
- 2016年
- 对多元信息融合的概念、原理、模型进行了论述,基于以上论述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采用多元信息融合技术对多源战场信息进行获取、感知,通过信息融合算法对可疑目标进行探测、识别、定位、组合,可获得精确的目标状态估计,以及战场态势估计与威胁估计,从而实现未来战争中陆、海、空、天、电磁频谱全维战场感知。
- 夏寅辉白廷柱徐长彬殷金坚何文忠
- 关键词:信息融合目标识别多传感器
- 基于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发展与性能评价被引量:31
- 2019年
- 红外图像可以全天候且不受光照条件影响的根据目标和背景热辐射差异来区分目标和背景。可见光图像可以通过人的视觉系统的高空间分辨率和清晰度来提供景物的质地和结构细节。因此将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融合可以结合两种图像优势,融合后的图像效果预期良好。本文对传统经典方法和目前较新融合方法进行综述。首先回顾了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融合方法,其次选取了一些融合图像的性能评价指标,然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具体算法进行图像融合,根据融合图像结果获取评测指标,最后根据指标进行分析并对现状进行总结讨论,及对以后的工作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 刘智嘉贾鹏夏寅辉林昱徐长彬
- 关键词:红外图像可见光图像图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