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抗炎分子机制。方法 60只Sprague-Dawley大鼠等分为正常组、正常刺血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刺血组、药物组。右踝关节腔注射尿酸钠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药物组以布洛芬灌胃治疗,正常刺血组和刺血组在右侧昆仑穴点刺放血。治疗前后测量各组大鼠踝关节周径。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踝关节白细胞介素(IL)-10、IL-4 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治疗后刺血组较正常组踝关节周径增大(P<0.05),较模型组、药物组周径减小(P<0.05)。刺血组较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踝关节IL-10 m RNA的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较正常组、模型组IL-10蛋白表达增加(P<0.05);刺血组踝关节IL-4 m RNA和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刺血疗法通过促进局部IL-10表达发挥抗炎作用,可能是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目的:观察雌激素及麦粒灸对大鼠薄型子宫内膜的修复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SPF级性成熟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雌激素组、麦粒灸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大鼠均于动情期建立薄型子宫内膜模型。正常组不予干预,模型组于造模后次日予2 m L0.9%Na Cl溶液灌胃,雌激素组于造模后次日予2 m L雌二醇灌胃,麦粒灸组于造模后次日麦粒灸"关元""肾俞",每穴7壮。均每日1次,于3个动情周期后的动情期取材,HE染色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及其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波形蛋白、角蛋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同源框转录因子HOXA10、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子宫内膜厚度较正常组显著变薄(P<0.01);与模型组比较,雌激素组、麦粒灸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加(P<0.05,P<0.01);麦粒灸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雌激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角蛋白、波形蛋白、VEGF表达量与正常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雌激素组及麦粒灸组大鼠子宫内膜角蛋白、波形蛋白、VEGF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麦粒灸组子宫内膜中角蛋白、波形蛋白、VEGF的表达量均高于雌激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HOXA10、LIF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雌激素组及麦粒灸组大鼠子宫内膜HOXA10、LI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麦粒灸可以通过上调大鼠子宫内膜中角蛋白、波形蛋白及VEGF的表达从而改善子宫内膜的厚度,并且可提高HOXA10、LIF等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因子的水平,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发挥修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