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芝芸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冠心病患者循环血中内皮细胞、内皮素和6-酮-前列环素F_(1a)的动态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 1995年
- 以循环内皮细胞(CEC)作为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的指示物,以血浆内皮素(ET)和前列环素(PGI2)反映VEC的功能变化,对85例冠心病患者与30例正常人进行对比研究,并对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及20例急性心肌梗塞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冠心病外周血中CEC、ET明显升高(P<0.001),PGI2明显下降(P<0.001),尤以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更显著,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提示冠心病VEC损伤,以及它所分泌的内皮源性舒缩因子失平衡参与了冠心病的病理过程。
- 夏芝芸王玲琳邹颂海
- 关键词:循环内皮细胞内皮素前列环素
- 冠心病、脑梗塞血液流变学变化及比较被引量:2
- 1999年
- 心脑血管病在国人的死亡率中已占首位,在冠心病(CHD)及脑梗塞(CI)的发病机理中除了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素、前列环素及血栓素A2(TXA2)的失衡引起血管收缩以外,血液流变学(血流变)的变化也是心脑血管缺血性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60例冠心病及6...
- 夏芝芸许嘉鸿周德芬张晓梅
- 关键词:冠心病脑梗塞血液流变学
- 心绞痛患者合并心力衰竭时循环内皮细胞、内皮素及6-酮-前列环素F_(1α)的变化被引量:1
- 1996年
- 以循环内皮细胞(CEC)作为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的指示物,以血浆内皮素(ET)和前列环素(PGI2)反映VEC的功能变化,对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与30例正常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UA患者外周血中CEC、ET明显升高(P<0.001),PGI2明显下降(P<0.01),当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时,其变化更加显著。VEC损伤以及它所分泌的内皮源性收缩舒张因子失平衡,可能参与了冠心病和心衰的病理过程。
- 夏芝芸邹颂海邓南伟
- 关键词:心绞痛心力衰竭内皮细胞内皮素前列环素
- 氨氯地平在心衰治疗中对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6的作用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在心力衰竭 (心衰 )治疗中对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 :选择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脏病心衰病人共 6 0例 ,随机分成常规组与氨氯地平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 ,氨氯地平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氯地平 5mg ,po ,qd。同时建立正常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1(IL 1)、白细胞介素 6 (IL 6 )。结果 :IL 1,IL 6 ,TNF α在心衰病人中分别达 (30±s 13) ,(99± 4 3)和 (2 4± 5 )ng·L- 1,较正常人[(6 .1± 1.7) ,(2 9± 8) ,(16± 5 )ng·L- 1]明显增高(P <0 .0 1)。治疗 6wk后 ,氨氯地平组病人较常规组IL 6 ,TNF α明显降低 ,分别为 (45± 2 4 )和 (17±5 ) ,(6 0± 31)和 (2 0± 4 )ng·L- 1(P <0 .0 1)。结论 :氨氯地平治疗心衰的作用之一可能在于降低细胞因子如IL 6和TNF
- 宋浩明罗明邓南伟邹颂海邓兵刘健夏芝芸
- 关键词:氨氯地平充血性心力衰竭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氨氯地平肿瘤坏死因子-Α
- 100例冠心病患者高频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心脏超声的对比被引量:1
- 1996年
- 本文对100例冠心病及20例正常人进行高频心电图(HFECG),常规心电图、二维超声心动图(2一DE)三项检查。结果显示:HFECG的敏感性为8O%,特异性为85%;ECG的敏感性57%,特异性100%;2一DE的敏感性81%,特异性90%。提示HFECG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较ECG高(P<0.01),与2一DE相接近(P>0.05),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夏芝芸邓兵张启萍罗明
- 关键词:高频心电图心电图二维超声心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