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玳玫

作品数:36 被引量:81H指数:6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文学
  • 10篇艺术
  • 3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小说
  • 8篇女性
  • 8篇文学
  • 6篇艺术
  • 5篇美术
  • 3篇叙事
  • 3篇人文
  • 3篇趣味
  • 3篇海派
  • 2篇新文学
  • 2篇艺术创作
  • 2篇艺术家
  • 2篇中国美术
  • 2篇术家
  • 2篇女性艺术
  • 2篇主义
  • 2篇自画像
  • 2篇自我
  • 2篇文化
  • 2篇现代美术

机构

  • 31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2篇广东美术馆

作者

  • 35篇姚玳玫
  • 2篇王璜生
  • 1篇李彦玉
  • 1篇黄秋华

传媒

  • 6篇文艺研究
  • 4篇美术观察
  • 4篇学术研究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广东社会科学
  • 3篇文学评论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文艺评论
  • 1篇美术
  • 1篇美术研究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艺术评论
  • 1篇重庆职业技术...
  • 1篇粤海风
  • 1篇中国美术

年份

  • 4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0
  • 1篇1995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24—1926:生存夹缠与中期创造社的海派变异被引量:5
2009年
1924—1926年是创造社酝酿转换路向的特殊时期。这个时期创造社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出现海派变异迹象,呈现其为城市消费文化所规约的诸多特征。"海派变异"是中期创造社蜕变的一条潜线索,一直未被注意。文章通过若干历史个案剖析,追踪创造社海派变异的迹象,考察其成因,还原其在海派化与革命化之间奔突的历史情形,揭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文化各方力量无声博弈、互动共生的复杂景观。
姚玳玫
关键词:创造社海派消费文化社会文化革命化
1925—1931:阶级论美学的初期实践——以蒋光慈小说为考察中心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以蒋光慈小说为例,讨论1925—1931年阶级论文学的美学构建实践问题。从"革命"如何整合"文学"、"恋爱"如何从属于"革命"、"革命"与"文学"的崩裂三个角度来讨论;经由蒋光慈创作实践的阶段性分析和作品细读,考察早期阶级论文学的题旨提炼、人物形象处理、语言文体确立诸情形,揭示"革命"与"文学"的分裂性关系,追踪革命文学实践最终留下来的形式结晶和美学经验,其对30年代新文学重建的意义等。
姚玳玫
关键词:文学
价值之辩:1932年文艺自由论辩再解读
2021年
1931年底,新创刊的《文化评论》拒绝为国民党当局的“民族文艺运动”张目,提出“文学与艺术,至死也是自由的”。这一说法引起左翼阵营的反应,一场“自由是否为文艺之基本价值”的论争在“自由人”与左翼阵营之间展开。之后,“第三种人”介入,自称代表“作者之群”发言,请求论争双方给文学放一条生路。那是1930年代初期新文学发生价值转向之际的一场大辩论。论争几方各有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重读这段历史可发现,“文艺自由论”并非如后来教科书所说的败阵下来,而是略占上风,至少是平局。至此,新文学的多元格局真正形成。
姚玳玫
个人影像的叙述:《丁玲》与《对照记》对读被引量:1
2009年
影集的编排是一种表达。每一张照片被小心翼翼地选择,按一定的顺序和发展方向被编排,它必需与整个编辑思路相契合,才会被留在影集中。编排并非是一个偶然、无序的过程,而是一种人为的组织。在这种格局中,影像以其确凿无误的具体性,印证了两位主人公各自的存在,演绎了她们各自的故事。
姚玳玫
关键词:对读影像化虚为实
换一种角度——读卢小根近作
2000年
换一种角度来认识生活、或换一种手法来进行艺术创作,也许,能领悟到许多新的生活境界,产生一些新的艺术趣味和效果,甚至开阔和丰富艺术的视界。老乡兼画友卢小根,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从事的是版画创作,在学期间到刚毕业那一阵,他的版画,特别是丝网版画,做得非常到位(这到位只能与内行人语),其作品也参加了不少大展,当年同行圈内一谈到卢小根,便说他的版画语言很地道,很精到。后来,这位聪明且有几分江湖义气霸气的画友,在广州大学谋得一教位之余,开始闯荡江湖,以他的印刷“语言”(离版画不远)、设计语言和装修语言,
王璜生姚玳玫
关键词:艺术创作艺术趣味版画创作丝网版画江湖义气设计语言
冷战格局中的个人安妥:张爱玲后期文学书写再解读被引量:3
2017年
1952年出国后,张爱玲一直以文学安妥自己,确立其与外部世界的对应关系。此期作品大致可分为自我疗伤式的小说与离乡背井式的散文两类书写。前者从质询新政体合理性的《秧歌》《赤地之恋》,到触犯民族正义规则的《色·戒》,到以"私情"搁置"国事"的《少帅》,再到以遗民/难民自我安妥的《易经》二卷和《小团圆》;后者从逃离原乡的《浮花浪蕊》到异乡漂泊的《异乡记》、挥霍乡愁的《同学少年都不贱》,到陷入故乡/他乡恍惚的《重返边城》《一九八八至——?》,再到虚拟还乡的《对照记》。一方面,隔着安全的距离,她放胆涉足政治,借政治议题,浇心中块垒,重新摆置家国关系,处理自我安身立命的秩序方式;另一方面,身陷各方政治力量的牵扯中,她左右磕碰,动辄得咎。在遵循自我记忆、参与政治表态、寻找回乡之路和迎合市场需求几者间徘徊,始终有难以调适的紧张。一如溺水者,脚手自由,却无依无助。
姚玳玫
两座城市·两种文学想象——老舍、张爱玲小说比较论
2000年
老舍与张爱玲是 2 0世纪中国为数不多的与其所在的城市结下魂体相依关系的作家。把两位作家关于京海两城的文学想象摆在一起作对照比较 ,便可见出两种不同的叙事图式 :同样关注市民人生 ,老舍选择了文化的视角 ,张爱玲则选择了人性的视角。“文化”的选择使老舍的小说从观念、选材到语言呈根性的、自重的、集体化、客观化的叙事格式 ,这种叙事从正面对应京城的精神品格。“人性”的选择使张爱玲小说侧重于虚构 :对人物境遇作想象性摆置 ,并在这种摆置中突出人物的本能性行为感受。她通过恍惚迷离、似是而非的叙事营构 ,折射出光怪陆离的沪上景观 。
姚玳玫
关键词:老舍小说比较
城市隔膜与心理探寻——从女性构型看施蛰存在新感觉派中的另类性被引量:9
2004年
施蛰存在 2 0世纪 30年代上海新感觉派作家群中是一个异样的人物。他小说立足于理性的心理分析而非感性的感觉描摹。从小说的女性构型不仅可以看出他与城市间的隔膜 ,与新感觉派间的貌合神离 ;更可看出他本人的文化心路历程及其小说叙事的脉络特征 ,看出他在30、4 0年代不同代际的海派小说的转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姚玳玫
关键词:小说心理分析女性形象新感觉派
当代文学:批评与创作的疏离
1995年
姚玳玫
关键词:当代文学疏离
往返于城性与乡性之间:沈从文小说的完人之困
2017年
由于兼具乡下人与城里人的双重身份,沈从文在其文学创作中构设了一种以湘西乡下的高尚民族德性为代表的"乡性"与以城市知识文明为代表的"城性"相结合的完人形象。沈从文1927至1933年连续创作了9篇有完人形象的小说。有意思的是,这些"完人"都遭遇困境,或孤独、或逃离、或死亡。实际上,并非沈从文理解中的"乡性""城性"有问题,而是实现乡性与城性之理想形态让二者完美结合之不可能。沈从文将他的"完人"之困指向乡性缺失或城性局限上,这与他本人在城、乡两端往返的境遇有关。沈从文的完人困境与其现实生活的选择其实互为关联,互为隐喻,它们共同构筑了沈从文的文学世界。
黄秋华姚玳玫
关键词:完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