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文华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预后
  • 2篇细胞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2篇金淋巴瘤
  • 2篇霍奇金
  • 2篇霍奇金淋巴瘤
  • 2篇放疗
  • 2篇非霍奇金
  • 2篇非霍奇金淋巴...
  • 1篇电离辐射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早期筛查
  • 1篇增生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沙利度胺
  • 1篇肾癌

机构

  • 9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三中...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哈励逊国际和...
  • 1篇天津脉络生物...

作者

  • 9篇姜文华
  • 2篇刘鹏飞
  • 2篇李小东
  • 1篇荣庆林
  • 1篇刘莉
  • 1篇付丽
  • 1篇田丽
  • 1篇陈艳芳
  • 1篇刘强
  • 1篇王芹
  • 1篇刘乐
  • 1篇王荣环
  • 1篇高军
  • 1篇尹永强
  • 1篇王海涛
  • 1篇杜芃

传媒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天津护理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国际生物医学...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医疗大数据在肿瘤早期筛查标志物中的研究现状和前景被引量:3
2018年
肿瘤的早期筛查有望提高患者生存率,对肿瘤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技术为分析临床记录、医学影像、基因信息等不同形式的数据提供先进的数据平台,也为肿瘤早期筛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契机。文章阐述了医疗大数据的概念及对医疗行业的意义、医学大数据在肿瘤早期筛查标志物方面的研究(包括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肿瘤早期筛查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大数据应用于肿瘤早期筛查的前景,旨在为大数据技术在肿瘤早期筛查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姜文华王菁蕊
关键词:肿瘤肺癌结直肠癌早期筛查计算机技术
检测IDH2基因R172K突变的试剂盒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IDH2基因R172K突变的试剂盒。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IDH2基因R172K突变的试剂盒,包括试剂盒本体和盒盖,所述盒盖通过卡扣结构与所述试剂盒本体扣合,所述试剂盒本体中...
姜文华
文献传递
原发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选择
背景与目的扁桃体是头颈部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最常见部位。本研究主要分析原发扁桃体NHL治疗和预后,探讨改善生存质量的可能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天津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28例初治原发扁桃...
姜文华刘鹏飞庞青松李小东
关键词: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化学治疗预后
文献传递
microRNAs在前列腺癌精准放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放射治疗(放疗)是前列腺癌(CaP)早期或进展期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而放疗抵抗是当前放疗面临的最主要挑战。研究放疗抵抗的机制和开发新的克服放疗抵抗的治疗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CaP患者中,microRNAs(miRNAs)通常异常表达,而放疗可以显著改变miRNAs表达水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s和肿瘤放疗抵抗密切相关。miRNAs调节放疗抵抗的作用机制非常复杂,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包括DNA损伤反应、细胞周期检查点激活、凋亡和自噬、肿瘤干细胞、乏氧等。有研究结果显示,miRNAs具有作为CaP放疗预后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潜力。以miRNAs为靶点的新技术联合放疗有望克服CaP放疗抵抗,有助于实现精准放疗,给患者带来希望。
姜文华王海涛
关键词:MICRORNAS前列腺癌放疗
电离辐射致线粒体DNA 4977bp缺失与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经X线照射后线粒体DNA 4 977bp缺失率与存活分数的潜在关系。方法选用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人食管癌细胞系(EC-9706细胞)和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细胞)4种肿瘤细胞系,经0Gy到8Gy X线照射后,采用克隆形成法测得存活分数,巢式PCR法检测线粒体DNA 4 977bp缺失率。结果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是Hela细胞、HepG2细胞、EC-9706细胞和PC-3细胞。Hela细胞经1Gy X线照射后,HepG2细胞、EC-9706细胞和PC-3细胞经2Gy X线照射后均检测到线粒体DNA 4 977bp缺失。1Gy X线照射后,4种细胞线粒体DNA 4977bp缺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Gy X线照射后,Hela细胞线粒体DNA 4 977bp缺失率高于其余3种细胞(P<0.01);4Gy和8Gy X线照射后,Hela细胞线粒体DNA 4 977bp缺失率高于其余3种细胞(P<0.05),HepG2细胞和EC-9706细胞线粒体DNA 4 977bp缺失率高于PC-3细胞(P<0.01)。Hela细胞、HepG2细胞和EC-9706细胞的存活分数和缺失率之间呈负相关(r=―0.951,P<0.05;r=―0.976,P<0.01;r=―0.986,P<0.01)。结论线粒体DNA 4 977bp缺失可能是一个反映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生物标记。
荣庆林刘莉王芹刘强陈艳芳姜文华李小东
关键词:巢式PCR辐射耐受性
沙利度胺对人肾癌细胞增生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2008年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对人肾癌细胞株786—0增生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细胞分成沙利度胺6.25、25、100ug/ml组及对照组;应用MTT方法测定细胞抑制率;半定量RT-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观察沙利度胺对786—0细胞bFGF表达的作用。结果沙利度胺在6.25~100ug/ml范围内能明显抑制786—0细胞增生,作用48、72h,IC50分别为46.42、19.56ug/ml。凋亡率从12.43%增加到30.30%,并伴随bFGF表达水平下降,以25ug/ml对bFGF抑制最显著。结论沙利度胺能抑制肾癌细胞bFGF的表达,促进凋亡,抑制细胞增生。
姜文华刘鹏飞李小东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肾肿瘤沙利度胺
甲磺酸奥希替尼不良反应文献分析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分析甲磺酸奥希替尼不良反应(ADR)的临床表现和特点,为其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自建库起至2018年8月PubMed、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和维普网上收录的甲磺酸奥希替尼ADR的案例报道,对案例中患者年龄、性别、国籍,甲磺酸奥希替尼的用法用量,ADR发生的时间分布、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转归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案例报道20篇,合计21例患者。患者年龄32~82岁,其中57~79岁患者所占比例最大(80.9%);女性(14例)多于男性;患者来自5个国家,其中日本最多(13例,61.9%)。1例患者用量为160 mg/d,其余均为80 mg/d的常规推荐剂量;用药3个月内出现ADR的例数最多(16例,76.2%),尚无用药12个月以上发生ADR的报道;ADR累及器官/系统以呼吸系统(11例次,45.8%)和消化系统(6例次,25.0%)为主,此外还包括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全身性反应、皮肤和眼部。在21例患者中,3例较轻微而继续以原剂量和频次给药;1例患者出现间质性肺炎,调整用药频次为隔日1次并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减轻;剩余17例通过停药及对症治疗后症状减轻,但其中2例因肿瘤进展死亡。结论:临床应用甲磺酸奥希替尼前3个月应特别注意ADR的发生,尤其应注意呼吸、消化系统的ADR。
王华玉杜芃刘乐尹永强姜文华王荣环
D-二聚体水平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D-二聚体升高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患者总生存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NHL 425例,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D-二聚体及国际预后指数(the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对总生存的影响。结果: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IPI评分明显相关。低、中、高水平D-二聚体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97.4%,86.1%,35.0%(P<0.05)。与IPI为0或1的患者相比,IPI≥4分者预后较差(P<0.05)。Ann Arbor分期、病理类型、D-二聚体水平以及IPI评分是影响总生存的主要因素,多元分析表明IPI评分、血浆D-二聚体水平是独立预后因子。结论:高水平的D-二聚体是NHL患者预后差的标志物。
姜文华高军刘鹏飞
关键词:D-二聚体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
早期持续护理干预对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放疗不良反应及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护理干预对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在调强放疗期间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2例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例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持续护理干预,对照组36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调强放疗过程中口干、口腔黏膜炎、吞咽痛和白细胞计数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放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炎、吞咽痛和白细胞计数放疗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口干反应在放疗过程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结束时观察组口干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放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持续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调强放疗期间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能够保证放射治疗实施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保证患者在最佳时间内坚持全程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周雪丽付丽姜文华田丽
关键词:喉癌气管切开放疗依从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