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肿瘤
  • 2篇腺癌
  • 2篇腺肿瘤
  • 2篇成像
  • 1篇断层摄影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管疾病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瘤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肿瘤
  • 1篇术前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头颈
  • 1篇头颈部
  • 1篇胃癌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中日...
  • 3篇吉林大学第四...
  • 1篇大庆龙南医院
  • 1篇吉林省前卫医...
  • 1篇长春市二道区...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作者

  • 5篇孙上也
  • 1篇赵永生
  • 1篇吕忠敏
  • 1篇高巍
  • 1篇刘晓梅
  • 1篇邓玉云
  • 1篇李宏儒
  • 1篇刘坤
  • 1篇李祎
  • 1篇姜涛
  • 1篇袁建军
  • 1篇赵素岗
  • 1篇刘烨

传媒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肾上腺肿瘤的MSCT、MRI评价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瘤的MSCT和MRI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肾上腺肿瘤患者MSCT、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MSCT检查均行常规扫描及增强后动脉期、静脉期扫描,层厚为3.75 mm及0.625 mm。MRI检查采用超导型1.5 T磁共振扫描仪,行常规磁共振T1WI、T2WI、STRR、FIEST序列扫描及增强扫描。结果 MSCT对病变的定位准确性为100%,而MRI为95%,定性的准确性MSCT及MRI分别为82%和93%。结论肾上腺肿瘤有其自身的影像学特征,但诊断需结合临床信息。MSCT、MRI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相似,两者可以相互补充。
孙上也高巍赵永生刘烨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螺旋CT扫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0例乳腺癌患者的螺旋CT图像,全部病例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CT增强采用动态扫描,观察病灶形态,病灶动脉期、静脉期及平衡期强化方式,统计本组资料中螺旋CT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结果:本组100例乳腺癌中导管原位癌2例,浸润性导管癌79例,浸润性小叶癌9例,髓样癌3例,炎性乳腺癌、混合癌、黏液癌各2例,乳头状癌1例,共有111个病灶。增强扫描病灶均有不同程度强化,增强方式中环形强化77个,不均匀强化22个,均匀强化12个。病灶血流动力学特征:111个病灶中强化呈快进快出型占68%,呈平台型占17%,呈线性强化占15%。腋淋巴结转移73例,CT显示67例,占91.78%。结论:乳腺癌在CT增强扫描中均有不同程度强化,病灶的强化方式结合血流动力学特征在乳腺癌定性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李宏儒孙上也赵素岗
关键词:乳腺肿瘤
乳腺癌的CT诊断
目的:探索螺旋CT扫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螺旋CT扫描图像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CT采用动态增强扫描,计算CT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结果:本组10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乳腺癌...
孙上也赵永生李宏儒赵素岗
关键词:乳腺癌断层摄影计算机
64排螺旋CT头颈CTA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技术的应用。方法使用GE64排Light Speed VCT螺旋CT机对35例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行头颈部CTA扫描,使用欧苏碘海醇造影剂20 ml,盐水20 ml预扫描,先行小剂量对比剂测试颈动脉时间-密度曲线,设定最佳延迟时间,第1组平扫时间与第2组增强扫描延迟时间之和为0.5的整倍数。将增强前后数字化图像进行减影,去除骨结构,从减影图像中进行血管三维重建。结果35例中34例CT血管减影成像均能良好显示颈内动脉、椎动脉及其主要分支,无骨质干扰;1例因头部轻微运动,颈椎骨质未能完全减去。结论头颈部CTA扫描应用减影成像技术,去除骨结构对血管的影响,在工作站后处理图像上可更清楚地显示头颈部血管,为诊断脑血管病变提供丰富图像。
刘晓梅邓玉云姜涛吕忠敏孙上也
关键词:64排螺旋CTCT血管成像
64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对胃癌的诊断及术前T分期的价值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在低张及气体做对比剂的条件下64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对胃癌的诊断及术前T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50例胃癌患者在术前1周内行64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检查,应用轴位图像结合多种重建方式对进展期胃癌进行Borrmann分型及对胃壁浸润的T分期判定,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或胃镜活检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进展期胃癌Borrmann分型的准确率为98%,胃壁浸润深度的T1~T4分期结果准确率分别为67%,75%,77%,75%,总准确率为74%,与手术病理对照一致性较好。结论低张充气64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检查对进展期胃癌Borrmann分型判定准确率高,对胃壁浸润的T分期与术后病理有较好的相关性,可有效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
李祎刘坤孙上也袁建军
关键词:胃癌64层螺旋CTT分期BORRMANN分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