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和清

作品数:26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4篇盆地
  • 7篇水合物
  • 7篇天然气水合物
  • 7篇气水
  • 7篇气水合物
  • 6篇海盆
  • 6篇海盆地
  • 5篇油气
  • 5篇南黄海盆地
  • 4篇地质
  • 4篇勘探
  • 3篇东海陆坡
  • 3篇深海
  • 3篇深海海底
  • 3篇古生界
  • 3篇海底
  • 3篇海域
  • 3篇BSR
  • 2篇地层
  • 2篇地质特征

机构

  • 23篇青岛海洋地质...
  • 8篇国土资源部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武汉第二船舶...
  • 3篇中国石化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26篇孙和清
  • 24篇许红
  • 22篇闫桂京
  • 9篇蔡乾忠
  • 8篇李刚
  • 5篇吴琳
  • 4篇龚建明
  • 3篇张训华
  • 3篇庄茁
  • 3篇熊军
  • 3篇陆永潮
  • 3篇董刚
  • 3篇吴志强
  • 2篇王嘹亮
  • 2篇李春
  • 2篇张毅
  • 2篇张莉
  • 2篇胡三华
  • 2篇施剑
  • 2篇蔡乾煌

传媒

  • 7篇海洋地质动态
  • 4篇海洋地质前沿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2篇海洋地质环境...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第六届地质构...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4
  • 7篇2003
  • 1篇200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沙群岛海域北康盆地生物礁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及其新近纪生物礁层序演化模式被引量:11
2009年
新近系生物礁油气储层是南海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两大主力目的层系之一,过去有关其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和层序演化模式的研究不多。为此,通过对北康盆地2万余公里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和钻井资料的综合研究,获得了以下重要成果:1)识别划分出该盆地新近纪11条主要等时界面、7个三级层序和基本层序组。2)描述了生物礁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地震反射结构特征。3)提出南海首个中中新世生物礁高精度层序演化模式,代表中中新世(16.3—10.4Ma BP)海宁期(T13—T2)生物礁的剖面形态,含由1个低位体系域层序单元+5个高位体系域层序单元构成的一个典型海进体系域和由1个早期高位体系域层序单元+1个晚期高位体系域层序单元构成的1个典型高位体系域;可见中中新世完整海进-海退旋回生物礁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通过与曾母盆地中新世生物礁解释剖面对比,指出该模式具有区域性古海洋学代表意义。4)通过对L礁、西琛一井和南海-地中海中新世古海洋演化研究,确定研究区中中新世分别发育5—8个海平面升降旋回,形成晚中新世"南中国海事件",具有冰川型海退性质,可与全球和南海北部特别是与"Missinian"事件对比;确定北康盆地乃至南海新近系生物礁形成至逐渐消亡,也是新构造运动与新近纪古海洋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5)指出L礁气田发现有9.8MaBP、13.8Ma BP、14.5Ma BP和15.5Ma BP等多个层序界面,分别系高孔渗层段;同期南海礁型油气圈闭层序界面当为优良储层;若其为油气充满,则油气"高产"或构成"高压气包"。以上成果,将有助于对全球变化及南海古海洋区域响应过程与结果的理解,并对南海的油气勘探有启示作用。
许红陆永潮施和生孙和清张莉蔡瑛杜家元王嘹亮陈平闫桂京
关键词:北康盆地中中新世古海洋事件
下扬子海区南黄海盆地中、古生界具有独特油气地质特征被引量:2
2010年
南黄海盆地有可能是我国海域唯一经历前陆阶段聚敛挤压、燕山阶段拉分断陷和喜山阶段伸展拆离多期构造运动变形改造的极其复杂的中、古生代盆地,与上扬子区四川盆地不同,下扬子海区南黄海盆地还是我国海域最后一个至今尚未获得工业性油气发现的大型含油气盆地。通过研究,指出下扬子海区南黄海盆地中、古生界具有独特油气地质特征。推进南黄海盆地中、古生界油气地质特征的深入研究,科学性、
许红张德润周瑶琪葛和平王果寿韩宗珠蔡峰孙和清杨金玉闫桂京赵青芳
关键词:南黄海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下古生界海区含油气盆地上古生界
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构造演化和中、古生界构造样式解析
许红孙和清闫桂京施剑孙晶魏凯赵新伟朱玉瑞
直接固定在深海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钻采工具科学问题与开发战略
由于成因于深海大于250m水深的高压低温独特环境,因此一般情况下,取自深海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样品上船5分钟内即开始融化。这是常温常压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冰结晶体实物样品与石油天然气的较大区别。这样,针对天然气水合物进行取样...
许红吴能友胡敬东庄茁张训华蔡乾煌罗友高熊军闫桂京孙和清胡三华李春张毅龚建明崔汝勇李刚
文献传递
北黄海盆地与朝鲜安州盆地和中国胶莱盆地的对比被引量:21
2004年
北黄海盆地位于黄海北部,是我国油气地质与勘探开发研究相对最为薄弱的海域,在研究的3个盆地中,北黄海盆地系海域含油气盆地,面积5万km2,迄今我国尚未钻井;朝鲜安州盆地系跨海陆域盆地,面积最小,但是钻井最多;中国胶莱盆地则为最邻近北黄海盆地的陆域沉积盆地,目前有少量钻井,并是胜利油田外围勘探盆地。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后两者钻井地质与野外剖面调查的测试研究成果,初步对比了3个沉积盆地地层岩性沉积与含油气性的特征。
吴琳许红何将启蔡乾忠孙和清李刚闫桂京杨胜雄
关键词:北黄海盆地
国际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实践与资源经济战略对策
<正> 本文系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部分公开性的成果。包括世界各国针对近海—外海地区原地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资源潜力状况与资源评估工作进展、研究现状与重要进展,我国相关工作现状与资源经济战略对策。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及研究可...
许红刘守全吴琳蔡乾忠闫桂京孙和清吴志强李刚龚建明
文献传递
北康盆地生物礁高精度层序地层与南海中新世古海洋演化
<正> 晚第三纪生物礁油气储层是南海海域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两大主力目的层系之一,包括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和南海南部曾母、万安、文莱—沙巴、巴拉望盆地在内,迄今已经发现了40多个碳酸岩-生物礁型油气田,由于生物礁高精度层序地...
许红吴琳孙和清张莉闫桂京王嘹亮陈国威
文献传递
南黄海盆地地震试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与成果被引量:3
2014年
基于南黄海海相残留盆地的油气地震勘探,开展了针对性的沉放深度与枪阵组合的地震采集参数海上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子波特征、频带、能量、信噪比和F—K频谱的分析工作,制定了统一的处理流程,并进行了成像处理。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不同的试验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优选了地震资料批量采集参数。
吴志强高江涛陈茂根刘怀山于常青张训华肖国林张异彪孙和清童思友何维聪闫桂京
关键词:地震勘探南黄海
板块聚合带的热动力机制探讨
2001年
地幔对流改变了物质的分布状态和热状态,使不同物质的混合为放射性 和化学反应生热提供了持续不断的可能性。岩石圈在消亡和增生过程中与地幔成为一个统一 的壳幔对流体系。其中岩石圈向聚合带移动,软流圈向另一个方向移动,二者之间是相对运 动的。软流圈内部的对流是壳幔对流体系得以维持的根本原因。从火山喷发可以直接观察到 快速流动。快速对流能够将热量迅速带到岩石圈底部,促使岩石圈的受力状态发生变化,为 板块的运动提供了原动力源。板块聚合构造在不同地史时期都有发现,有的已经消亡,有的 正在演化,表明动力过程具有统一性。聚合带的构造演化与板块驱动力的生成有直接关系。 本文探讨了一种板块运动的动力机制,初步定性分析了理想岩石圈底部受热的4个演化阶段 和动力产生机制。
孙和清
关键词:地幔对流岩石圈
南黄海千里岩岛-灵山岛地质特征和盆地油气
2019年
简介了"十二五"国家海洋地质保障工程专项,相关项目针对南黄海这一中国海域唯一未获工业油气流,发现大型含油气盆地实施系统地质调查和研究的部分成果.发现了千里岩岛陆陆碰撞大剖面和出露金红石榴辉岩椭圆形核心区剖面,指出南黄海前陆盆地形成导源于中三叠纪华北-扬子板块陆陆碰撞拼贴,在延迟3~5千万年后,沉积形成于侏罗纪;阐明它与经典前陆盆地在构造单元、分布特征等方面的区别.揭示灵山岛之所以成为中国北方第一高岛的地质构造年代学特征与动力学机制;南京幕府山寒武纪和安微巢湖二叠纪栖霞组臭灰岩优质烃源岩和同为储集岩的认识.指出南黄海盆地千里岩隆起代表扬子板块北界,西接苏鲁-大别,东连韩国京畿地块而区别于胶北高压高温变质岩系;南黄海前陆盆地极具潜在油气发现潜力.
许红李旭平李旭平陆永潮李祥权闫桂京孔凡梅董刚王泽利孔凡梅孙和清王晴王泽利
关键词:南黄海地质特征前陆盆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