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就业
  • 3篇高校
  • 2篇就业市场
  • 2篇高校毕业
  • 2篇高校毕业生
  • 2篇毕业生
  • 1篇学术
  • 1篇学术文化
  • 1篇学术文化建设
  • 1篇职业生涯
  • 1篇职业生涯规划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型
  • 1篇生涯
  • 1篇生涯规划
  • 1篇网络
  • 1篇网络化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建设
  • 1篇就业指导

机构

  • 4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孙江丽
  • 2篇王建胜
  • 1篇徐再仕
  • 1篇施放
  • 1篇丁倩倩
  • 1篇陈芳

传媒

  • 2篇高教与经济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三大主体多维认知的调研
2005年
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三大主体,本文通过对这三大主体在团队精神、核心竞争力、实践经验、证书水平、招聘渠道等11个与就业紧密相关的认知维度的调查,分析三大主体在认知上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提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矛盾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构建和谐的毕业生就业环境。
王建胜孙江丽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市场
研究生生态型学术文化建设的探讨被引量:2
2005年
本文立足学术文化研究的现状和意义,引入生态学相关理论构建了生态型学术文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针对研究生生态型学术文化作了综合评价,从而导出其“五维一体、协调发展”的优化模式。
施放徐再仕孙江丽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三大主体认知的调查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是高校就业市场的三大主体,文章通过对这三大主体相关群体在11个与就业紧密相关的认知维度的调查,分析三大主体在认知上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提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矛盾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构建和谐的毕业生就业环境。
王建胜孙江丽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市场
高校就业指导模式改革的创新被引量:30
2006年
大学生就业状况反映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在政府部门努力拓展就业渠道的同时,高校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应有所作为。本文从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着眼,着重对高校就业指导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加强就业队伍建设、改革就业指导课程、搭建就业信息系统共三方面的对策,以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模式的改革。
孙江丽丁倩倩陈芳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网络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