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祥雨

作品数:12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太湖
  • 3篇养殖
  • 3篇中华绒螯
  • 3篇中华绒螯蟹
  • 3篇绒螯蟹
  • 3篇青虾
  • 3篇湖泊
  • 3篇草型湖泊
  • 2篇水质
  • 2篇饲料
  • 2篇放养
  • 2篇放养密度
  • 2篇非特异性免疫
  • 2篇非特异性免疫...
  • 2篇SINENS...
  • 2篇ERIOCH...
  • 2篇沉水
  • 2篇沉水植物
  • 1篇蛋白质水平
  • 1篇东太湖

机构

  • 12篇苏州大学
  • 4篇苏州市阳澄湖...
  • 2篇苏州市相城区...
  • 1篇苏州市环境监...
  • 1篇常州市武进区...
  • 1篇江苏省水产技...
  • 1篇江苏省太湖渔...

作者

  • 12篇孟祥雨
  • 11篇宋学宏
  • 8篇张磊磊
  • 3篇孙丽萍
  • 3篇顾秋明
  • 3篇王婷婷
  • 2篇郭培红
  • 2篇龚宏伟
  • 2篇赵杰
  • 2篇魏宾
  • 1篇沈全华
  • 1篇朱晓荣
  • 1篇张卫业
  • 1篇褚秋芬
  • 1篇王红卫
  • 1篇顾海东
  • 1篇夏来根

传媒

  • 3篇饲料研究
  • 3篇淡水渔业
  • 2篇水产养殖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年份

  • 4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水草型湖泊的河蟹净水养殖的生态效应
我国湖泊众多,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50%以上的湖泊呈现富营养化。为了研究河蟹净水养殖对湖泊生态修复的可行性,开发富营养化草型湖泊的生物治理技术,我们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  1、在东太湖网围养殖区放养不同密度(300...
孟祥雨
关键词:生态效应生物治理技术
文献传递
沉水植物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从东太湖采集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5种沉水植物分别制成干粉。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5%的干粉形成5种不同的配合饲料,分别饲喂体重为(9.37±0.15)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60 d,分析沉水植物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马来眼子菜组的中华绒螯蟹平均增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4种沉水植物组的平均增重率和饲料系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成活率、肥满度及肝体比差异不显著(P>0.05)。沉水植物各组的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轮叶黑藻组、伊乐藻组和苦草组的中华绒螯蟹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金鱼藻组和马来眼子菜组则差异不显著(P>0.05);除马来眼子菜组降低外,其余4种沉水植物组中华绒螯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力强于对照组。因此,除马来眼子菜以外的4种沉水植物对中华绒螯蟹的生长性能无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力。
孙丽萍宋学宏朱金荣孟祥雨张磊磊
关键词:沉水植物非特异性免疫力
利用湖泊内源性饵料饲喂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养殖与净水效应被引量:4
2013年
在东太湖网围养殖区进行不同放养密度(3000、6000、9000只/hm2)饲喂太湖水草与螺蛳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养殖实验,各处理组均设投喂鱼肉与玉米等外源性饵料的对照,以获得不同养殖模式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品质及养殖水环境的影响,以及利用浅水草型湖泊内源性饵料养殖中华绒螯蟹的适宜放养密度.结果表明,规格和增肉倍数虽然均显著小于相同养殖密度下投喂外源性饵料的对照组,但是各实验组商品蟹体重均能达到150 g;低密度养殖组(3000只/hm2)的产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其余两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低密度养殖组的河蟹回捕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余两组则无显著差异.实验养殖区水质状况优于投喂外源性饵料的对照区,其T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区,投喂外源性饵料会增加水体N、P含量,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投喂太湖水草与螺蛳等内源性饵料进行中华绒螯蟹养殖不但可以有效地抑制浅水湖泊水草的疯长,还可通过中华绒螯蟹收获从水体输出N、P营养盐,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不同密度养殖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对比结果显示,利用草型湖泊内源性饵料养殖中华绒螯蟹的适宜放养密度为6000只/hm2左右.
孟祥雨宋学宏陈桂娟冯育青吴林坤沈振华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放养密度草型湖泊太湖
“太湖1号”杂交青虾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53hm2标准化鱼池,采用雌雄亲虾同池的放养模式与集中投放抱卵虾孵化培育模式2种模式进行"太湖1号"杂交青虾的规模化繁殖试验。结果显示,本期共繁殖生产虾苗33533.86万尾,31878.33kg。雌雄亲虾同池培育的产苗量比集中投放抱卵青虾培育的产苗量要低36.49~69.26kg/hm2,或132.85万~143.60万尾/hm2,苗种规格大小差异大。雌雄亲虾同池培育的捕苗时间从7月18日到8月25日,共计38d,集中投放抱卵亲虾培育池的苗规格较一致,捕苗时间为期25d,捕捞时间缩短了13d。这表明,集中投放抱卵虾孵化培育模式可作为青虾规模化繁殖生产的优选方式。
顾秋明张磊磊张卫业孟祥雨魏宾龚宏伟宋学宏
关键词:亲虾培育规模化繁育
饲料蛋白质水平与生物源性添加剂对青虾生长及营养成分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以血球蛋白粉、进口鱼粉和蚕蛹粉为动物性蛋白源,以豆粕、菜粕、花生粕、小麦和玉米等为植物蛋白源,配制成蛋白质含量为32%、34%和36%及在32%蛋白基础上添加1%生物源性饲料添加剂的4组饲料,进行为期5个月的"太湖1号"杂交青虾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蛋白质含量范围内,杂交青虾的生长速度、虾体肌肉营养成分、养殖效益均与饲料蛋白质含量成正相关。用青虾肌肉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及饲料系数与饲料蛋白质含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杂交青虾"太湖1号"成虾的饲料适宜蛋白质含量为35.17%~37.57%。在32%蛋白的饲料中添加生物源性饲料添加剂后,青虾的生长速度、肌肉中的营养成分及饲料利用率显著高于32%蛋白的对照组,与34%和36%蛋白饲料组的养殖效果相近,说明,在饲料中添加1%的生物源添加剂后,饲料中可降低2%~3%的蛋白含量。
顾海东龚培培邹宏海孟祥雨张磊磊宋学宏
关键词:饲料蛋白水平饲料系数
潜流湿地技术在高密度养殖尾水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构建"潜流湿地+生物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并以纯生物净化系统作为对照区,研究其对池塘高密度养殖尾水中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悬浮物总颗粒(SS)指标的去除效果,并对试验区与对照区内的产量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构建湿地生态系统后,区域内养殖面积有所减少,但产量与效益却有所提高。试验区的净化面积占整个养殖系统的7.9%,远远小于对照区的净化面积占比18.8%。对TN、TP、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80.8%~90.9%、78.95%~88.18%和23.20%~27.24%,对照区对相应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70.8%~88.7%、76.09%~87.14%和15.38%~25.08%,试验区的去除效率略高于对照区。至2011年,试验区与对照区的池塘生产各类水产品产量分别比2009年增长24.8%与19.2%、销售收入分别增长了26.4%与14.8%、利润分别增加了35.2%与18.64%。试验区产量与效益明显好于对照区。因此,潜流湿地方式净化水质节省了土地资源,提高了鱼池利用率及养殖效益,与纯生物净化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朱晓荣沈全华褚秋芬孟祥雨王红卫曹卢宋学宏
关键词:高密度养殖潜流湿地养殖效益
饲喂不同水平虫草培养残基对中华绒螯蟹营养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25%、0.5%、1.0%、2.0%、4.0%、8.0%、16.0%的蛹虫草培养残基(简称虫草基),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规格为(4.0±1.0)g的中华绒螯蟹75 d,测定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常规营养成分、肌肉与血清氨基酸及肝胰腺脂肪酸含量,研究虫草基对中华绒螯蟹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虫草基对中华绒螯蟹水分和蛋白含量无影响(P>0.05),0.5%和1.0%添加组的全蟹、肌肉、肝胰腺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适量添加虫草基可增加中华绒螯蟹肌肉游离氨基酸含量,0.5%~2.0%的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对氨基酸组成及主要呈味氨基酸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1.0%和16.0%添加组中华绒螯蟹血清氨基酸和主要呈味氨基酸含量明显提高(P<0.05)。(3)虫草基的添加可提高肝胰腺不饱和脂肪酸及必需脂肪酸含量,且1.0%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虫草基可提高中华绒螯蟹肌肉与血清的游离氨基酸、血清必需氨基酸、肝胰腺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从而改善中华绒螯蟹营养品质。
郭培红陈月明宋学宏孙丽萍王婷婷孟祥雨张磊磊
关键词:营养品质
一种生物源饲料添加剂对太湖1号杂交青虾养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在普通饲料中添加1%的生物源饲料添加剂,投喂杂交青虾"太湖1号",观察其对青虾的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力及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添加生物源饲料添加剂能提高杂交青虾产量20.4%,体长增长2.3%,体质量增加48.9%,肥满度提高6.6%,大规格虾的比例增加27%,饲料系数下降16.6%;青虾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均有显著的提高;试验组的虾性腺指数、绝对抱卵量与相对抱卵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饲料中添加生物源饲料添加剂可显著提高杂交青虾的繁殖力。因此,在生产中使用生物源饲料添加剂将有助于实现青虾的健康养殖。
张卫业宋学宏张磊磊孟祥雨魏宾龚宏伟
关键词:非特异性免疫力繁殖力
应用微卫星标记分析4个黄颡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11
2012年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湖州(HZ)、澄湖(CH)、太湖(TH)和四川(SC)4个黄颡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进行研究。通过筛选12对引物,获得7对有效引物,在4个群体中共检测到22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约为3.14个。统计结果显示:(1)4个黄颡鱼群体的多态性指标处于中等水平,HZ、CH、TH和SC的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425、0.369、0.433、0.406。(2)群体间遗传分化不明显,各基因座遗传分化系数(F_(st))均值为0.04,基因流(N_m)的均值为7.847;(3)4个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近,其中HZ和TH两个群体的遗传相似系数最高(0.985),CH和SC群体的遗传相似系数最低(0.930)。
王婷婷宋学宏许爱国张磊磊孟祥雨张红英
关键词:黄颡鱼微卫星
杂交青虾“太湖1号”苗种在池塘养殖中的适宜放养密度被引量:7
2013年
以饲料系数、养殖产量、成虾规格、体长与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作为判据,水质状况作为参考,以杂交青虾"太湖1号"为实验对象,在放养密度为60、105、150、195、240尾/m35个梯度下进行为期100 d的养殖试验,研究杂交青虾"太湖1号"苗种在池塘养殖中的适宜放养密度。结果显示,150尾/m3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195尾/m3和240尾/m3组(P<0.05),而养殖产量及成虾规格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在高于150尾/m3的高密度组中,虽然产量也显著高于低密度组(P<0.05),但成虾规格较小。养殖期间各养殖水体的水质均能满足养殖虾的生长需求;高温季节除了高密度组的亚硝态氮盐指标稍有升高以外,水体pH、DO、NH4+-N等指标基本保持一致。将放养密度分别与饲料系数、增重率、体长与体质量特定生长率等指标之间进行二次回归曲线方程拟合,计算出杂交青虾"太湖1号"的适宜放养密度为117~150尾/m3。
张磊磊宋学宏孟祥雨张铖张卫业赵杰顾秋明
关键词:苗种水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