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波

作品数:1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脱位
  • 5篇关节
  • 3篇软骨
  • 3篇外固定
  • 3篇先天
  • 3篇先天性
  • 3篇儿童
  • 2篇蛋白
  • 2篇肢体
  • 2篇退变
  • 2篇胫骨
  • 2篇胫骨假关节
  • 2篇胫腓骨
  • 2篇腓骨
  • 2篇髋关节
  • 2篇髋脱位
  • 2篇先天性胫骨假...
  • 2篇内固定
  • 2篇内固定法
  • 2篇畸形

机构

  • 17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7篇宁波
  • 8篇马瑞雪
  • 6篇王达辉
  • 3篇裴新红
  • 3篇莫越强
  • 3篇吴春星
  • 2篇王彭
  • 2篇徐平
  • 1篇付盼
  • 1篇陈莲
  • 1篇宋君
  • 1篇夏天

传媒

  • 4篇中华小儿外科...
  • 3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外科研究与新...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lizarov支架尺骨延长矫形治疗伴桡骨头脱位尺骨续连症
目的 评价Ilizarov支架延长矫形尺骨治疗伴桡骨头脱位的尺骨续连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运用ilizarov支架治疗伴有桡骨头脱位的尺骨续连症患儿,采用术中一次性矫正成角畸形,术后逐步...
宁波王达辉马瑞雪
关键词:桡骨头脱位
MRI-骨性泪滴眉弓线预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闭合复位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的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MRI-泪滴眉弓线(teardrop and sourcil line,TSL)预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儿闭合复位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residual acetabular dysplasia,RAD)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1年10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骨科54例(68髋)临床诊断为DDH且接受闭合复位的患儿(单侧发病40例,双侧发病14例)。采用MRI测量并记录骨性TSL连续性以及髋臼开口最大连线(acetabular distance,AD);采用X线片观察并记录DDH患儿闭合复位时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国际髋关节发育不良协会(International Hip Dysplasia Institute,IHDI)分型。根据改良Severin分型将患髋分为RAD组和非RAD组,根据MRI-骨性TSL的连续性将患儿分为MRI-骨性TSL连续组和非连续组,比较上述各组间临床指标差异;运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AD差值预测RAD发生的效能。结果68髋中,Severin分型Ⅰ型2髋、Ⅱ型15髋、Ⅲ型46髋、Ⅳ型5髋;RAD组51髋,非RAD组17髋。单因素分析发现,IHDI分型、MRI-骨性TSL连续性以及正常侧和患侧AD的差值是DDH患儿闭合复位后RAD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HDI分型(OR=0.090,95%CI:0.010~0.794),MRI-骨性TSL连续性(OR=0.015,95%CI:0.002~0.128)以及正常侧与患侧AD的差值(OR=7.1×108,95%CI:370.6~1.4×1015)是DDH患儿闭合复位后RAD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正常侧与患侧AD差值预测RAD发生的临界值为0.31 cm,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00及0.833,曲线下面积为0.917。结论IHDI分型、MRI-骨性TSL连续性以及正常侧和患侧AD的差值可作为预测DDH患儿闭合复位后发生RAD的指标。与X线-TSL相比,MRI-骨性TSL可以更早、更准确地预测RAD的发生。
裴胤志黄鹏吴春星宁波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临床治疗新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是罕见的先天性胫腓骨骨骼畸形,以骨不连、假关节形成、肢体成角短缩等畸形为主要表现,多合并神经纤维瘤病,治疗极其困难。近年来,随着对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新型手术方法如胫腓骨“4合1融合术”、“Cross-union内固定法”(胫腓骨交叉融合术)的开展,结合新型药物如双膦酸盐、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综合使用,其骨愈合率逐渐提高,再骨折发生率降低。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治疗的现状及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思考。
吴春星宁波
关键词:先天性胫骨假关节骨形态发生蛋白
牵拉骨生成技术中周围软组织变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牵拉骨生成技术是一系列骨延长方法,为一些先天性肢体短缩及后天外伤引起的肢体短缩提供了不需要植骨的外科治疗方法。随着外固定器的发展及该技术的成熟。牵拉骨生成技术已经被广大骨科医师所接受并应用。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的广泛应用,很多并发症包括骨不愈合及延迟愈合、针道感染、关节屈曲僵硬、肌无力、周围神经血管损伤等被报道。骨骼损伤后可完全再生已经得到证实,并且在该技术中可以得到控制,但周围软组织变化包括神经、血管、肌肉等则很难控制,然而常常都是由于这些组织的损伤导致骨延长的中止。有关这些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多,本文就牵拉骨生成技术中周围软组织的研究进展方面综述相关文献。
宁波马瑞雪
关键词:周围软组织软组织变化神经血管损伤肢体短缩外固定器
一种有机电化学晶体管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化学晶体管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制备二维层状过渡金属碳化物;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有机电化学晶体管传感器;修饰所述有机电化学晶体管传感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如上所述的有机电化学晶体管传感器在生存素...
付东徐平宁波王达辉
胫腓骨Cross-union内固定法治疗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估胫腓骨Cross-union内固定法治疗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1年11月采用胫腓骨Cross-union内固定法治疗的10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4例,平均手术年龄5.5岁,范围为2.4~13.3岁,患侧为左侧5例,右侧5例。首次手术5例,既往手术史出现再骨折5例。总结分析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初期骨愈合、再骨折发生率、胫骨不等长以及膝、踝内外翻等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均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范围为3.9~41.2个月,均实现初期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4个月(2.9~4.2个月)。5例患儿存在胫骨不等长,其中3例不等长大于4 cm,需要后续治疗;2例患儿存在残余踝外翻(均为多次手术史,本手术方法前已存在踝外翻);无患儿出现新发膝、踝内外翻。术后胫骨假关节愈合区域的横断面积平均增大至胫骨近端面积的0.46(0.28~0.71)、胫骨远近端面积平均值的0.57(0.39~0.84)。10例患儿均未发生再骨折,均无疼痛,7例可正常行走,3例跛行(均为多次手术史,术前已存在明显下肢不等长,术后残余下肢不等长)。结论胫腓骨Cross-union内固定法是治疗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有效方法,能够实现初期骨愈合和维持骨愈合,有效避免假关节不愈合和再骨折的发生。
吴春星莫越强王达辉宁波
关键词:胫骨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内固定再骨折
一种应用于儿童干骺端截骨的弧口形骨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儿童干骺端截骨的弧口形骨刀,包括:握持部件;刀头,刀头的第一端与握持部件的第二端连接,刀头的第二端设有刀刃;和受力部件,受力部件的第二端与握持部件的第一端连接;刀头的第二端刀刃横截面呈一弧形;在...
付东王达辉宁波徐平蔡春慧
β-catenin exon3突变在儿童硬性纤维瘤中的意义
目的检测β-catenin在儿童硬性纤维瘤中表达及其基因3号外显子突变情况,探讨其在该肿瘤发生及复发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2年到2009年临床与病理资料齐全的硬性纤维瘤石蜡标本,共32例(男13例,...
宁波马瑞雪
关键词:纤维瘤基因突变
改良Langenskiold术和Grammont术联合治疗先天性及习惯性髌骨脱位的短期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先天性及习惯性髌骨脱位的新手术方式,并通过对短期疗效的观察,评估此手术方式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小儿骨科通过改良Langenskiold和Grammont手术方法联合治疗的先天性或习惯性髌骨脱位患儿病史资料,对术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评估上述手术方式的可行性。结果期间共治疗8例9膝,其中先天性髌骨脱位5例,习惯性髌骨脱位3例。8例中男2例,女6例;左侧6例,右侧1例,双侧1例;平均手术年龄5.9岁(1.4~10.7岁)。术后根据患儿髌骨有无再脱位、膝关节屈伸功能、走路有无疼痛评估手术疗效。术后24周随访所有患儿膝关节活动正常。8例至最后一次随访均未发生髌骨再脱位;其中7例膝关节功能评价为优(87.5%),1例因术前术后均无法行走,故无法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等级。结论从短期结果看,改良Langenskiold和Grammont方法联合治疗先天性及习惯性髌骨脱位是可行的,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莫越强宁波
一种多维度精准控制的四肢骨骼矫形延长外固定支架系统
本发明涉及骨骼矫正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维度精准控制的四肢骨骼矫形延长外固定支架系统,所述外固定支架系统包括两层支架支具组件,上下的支架支具组件转动连接,位于下层的支架支具组件由安装盘、旋转盘、安装盒、多个调节螺柱、...
宁波莫越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