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友胜
作品数:
14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
姜堰市实验小学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理学
语言文字
经济管理
更多>>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2篇
文化科学
1篇
经济管理
1篇
语言文字
主题
9篇
教学
4篇
数学
3篇
数学课
3篇
数学课程
3篇
数学课程标准
3篇
年级
3篇
课程
3篇
课程标准
3篇
课堂
3篇
教学过程
2篇
执教
2篇
思维
2篇
中学生
2篇
课堂教学
2篇
《数学课程标...
1篇
代数
1篇
代数学
1篇
代文
1篇
点睛
1篇
新课改
机构
10篇
姜堰市实验小...
2篇
泰州市姜堰区...
作者
12篇
尹友胜
传媒
4篇
小学教学研究
2篇
教学与管理(...
2篇
小学教学参考...
1篇
中小学数学(...
1篇
江苏教育
1篇
小学数学教师
1篇
小学教学参考...
年份
1篇
2013
2篇
2012
4篇
2011
1篇
2009
2篇
2008
1篇
2007
1篇
2006
共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教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后的思考和优化策略
2011年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方程"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尹友胜
关键词:
教学目标
列方程
分层指导 追求有效——由两个教学案例对比想到的
2009年
案例一: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P106例3 1.师生小结得出:C=a×4,S=a×a。
尹友胜
关键词:
教学案例
师生
要把新知建立在旧知的基础之上
被引量:2
2011年
以下两个教学片段是笔者参加教研活动时听到的.片段中学生的独特想法.使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现撷取如下: 【教学片段一】
尹友胜
关键词:
教学片段
教学过程
教研活动
中学生
《用计算器计算》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2011年
《用计算器计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的内容.下面是笔者对第100—101页的内容的两次试教过程与思考。
尹友胜
关键词:
计算器
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
试教
“小题大做”,价值引领不可缺失
2008年
最近,我阅读了《江苏教育》2007年第11期上发表的由陈进春老师撰写的《“小题”也要“大做”》一文,该文主要谈习题开发,陈老师讲了两点:一是“小题”能“大做”吗?二是“小题”怎样“大做”呢?文章最后是陈老师的思考:“小题大做”要注意些什么?主要写了三点:一是教材中哪些习题需要开发?二是所开发的习题难易度如何把握?三是开发的习题怎样组织学生练习?我认同陈老师的三个注意点。
尹友胜
关键词:
习题
老师
难易度
“赋值法”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的运用
2006年
尹友胜
关键词:
分数应用题教学
赋值法
思维能力
中学生
小学生
解题
“找规律”要在“找”字上下工夫
2012年
“找规律”的教学要求是“重找会用”,顾名思义教学过程应落实在“找”字上,而不仅仅是规律的“应用”。笔者在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时,注重突出“找”的三个层次,且三个层次的“找”是逐步递进的。
尹友胜
关键词:
工夫
教学过程
执教
追求充满文化气息的数学课堂
2008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奠宙先生认为,“数学文化必须走进课堂。”数学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将数学文化渗透数学课堂教学中,会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笔者以为,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数学课堂要充满文化味,必须要挖掘文化的内涵,使之润泽数学课堂。
尹友胜
关键词:
文化气息
《数学课程标准》
现代文明
数学文化
文化渗透
数学过程
例谈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被引量:1
2013年
课堂讨论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在现代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然而,在实际的课堂中,讨论作为合作交流的重要方式,有时往往流于形式,有效性自然也大打折扣。下面就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尹友胜
关键词:
课堂讨论
有效性
数学课堂教学
现代数学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
新课改理念
反馈,不能沦为另一种灌输
2011年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针对教师提出的某个问题,通常只有几个优等生回答,其余的学生当“听众”,这样长期下去,对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很不利的。
尹友胜
关键词:
思维发展
优等生
课堂
教师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2页
<
1
2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