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艳华

作品数:23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细胞
  • 7篇细胞学
  • 6篇乳腺
  • 6篇肿瘤
  • 5篇细针
  • 5篇病理
  • 4篇腺癌
  • 4篇免疫
  • 4篇穿刺
  • 3篇针吸
  • 3篇细胞化学
  • 3篇细针穿刺
  • 3篇免疫细胞
  • 3篇免疫细胞化学
  • 3篇甲状腺
  • 3篇恶性
  • 2篇针吸细胞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 2篇乳头状癌

机构

  • 23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绍兴市人民医...
  • 1篇航空工业中心...

作者

  • 23篇尹艳华
  • 8篇任玉波
  • 5篇李玉红
  • 5篇张杰
  • 4篇许俊龙
  • 3篇任家胜
  • 3篇温文娟
  • 2篇王永生
  • 2篇赵阳
  • 2篇张学东
  • 2篇李迎雪
  • 1篇刘红刚
  • 1篇周庚寅
  • 1篇魏建国
  • 1篇孙云霞
  • 1篇樊延延
  • 1篇于洋
  • 1篇赵军
  • 1篇司海运
  • 1篇张澍田

传媒

  • 3篇肿瘤防治研究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哈尔滨医药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当代医学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细针吸取细胞学的研究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细针吸取细胞学形态特点,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以防漏诊。方法:选取原发灶已被病理组织学证实,并且淋巴结穿刺已做细胞块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26例,进行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特征,并用细胞块做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标记。结果:26例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中,细针吸取细胞学对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达100%,20例黑色素颗粒比较明显,细胞学直接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6例无色素及色素很少,其中4例以上皮样细胞为主,细胞学诊断为腺癌,2例细胞呈多形性以梭形细胞为主,诊断为多形性肉瘤。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诊断恶性黑色素瘤的准确率达78%。肿瘤细胞HMB45,S-100均阳性表达。结论: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细胞形态学变化有显著的多样性,细针吸取细胞学对淋巴结转移无色素的恶性黑色素瘤诊断比较困难,利用细胞块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再结合临床资料,能大大提高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准确率。
尹艳华于钢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细针吸取细胞学
涎腺腺样囊性癌细针吸取细胞学的鉴别诊断被引量:4
2007年
尹艳华任家胜李玉红任玉波
关键词:涎腺腺样囊性癌细针吸取细胞学上皮恶性肿瘤细胞学标本针吸细胞学恶性程度
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在确定转移腺癌原发灶中的意义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在诊断转移腺癌原发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手术后有病理组织学结果对照,并且淋巴结穿刺后已做细胞块的肿瘤患者150例,其中肺腺癌30例、卵巢癌30例、肠癌30例、胃癌30例、乳腺癌30例。用细针穿刺淋巴结获取标本,用血浆凝血酶的方法制成细胞块,抗体组选择TTF-1、CA125、CDX2、Villin、GCDFP-15 5种抗体。结果肺腺癌的淋巴结中TTF-1阳性率达90%,卵巢癌的淋巴结中CA125阳性率达90%,肠癌的淋巴结中CDX2阳性率达93%,Villin阳性率达76%,胃癌的淋巴结中CDX2阳性率达50%,Villin阳性率达63%,乳腺癌的淋巴结中GCD-FP-15阳性率达86%。结论用血浆凝血酶的方法做成的细胞块常规切片,再与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不仅能确定肿瘤性质,组织学类型,解决了一些疑难病例,而且还能够对原发灶较小,比较隐匿,而以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肿瘤患者,提示确定原发灶,帮助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
尹艳华
关键词: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原发灶
针吸细胞病理学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07年
尹艳华任家胜任玉波
关键词:乳腺针吸细胞病理学乳腺癌
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在乳腺癌术前辅助化疗中的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在乳腺癌术前辅助化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10ml持笔式负压穿刺器穿刺乳腺癌患者肿物,血浆凝血酶方法制做成细胞块,选择术前已做细胞块,并且术后有病理组织学对照的乳腺癌90例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标记。抗体选用ER、PR、cerbB-2、P53、VEGF、Ki67。结果: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结果:阳性率分别为ER 68%、PR 63%、cerbB-2 30%、P53 34%、VEGF 57%、ki67 79%。术后病理组织免疫组化结果:ER 70%、PR 66%、cerb-2 32%、P53 37%、VEGF59%、Ki67 81%。结论:持笔式负压穿刺器穿刺乳腺癌组织,血浆凝血酶法制做的细胞块,不仅操作简便快捷、安全、不需特殊设备,而且可连续切片做多种抗体检测以满足诊断需要,其免疫细胞化学结果和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乳腺癌辅助化疗前用细胞块制备的标本检测ER、PR、cerbB-2、P53、VEGF、Ki-67,能了解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情况及恶性程度和预后,为术前辅助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指标,从而对乳腺癌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疗方案,增加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机会,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治愈率。
尹艳华任玉波张杰任家胜
关键词: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乳腺癌术前辅助化疗
甲状腺透明变梁状肿瘤细针穿刺细胞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透明变梁状肿瘤(HTT)的穿刺细胞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4例有组织病理学对照的HTT穿刺细胞学涂片的病理特点,结合其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等特征,总结HTT主要的细胞学诊断要点及辅助鉴别诊断。结果HTT细针穿刺细胞学显示,肿瘤细胞单个散在,部分呈相互黏附的簇状或形成具有小梁状表现的簇状;瘤细胞呈多边形或梭形,胞质中等量或丰富,细胞核卵圆形或短梭形,染色质细腻颗粒状,可见小核仁,易见核沟、核内假包涵体、细胞核轮廓不规则,具有甲状腺乳头状癌核的特征;间质存在透明变性的基底膜样物质,瘤细胞簇黏附并不紧密,有小梁状或合体样结构,瘤细胞围绕透明变物质呈放射状分布,丰富的嗜酸性或嗜双色性胞质,细胞核相对拉长,无乳头状结构及纤维血管轴心,无砂粒体。组织病理学显示瘤细胞呈梁状、器官样排列,小梁间见透明变性的基底膜样物质沉积,细胞呈多角形或梭形,胞质嗜酸,细颗粒状,胞核圆形或卵圆形,常见核沟及核内假包涵体。结论结合超声学的改变,仔细观察肿瘤细胞的排列方式、间质成分及细胞学特点,考虑HTT的患者可行细胞块Ki-67染色辅助诊断,提高HTT的诊断准确性或术中冰冻进一步诊断。
安风仙赵阳刘红刚温文娟尹艳华
关键词:细针穿刺细胞学特点
乳腺颗粒细胞瘤2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乳腺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复习2例乳腺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2例GCT无特殊临床症状及体征,细胞境界清楚,胞体宽大,胞浆丰富,充满大的嗜酸性颗粒,浸润性生长,瘤细胞S-100、NSE(+),CEA(-)。良性者不转移,预后好。结论乳腺颗粒细胞瘤较少见,临床、细胞学及冰冻快速病理检查均易误诊为恶性肿瘤,应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减少不必要的扩大手术。
张杰许俊龙尹艳华任玉波
关键词:乳腺肿瘤颗粒细胞瘤免疫组化
5例腹膜胶质瘤病的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腹膜胶质瘤病(GP)的发生、临床病理特征、起源及预后。方法对5例GP进行相关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18~34岁。卵巢未成熟畸胎瘤(Immature teratoma of ovary)WHOⅠ级1例、WHOⅡ级4例。2例GP发生于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术后化疗后;1例于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术后16天确诊;2例与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手术时同时发现。GP于显微镜下表现为多个成熟性神经胶质结节存在于腹膜内及盆腹腔脏器表面,1例同时伴发腹膜成熟性畸胎瘤。免疫组化标记GFAP、S100及SOX2阳性,OCT3/4及SALL4阴性表达。术后5例均采取辅助化疗,随访12~106个月,3例健康生存,2例失访。结论GP是一种罕见疾病,可以纤维化、长期存在、复发、恶变或作为其他肿瘤一部分,需长期随访。组织起源需要进一步遗传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温文娟尹艳华李迎雪姚志刚郑正樊延延张学东
胸腔积液细胞学及免疫细胞化学在鉴别肺转移性腺癌和间皮细胞中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细胞学及免疫细胞化学在鉴别肺转移性腺癌和间皮源性细胞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细胞学和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96例胸腔积液中转移性腺癌和间皮细胞,在细胞学形态上的鉴别及在CEA、CK、TTF-1、KI67、CR、Vimentin中的表达。每例均制备细胞学涂片和细胞块,并用细胞块切片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细胞形态学和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96例胸腔积液中诊断腺癌42例,间皮细胞54例。结论:细胞学和CEA、CK、TTF-1、KI67、CR、Vimentin6种抗体联合检测,可鉴别诊断肺转移性腺癌细胞和间皮源性的细胞,提高了疑难病例诊断准确率。
尹艳华李玉红张杰
关键词:胸腔积液免疫细胞化学腺癌间皮细胞
应用ARMS检测不同类型的肺腺癌标本EGFR基因突变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应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法检测不同类型肺腺癌标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收集80例山东省西部地区肺腺癌患者肿瘤标本(胸水细胞块、肺活检、手术切除组织),采用ARMS法检测EGFR基因19、20、21号外显子突变状态,并分析EGFR突变与标本类型、患者性别、年龄、吸烟状态及家族史等的关系。结果肺腺癌中,总EGFR突变率为41.25%,胸水细胞块、肺活检、手术切除组织EGFR突变率分别为43.14%、31.25%、46.15%(P=0.649)。EGFR突变标本中,21号外显子错义突变(L858R)发生比例最高(59.58%,19/33),其次为19号外显子缺失(19del)(39.39%,13/33),二者同时突变占3.03%(1/33);女性与男性的突变率差异有显著性(54.55%vs 25.00%,P=0.008);吸烟与不吸烟患者的突变率差异有显著性(25.81%vs 51.02%,P=0.026)。结论在肺腺癌中,胸水细胞块、肺活检、手术切除组织等标本均可用于EGFR基因突变检测,21号外显子L858R突变最常见;女性、不吸烟患者突变率明显高于男性、吸烟患者。
李迎雪温文娟韩琳尹艳华张杰许俊龙任玉波
关键词:肺肿瘤腺癌EGFRARMS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