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体化护理理念对老年开腹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一体化护理理念模式对老年开腹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的预防效果,并评价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黑龙江省医院行开腹手术的17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PPC发生率、焦虑情绪改善[焦虑自评定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10.23%)低于对照组(3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的SAS评分(22.37±1.84)低于对照组(30.62±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2.86%)高于对照组(7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护理能降低老年开腹手术患者PPC的发生,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许倩崔岚李钰于书画
- 关键词:一体化护理开腹手术肺部并发症
- 经腹子宫切除术手术室护理体会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腹子宫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0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切除术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期间做好配合医生工作,所有子宫全切除术患者手术顺利进行。结论良好的术中配合工作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 崔岚刘飞陈美张瑞华李慧英
-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经腹手术护理配合
- 信息追溯系统中同步数码器械图片在降低手供器械交接缺陷率中的作用
- 2023年
- 目的研究分析信息追溯系统中数码器械照片在降低手术室、供应室器械交接缺陷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黑龙江省医院手术室、供应室器械交接的200个器械包为对照组,同时纳入管理人员45名。另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手术室、供应室交接过程中的200个器械包为观察组,同时纳入管理人员45名,全组采用信息追溯系统中同步数码器械照片,分对比两组手术室、供应室器械交接缺陷情况、大包、中包、小包的打包时间以及交接时间、各组管理人员对交接方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室、供应室器械交接缺陷率发生率1.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包、中包以及小包的打包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包、中包、小包的交接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人员对交接方式的满意度为97.78%(44/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追溯系统中同步数码器械照片更具体、清晰以及更好辨认,从而有效降低手术室、供应室交接缺陷发生的风险,在打包与交接环节节省了更多的时间,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负荷,同时提升了手术器械的清洗与灭菌合格率。
- 许倩崔岚李钰于书画
- 关键词:手术室供应室
- 紫檀芪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研究
- 2016年
-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建立肠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分析紫檀芪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选用雄性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四组,造模通过无创小动脉夹夹闭肠系膜上动脉30 min,再灌注24 h。取肠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和光镜观察肠组织损伤。结果应用紫檀芪预先作用,其肠组织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本研究证实紫檀芪预处理肠缺血再灌注可减轻肠组织的病理损伤,为治疗药物提供参考依据。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提出理论基础。
- 孙洋常青崔岚
- 关键词:肠缺血再灌注病理损伤
- 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采取全方面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方式,观察肝硬化患者病情恢复情况。方法选取26例肝硬化患者,研究组患者采取全方面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则仅采用常规护理。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全方面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方式干预后,病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方式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干预,对患者病情恢复有帮助。
- 陈婉婷崔岚赵珊珊
- 关键词:肝硬化护理干预病情恢复
- 手术室护士优质护理服务的管理
- 2014年
- 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通过环境管理,物品管理,工作管理,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职能,明确分工。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保证病人安全舒适,提高病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崔岚
- 关键词:手术室优质护理
- ICU夜间噪声管理对患者谵妄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ICU夜间噪声管理措施对ICU夜间噪声、患者睡眠质量以及谵妄发生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借鉴。方法哈尔滨市某三甲医院ICU从2017年1月起实施夜间噪声综合管理措施,实施前(2016年10-12月)纳入患者82例,实施后(2017年2-4月)纳入患者78例,比较噪声管理措施实施前后ICU夜间噪声情况、患者睡眠质量和谵妄的发生率。结果实施前ICU夜间噪声等效声级为(58.34±6.21)dB,实施夜间噪声管理措施后为(46.33±4.17)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39,P<0.05)。实施后患者睡眠质量得分(72.9±2.9)分,高于实施前;镇静药物用量(67.6±6.3)mg,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476、13.285;P<0.05)。实施前患者谵妄发生率51.3%,实施后为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3,P<0.05)。结论在ICU病房进行夜间噪声管理措施,降低病房夜间噪声的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降低患者谵妄的发生率,对提高护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崔岚刘海艳陈美孙洋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睡眠质量谵妄
- 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2
- 2017年
-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黑龙江省医院接受治疗的1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92例和观察组9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心率变异性、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率的差别.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V、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971、-4.957;P〈0.05),NT-proBNP、CTnl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1.303、10.611;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心率变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DNN、SDANN、RMSSD和PNN50水平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394、-4.305、-6.109、-8.991;P〈0.001);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495,P=0.011);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8.91%,高于对照组的91.58%(χ2=5.488,P=0.019).结论 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可明显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 陈美陈洪李丽丽崔岚
- 关键词:优质护理心肌梗死心功能心率变异性
- 硬膜外复合全麻对老年胃癌术后苏醒期躁动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对比分析硬膜外复合全麻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胃癌患者5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气管组采用麻醉方法为气管内全麻,硬膜组选择麻醉方案为硬膜外复合全麻。以躁动评分为评价指标,在麻醉恢复期评分记录。结果两组比较,硬膜组患者术后躁动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老年胃癌患者在硬膜外复合全麻方式下,能够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 宫兵孙洋刘海艳崔岚
- 关键词:苏醒期躁动硬膜外复合全麻
- 33例高血压患者的麻醉循环管理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时的循环管理。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33例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的麻醉方式观察分析。结果本组33例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在麻醉过程中,血压值较术前升高者13例,下降者8例,无变化者12例。结论对围术期高血压患者行合理的麻醉方式及药物类型与剂量,可有效减少术中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 李兰兰崔岚
- 关键词:高血压麻醉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