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晓民

作品数:16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中华硬蜱
  • 6篇免疫
  • 4篇宿主
  • 4篇哮喘
  • 3篇伊蚊
  • 3篇细胞
  • 3篇免疫接种
  • 3篇二棘血蜱
  • 3篇白纹伊蚊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幼虫
  • 2篇生态学
  • 2篇蚊幼
  • 2篇蚊幼虫
  • 2篇抗原
  • 2篇获得性
  • 2篇获得性免疫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多态性

机构

  • 12篇江西医学院
  • 3篇南昌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深圳大学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作者

  • 16篇崔晓民
  • 11篇刘志刚
  • 7篇彭卫东
  • 4篇叶炳辉
  • 3篇刘玉琳
  • 2篇陈小文
  • 2篇杨慧
  • 2篇吴照芳
  • 1篇王华
  • 1篇苏东明
  • 1篇徐敏
  • 1篇胡有长
  • 1篇吴绮明
  • 1篇刘金花
  • 1篇周宪民
  • 1篇余克花
  • 1篇梁肇海
  • 1篇朱清仙
  • 1篇陈德雄
  • 1篇王若源

传媒

  • 4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昆虫学报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3篇199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源性哮喘和外源性哮喘患者血清IgE的测定
1996年
心源性哮喘和外源性哮喘患者血清IgE的测定何钟梁陈德雄谭佩仪(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广州510260)刘志刚崔晓民(江西医学院变态反应性疾病研究室南昌330006)心源性哮喘是左心功能不全时产生的一种陈发性呼吸困难,并伴有哮鸣音;外源性哮喘是由于患者...
何钟梁陈德雄谭佩仪刘志刚崔晓民
关键词:心源性哮喘哮喘患者外源性哮喘血清IGE变态反应性疾病显著性差异
PLGA-蒿属花粉纳米疫苗对小鼠过敏性哮喘治疗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2010年
目的研究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D,L-lactic-co-glycolic)acid,PLGA]为佐剂制备的蒿属花粉纳米疫苗对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气道炎症治疗的疗效,并探讨其免疫治疗机制。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空白粒子治疗组(治疗A组)、蒿属花粉粗浸液治疗组(治疗B组)、PLGA-蒿属花粉治疗组(治疗C组)。用蒿属花粉建立哮喘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致敏。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SCCS)中IL-4,IFN-γ的含量;收集BALF进行总细胞计数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肺部组织学和BALF中细胞计数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B、C组的肺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显著减轻,BALF中总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显著减少;细胞因子的测定结果显示,在BALF中,模型组的IL-4和IFN-γ分别为(88.71±6.82)pg/ml和(24.14±2.91)pg/ml,与之相比,蒿属花粉粗浸液治疗组(40.07±2.42)pg/ml和PLGA-蒿属花粉治疗组(38.31±6.28)pg/ml的IL-4显著降低(P<0.01);PLGA-蒿属花粉治疗组(63.69±8.0)pg/ml的IFN-γ显著升高(P<0.01);在SCCS中,模型组的IL-4和IFN-γ分别为(81.02±12.5)pg/ml和(34.12±4.64)pg/ml,与之相比,蒿属花粉粗浸液治疗组(58.91±9.10)pg/ml和PLGA-蒿属花粉治疗组(41.30±4.75)pg/ml的IL-4分泌显著减少(P<0.01);PLGA-蒿属花粉治疗组(82.50±5.63)pg/ml的IFN-γ显著增高(P<0.01)。结论PLGA-蒿属花粉纳米疫苗免疫治疗小鼠哮喘有良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平衡有关。
刘玉琳杨慧余克花刘志刚崔晓民
关键词: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哮喘蒿属花粉
白细胞介素-16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江西汉族人群哮喘的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6(IL-16)启动子区-295T/C基因多态性与哮喘的关系。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及测序方法,检测76例哮喘患者,73例正常人IL-16启动子区-295T/C基因型。结果哮喘组人群IL-16启动子区(-295T/C)TT,TC,CC基因频率分别为61.8%,32.9%,5.3%;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8.3%,21.7%。正常组人群IL-16启动子区(-295T/C)TT,T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1.6%,35.6%,2.8%;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9.5%,20.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江西汉族正常人群IL-16启动子区-295T/C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与日本人群相似;IL-16启动子区-295T/C基因多态性与江西汉族人群哮喘无相关性。
陈小文杨慧刘玉琳吴照芳崔晓民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6基因多态性哮喘
中华硬蜱叮咬免疫接种宿主后中肠病理变化的动态观察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为系统观察中华硬蜱成虫叮咬蜱抗原免疫接种组和佐剂对照组宿主后中肠上皮形态学动态变化。方法选用中华硬蜱叮咬唾液腺抗原免疫接种组0兔和佐剂对照组兔,分别在叮咬后24h、48h、72h以及第5、8天电镜下观察中肠上皮形态学变化。结果中华硬蜱叮咬唾液腺抗原免疫接种宿主后,蜱中肠上皮遭到较严重程度的损伤和破坏,消化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变短、排列不整,细胞内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嵴减少,高铁血红素颗粒及脂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基底迷路系统空泡化,基膜变性、松散和断裂等。而对照组蜱中肠消化细胞发育正常。讨论结果提示在蜱抗诱导的宿主抗蜱免疫作用中,蜱中肠是主要损伤部位,中肠的病理损伤是蟀吸血、生殖能力变化的病理学基础。
刘志刚叶炳辉朱清仙熊国强吴绮明罗时文崔晓民
关键词:中华硬蜱免疫接种中肠
中华硬蜱唾液腺抗原成分的分析研究被引量:11
1994年
中华硬蜱唾液腺提取物(SGE)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出24条蛋白带,其中主带有6条,分子量分别为142、105、94、66、64和56KD。用中华硬蜱叮刺家兔后兔血清做免疫印渍,特异性抗原带为105和94KD。说明中华硬蜱105和94KD的蜱唾液腺蛋白抗原能够有效地诱导宿生产生抗体。
刘志刚宋杰益彭卫东崔晓民苏东明刘金花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
H_1和H_2组胺受体拮抗剂对中华硬蜱感染宿主的影响
1996年
中华硬蜱雌性成虫再次感染家兔后,叮咬局部组织中组胺含量较初次感染显著升高(P<0.01)。为了进一步证实组胺在抗蜱免疫中的作用,本文选用苯海拉明(H1组胺受体拮抗剂)、盐酸雷尼替丁(H2组胺受体拮抗剂)给再次感染组家兔灌胃,观察使用组胺拮抗剂对中华硬蜱吸血、生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单独给予H1或H2受体拮抗剂不改变家兔获得性抵抗力,但同时给予H1和H2受体拮抗剂则可明显降低家兔的抗蜱免疫反应,从而使中华硬蜱吸血量、吸血时间、产卵量等较再次叮咬组家兔有显著变化(P<0.01)。
刘志刚叶炳辉王若源崔晓民
关键词:中华硬蜱组胺受体拮抗剂
白纹伊蚊成虫前期季节消长与死亡率的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用竹筒诱捕、等间距取样方法对白纹伊蚊成蚊前期季节消长作了近一年的调查,并进一步对成蚊前期死亡率作研究。南昌市区白纹伊蚊成蚊前期始见于晚春,7、8月为密度高峰,12月消失。成蚊前期经历了高达95.6%的总死亡率,死亡主要发生在晚期Ⅳ龄幼虫之前的龄期与时段内。对种群消长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作了分析,并对新引入的变量相对降雨日进行了讨论。
彭卫东崔晓民周宪民彭济元
关键词:白纹伊蚊幼虫死亡率生态学
白介素1β及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与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2007年
吴照芳杨慧刘玉琳陈小文崔晓民梁肇海
关键词:白介素1基因多态性哮喘
中华硬蜱叮刺宿主后免疫相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1992年
在实验室条件控制下,中华硬蜱重复叮咬家兔后吸血量明显减少,初次叮咬后吸血增重233.78±44.71mg,第二和第三次叮咬分别下降至67.03±25.18mg和80.23±29.96mg(P<0.001)。被咬后的家兔血清经ELISA测定其体内蜱抗体(OD值0.48)较对照组家兔(OD值0.08)显著高(P<0.01)。免疫后家兔其~3H-TdR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皮肤试验与对照组家兔有显著差异,表明家兔对中华硬蜱叮咬所产生的获得住免疫力,包括宿主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刘志刚宋杰益彭卫东崔晓民苏东明张以耕涂卫国余金星周江东
关键词:中华硬蜱获得性免疫ELISA
白纹伊蚊幼虫自然种群空间分布图式的研究
1993年
空间分布图式的研究是种群生态学的重要内容,具有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两方面的意义。国外从70年代起陆续开展了主要媒介蚊虫幼虫空间分布的研究,而国内近年来才有报道。本文根据1989年8月至1991年1月在校园内对白纹伊蚊幼虫自然种群的调查资料,进一步对种群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一、现场与方法调查现场及调查方法已有报告。空间分布的研究方法采用两种:一是应用常见的几个聚集度指标,如扩散系数C,即样本方差与均数比(V/M );Cassie和Kuno的指数C_A;Morrisita的扩散指标I_δ;
彭卫东崔晓民
关键词:白纹伊蚊种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