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真
-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应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预防老年髋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预防老年髋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北京积水潭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老年髋骨折术后患者127例,中位年龄86(83,89)岁。患者接受手术方式包括全髋关节置换术19例(15.0%),半髋关节置换术29例(22.8%),髓内针内固定术79例(62.2%)。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简称右美组,65例)与安慰剂组(62例)。在患者进入ICU后2 h内对右美组患者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0.1μg/(kg·h)静脉泵入,对安慰剂组给予生理盐水0.025 ml/(kg·h)静脉泵入。观察2组患者的谵妄、低血压、心动过缓、低氧血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ICU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等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右美组患者谵妄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4.8%比15.3%,P=0.019)。右美组患者入ICU后8 h和14 h动脉压低于安慰剂组(P=0.035,0.046);右美组患者入ICU后8 h心率低于安慰剂组(P=0.016)。与安慰剂组相比,右美组患者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没有明显增加(均P>0.05)。在使用镇痛泵的同时,依据需要右美组2例患者追加使用阿片类药镇痛,安慰剂组14例患者追加使用阿片类药镇痛,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可显著降低ICU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同时减少患者阿片类镇痛药的使用,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 崔真佟梦琦王君白颖
- 关键词:谵妄化学预防髋骨折手术后医护右美托咪啶
- CK-MB及cTnl在严重创伤后继发性心脏损伤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评价CK—MB和cTnI对严重创伤后继发性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探讨低血容量性休克对严重创伤后继发性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严重创伤患者,依据是否并发低血容量性休克分为休克组(56例)与对照组(48例),人院24dx时内检测血清CK—MB及cTnI,观察严重创伤后CK—MB及cTnI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两组入选患者在性别比、年龄、ISS评分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4例患者中,90例(86.5%)出现了CK—MB升高,其中休克组54例(96.4%),对照组36例(75.0%)。38例(36.5%)出现了cTnI升高,其中休克组34例(60.7%),对照组4例(8.3%)。定量比较显示,休克组及对照组CK—MB中位数(39ng,/mLvs13.8n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休克组及对照组cTnI中位数(O.31ng/mLvs0.01n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TnI增高的患者中,出现32例(84.2%)心电图异常和13例(34.2%)心脏不良事件。结论继发性心脏损伤是重症创伤后的重要并发症,cTnI增高对其有重要提示意义,其升高程度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CK—MB在这类患者中特异较差。低血容量性休克可能是创伤后继发性心肌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
- 崔真周宁
- 关键词:严重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肌钙蛋白I
-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观察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114例,其中男52例,女62例;年龄74~97岁,平均(87.5±6.8)岁。手术方式:全髋关节置换术14例,半髋关节置换术24例,髓内针内固定术76例。114例随机分为右美组和对照组。右美组入ICU后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每小时0.1μg/kg静脉泵入,对照组给予0.9%盐水每小时0.025 mL/kg静脉泵入。观察至次日8点并停药。右美组56例,男25例,女31例;年龄74~96岁,平均(83.2±5.2)岁。对照组58例,男27例,女31例;年龄76~97岁,平均(84.4±6.8)岁。使用无创心排量监测仪(non-invasive cardiac output monitoring,NICOM)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心指数、每搏量指数、平均动脉压、动脉收缩压、动脉舒张压、心率、血乳酸)以及谵妄发生率、ICU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术后心指数、每搏量指数、平均动脉压、动脉收缩压、动脉舒张压、心率、血乳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组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48),右美组高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6)。两组在ICU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持续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泵入,可以有效降低谵妄及术后高血压的发生率,且没有对血流动力学参数产生显著影响。
- 崔真佟梦琦于淼淼白颖
- 关键词:高龄髋部骨折血流动力学谵妄
- 疼痛级别的识别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疼痛级别的识别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目标对象待评估的第一人脸图像;通过预先训练的疼痛评估模型基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疼痛评估,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疼痛级别;其中,所述疼痛评估...
- 崔真袁新欧阳波吴新宝杨善林
- 辅助操作台及病床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辅助操作台及病床。辅助操作台包括操作台本体,操作台本体的宽度与手术床的宽度相适应,操作台本体用于放置在病床旁,且位于病床的床头位置,操作台本体设置有用于容纳人体的后脑部的...
- 崔真
- 神经重症医师核心知识和能力:基于德尔菲法及名义小组法的中国专家共识被引量:3
- 2023年
- 神经重症是集重症医学与神经科学为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我国神经重症专科起步较晚,从业医师专业背景复杂且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差异较大,有进行专科培训的迫切需求,但目前我国尚无规范化的神经重症专科培训项目。根据既往国内外专科培训的成功经验,建立规范的专科培训前应当优先确定该专业必备的核心知识和能力。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联合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神经重症专业委员会组成工作小组,通过正式的共识方法(改良的德尔菲法和名义小组法)构建了本共识。工作组首先整理既往指南,而后发布网络调查问卷。问卷共计收到来自33个省、市、自治区的1094个回复。经过整理后形成了包含329个能力条目的列表。经过5轮的名义小组投票和1轮公示,最终形成了包含198个核心知识和能力条目的共识(54条神经系统疾病,64条全身各系统疾病,42条监护及操作技术,20条专业素养及医疗管理,5条伦理与法规,3条科研方法及认证,10条评分系统)。该共识可以为未来进行规范化的神经重症专科培训提供参考。
- 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神经重症专业委员会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神经重症委员会周建新张琳琳崔真王玉妹苗明月
- 关键词:核心能力
- PiCCO监测在脊髓休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在颈髓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3年入我院的颈髓损伤患者30例,采用PiCCO监测心排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以及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等指标,观察上述指标在治疗中的变化情况。结果:30例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CI和SVRI均低于正常值,而颈4以上脊髓损伤患者的上述参数下降尤为明显(P<0.05)。应用多巴胺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好转(P<0.05或0.01),而GEDVI、ITBVI及EVLWI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PiCCO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急性脊髓损伤后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其严重程度与损伤平面高度有关),在神经源性休克的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 白颖杜鑫崔真周宁
- 关键词:脊髓损伤血流动力学
- 重症坏死性软组织感染13例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背景:重症坏死性软组织感染(NSTI)临床罕见,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目的:总结NSTI的临床特点、致病微生物及预后,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NSTI患者13例。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入院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原学数据、临床结果、NSTI预测评分[坏死性筋膜炎实验室风险指标(LRINEC)评分、SIARI评分、NAS评分]、患者危重程度评分[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结果:本组13例确诊为NSTI的患者死亡2例(15.4%)。感染部位:下肢9例(69.2%),上肢、骶尾部、会阴区和腹部各1例。LRINEC评分、SIARI评分和NAS评分预测NSTI的假阴性率分别为7.7%(1/13)、38.5%(5/13)和23.1%(3/13)。7例患者(53.8%)伤口分泌物粗大杆菌涂片阳性。Ⅰ型(混合微生物感染)6例(46.15%),Ⅱ型(单一微生物感染)6例(46.15%),无培养结果1例(7.7%)。2例死亡患者均为化脓性链球菌感染。Ⅰ型与Ⅱ型NSTI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从入院到初次手术的时间为9(4-15)h,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为15(4-48)d,总住院时间为36(8-74)d。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NSTI患者预后最重要的手段。产气荚膜梭菌和化脓性链球菌感染是导致NSTI患者死亡的主要致病菌。目前LRINEC评分可能仍是对NSTI较有价值的筛查工具。
- 崔真孙旭田彭刘颖毛璐白颖
- 关键词:坏死性软组织感染重症监护治疗病房产气荚膜梭菌化脓性链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