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聪 作品数:11 被引量:131 H指数:7 供职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眼针结合熥疗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观察眼针结合熥疗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运动疗法治疗,试验组在给予运动疗法的基础上予以眼针结合熥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改良Ashworth分级量表评分、简化Fugl-meyer评分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分级量表的级别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 <0.01)。中医证候评分、简化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量表分数均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眼针结合熥疗能够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明显降低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患者的肌张力及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崔聪 王鹏琴 邵妍关键词:中风 眼针 肌张力 经颅直流电刺激配合眼针治疗帕金森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配合眼针治疗帕金森病(PD)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08-01-2019-08-3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康复二科门诊及住院的60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tDCS及多巴丝肼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tDCS配合眼针及多巴丝肼片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韦氏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及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分级量表的分级。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和患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韦氏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为(10.43±1.88)分,低于对照组的(12.76±1.63)分,t=5.129,P<0.001;Berg平衡量表评分为(42.43±2.14)分,高于对照组的(40.87±1.54)分,t=3.241,P=0.002;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疗效的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4.043,P=0.044。结论tDCS配合眼针治疗PD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可使患者的运动能力明显增强,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崔聪 王鹏琴 邵妍关键词:眼针 帕金森病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从虚论治眩晕浅析 被引量:7 2011年 眩晕的病位在脑窍,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是以本虚为主兼夹实邪的本虚标实证。正气不足是感受外邪外因发病的关键。内因与不内外因多属本虚证或本虚标实,本虚为主。 崔聪 王鹏琴关键词:眩晕 病因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康复技术操作规范·眼针带针康复疗法 被引量:1 2022年 眼针带针康复疗法是指眼针疗法与现代康复技术有机结合,根据康复对象不同的功能障碍,选取“眼针八区十三穴”对应穴区进行埋针,留针期间同步进行各种康复训练的一种疗法。制定眼针带针康复疗法技术操作规范主要目的是规范管理和指导中医专业技术人员正确使用眼针带针康复疗法进行康复治疗。本标准通过对眼针带针康复疗法的技术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定义和术语(眼针物理疗法、眼针作业疗法、眼针言语训练、眼针认知康复训练、眼针止痛康复技术)、操作步骤与要求(眼针针具选择、取穴原则、体位选择、环境要求和操作方法等)、主要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规范制定。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各级各类医院及医疗机构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眼针带针康复疗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中医康复技术操作规范·眼针带针康复疗法制定工作组 邵妍 崔聪 康健 赵曦彤 于丽华 杨森 孙孟镓 王晨阳 王兴阳 王鹏琴关键词:眼针 康复疗法 中医康复 康复技术 运用经颅直流电刺激后效应配合眼针带针运动疗法对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恢复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运用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后效应配合眼针带针运动疗法对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眼针带针运动组)、治疗2组(TDCS配合眼针带针运动),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运动疗法治疗,治疗1组给予眼针带针运动疗法治疗,治疗2组在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后立即应用眼针带针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简化Fugl-meyer评分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量表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且治疗2组下降幅度高于治疗1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简化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升高,且治疗2组上升幅度高于治疗1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量表分数升高,且治疗2组上升幅度高于治疗1组高于对照组(P<0.05);Berg平衡量表评分升高,且治疗2组上升幅度高于治疗1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经颅直流电刺激后效应配合眼针带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能够进一步增强眼针带针康复疗法的疗效,使患者的运动能力能够明显的增强,显著的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崔聪 王鹏琴 邵妍 刘峻关键词:眼针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眼针带针康复法促进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8 2016年 目的:观察眼针带针康复法对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适量的影响。方法:240例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眼针带针康复组)和对照组(运动疗法组)各120例。发病2周后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眼针带针康复法或运动疗法。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i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评分评价疗效。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Fugl-Meyeri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眼针带针康复法组总有效率达92.18%。结论:眼针带针康复组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优于单纯运动疗法组。 王鹏琴 鞠庆波 宋哲 邵妍 徐辉 赵嘉勋 杨森 赵霞 高胜奇 崔聪 高晨关键词:眼针 中风 神经功能 运用“以通为用”的络病理论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观察"以通为用"的络病理论指导下应用中药配合针刺处方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室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治疗组均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注射的基础治疗,治疗组额外给予中药汤剂(当归、白芍、桂枝、细辛、生姜、大枣、桃仁、红花、川芎、地龙)配合针刺(大钟、公孙、丰隆、飞扬、气海、关元、肾俞、命门、三阴交、太溪、复溜、足三里)治疗。疗效评价指标为中医证候评分、西医临床症状评分、踝肱指数、下肢动脉内径及峰值流速。结果中医证候评分:治疗组治疗后主症、次症、总分较对照组治疗后均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临床症状评分: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评分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显效率:60%,治疗组显效率:83%;踝肱指数: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踝肱指数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及峰流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以通为用"的络病理论制定的中药配合针刺的处方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杜鹃 李长辉 崔聪 朱凌云关键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络病 踝肱指数 眼针与中药并用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眼针联合中药疗法对眩晕病(气血亏虚型)的临床疗效,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方法:在辽宁中医药附属医院门诊和病房选取眩晕(气血亏虚型)患者60例,随即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眼针加中药组)与对照组30例(... 崔聪关键词:眩晕病 针药并用 气血亏虚型 眼针熥疗止痛技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观察眼针熥疗止痛技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1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6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试验1组120例,试验2组122例,对照组1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试验1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熥疗治疗,试验2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眼针结合熥疗进行治疗。比较3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在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GEPI评分、疼痛评分与GEPI相关性评价、首次疼痛起效时间。结果治疗前,3组之间VAS的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2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2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3组治疗前后比较都有差异(P<0.001);试验1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1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试验2组与试验1组比较,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2组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01)。3组治疗前后比较都存在差异(P<0.001);3组肩关节活动度变化,比较治疗前(访视1)和治疗第2周后(访视2),3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第4周后(访视3)及治疗第6周随访(访视4),共评分4次,3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组首次止痛起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眼针熥疗止痛技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1期止痛效果明显、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效果显著,随着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度范围增加,止痛疗效眼针结合熥疗方法明显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 邵妍 刘建平 鞠庆波 崔聪 康健 于丽华 关威 富作平 李茜 王鹏琴关键词: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针刺疗法 止痛 眼针结合熥疗治疗356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平行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观察眼针结合熥疗干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I期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将中风后肩手综合征I期(痰瘀阻络证)患者356例采用分层区组随机的方法分成康复组114例,熥疗组120例,眼针熥疗组122例。康复组采用基础治疗;熥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用中药包加热外敷患侧肩部;眼针熥疗组在熥疗组基础上加上眼针治疗,眼针穴区选择双侧上焦区、下焦区、心区、肾区。3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上肢运动功能的Fugl-Meyer量表、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上肢的疼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中医证候的疗效进行评价和比较,并对3组治疗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总结该技术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情况。结果3组治疗后VAS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眼针熥疗组降分明显,与熥疗组、康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肩部疼痛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Fugl-Meyer、ADL、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差值比较,熥疗组和眼针熥疗组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康复组(P<0.05),且眼针熥疗组优于熥疗组(P<0.05);ADL评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评分眼针熥疗组高于康复组(P<0.05)。结论眼针结合熥疗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痰瘀阻络证)I期患者止痛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侧肩关节活动度,提高上肢日常生活的能力,安全且无副作用。 邵妍 鞠庆波 刘建平 康健 崔聪 安太健 徐辉 赵霞 高晨 王鹏琴关键词: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针刺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