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振宇
- 作品数:26 被引量:149H指数:6
-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分子对接和系统药理学探讨沙棘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通过分子对接和中药系统药理学平台探讨沙棘的物质基础及抗糖尿病作用机制。方法类药性评估筛选沙棘活性成分并查找相关靶点;通过OMIM、Genecards数据库搜索糖尿病相关靶点;将有效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进行韦恩映射。借助Cytoscape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前5个核心基因与候选化合物利用Autodock vina做分子对接;利用Bioconductor对核心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结果从沙棘中获得33个候选成分,相关靶点蛋白170个;筛选糖尿病相关靶点9310个,韦恩映射得到159个交集基因,蛋白互作网络筛选5个关键靶标JUN、AKT1、MAPK1、RELA、IL-6,涉及AGE-RAGE、Fluid shear stress and atherosclerosis、TNF等通路发挥抗糖尿病作用。结论沙棘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调节糖尿病的作用特点,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闫浩刘小毛左振宇刘靖丽宋逍
- 关键词:沙棘分子对接糖尿病靶点
- 分子印迹聚合物在中药活性成分分离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3
- 2017年
- 分子印迹聚合物分离中药活性成分具有快速、成本低廉、可重复使用以及环境污染小等优势,其合成以及应用于分离研究越来越受到世界中药化学家们的青睐,而探索印迹聚合物的结构与中药活性成分离效率之间规律关系是该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基于中药活性成分的种类(黄酮、生物碱、苯丙素、萜类等)分类阐述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设计原理、制备方法以及在中药活性成分分离纯化中的最新应用,以期为后续设计选择性更高的中药活性成分分离新材料提供参考。
- 左振宇张光辉雷福厚杨海刚张乐
- 关键词:分子印迹聚合物中药黄酮生物碱苯丙素萜类
- 基于微课和翻转课堂新模式的《有机化学》课程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在中医药院校中药学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中,有机化学具有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结合微课和翻转课堂模式,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课的有机化学翻转教学模式。结果表明,通过课前知识传递和预习、课中知识内化并实践、课后巩固和能力拓展、教学活动及评价信息化等教学尝试,实现了教学资源优化和利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有机化学课程模式的构建有重要指导及实践意义。
- 左振宇曾洁琼
- 关键词:有机化学
- 一锅法合成1,2,4,5-多芳基咪唑衍生物
- 2019年
- 以蒙脱土(MMT)负载ZnCl_2为催化剂,苯偶酰、芳基甲醛、苯胺和醋酸铵为原料,一锅法高效合成了1,2,4,5-多芳基咪唑衍生物。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溶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摩尔比以及添加剂对收率的影响,最优反应条件为:n(苯偶酰)∶n(芳基甲醛)∶n(苯胺)∶n(醋酸铵)=1.0∶2.0∶2.0∶4.0,催化剂用量为苯偶酰质量的10%,碳酸氢钠作添加剂,乙醇作溶剂,反应温度80℃(回流),反应时间12 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当邻甲氧基苯甲醛为底物时,收率最高(94.5%)。
- 左振宇宋小妹宋小妹张光辉张光辉黄昔尹晓刚
- 关键词:蒙脱土氯化锌碳酸氢钠
- 一种苯炔前体的合成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报道一种苯炔前体的简便制备方法。以廉价易得的香豆灵酸甲酯和双(三甲基硅基)乙炔为原料,通过Diels-Alder反应得到3,4-二(三甲基硅基)苯甲酸甲酯,然后与碘苯二乙酸反应,再与三氟甲烷磺酸成盐得到目标化合物[5-(甲氧羰基)-2-(三甲基硅)苯基](苯基)碘鎓三氟甲烷磺酸盐。通过对两步反应条件进行研究,确定目标化合物的最佳反应工艺条件。目标化合物与呋喃在正丁基氟化铵作用下发生Diels-Alder反应得到1,4-二氢-1,4-环氧萘-6-甲酸甲酯,收率为78.5%。化合物及经~1H NMR和ESI-MS表征。
- 刘斌祝婷婷张彦民左振宇
- 关键词:DIELS-ALDER反应
- 响应面优化枳具子果肉中总氨基酸提取、含量测定及抗自由基活性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对枳具子果肉中氨基酸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含量和抗自由基活性进行测定。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次数、提取温度、超声时间对产率的影响,利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果肉中氨基酸含量,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控制在87℃,提取3次,超声时间为1.78 h产率最高,此时果肉中氨基酸的总含量为4.12 mg/g,抗自由基活性表明,时间控制在10 min时,吸光度趋于水平,随着氨基酸加入量的增加,抗自由基活性逐渐增强,当加入5.00 m L时,抗自由基活性最强,为77.6%。枳具子中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氨基酸,其具有比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人体补充氨基酸的优选食品,还可以作为抗衰老的食品。
- 张光辉张拴孟庆华靳如意刘靖丽左振宇甘笛宏
- 关键词:响应面法氨基酸清除自由基
- 中药仙鹤草中异香豆素类化合物抗炎活性的DFT研究
- 2023年
- 为了从原子水平上揭示仙鹤草中仙鹤内酯以及仙鹤草内酯-6-O-β-D-吡喃葡萄糖苷等异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抗炎活性之间的关系,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对仙鹤内酯以及仙鹤草内酯-6-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理论计算,并通过分子对接对其结合位点做出预测及分析。从分子的酚羟基键长、NBO电荷、酚羟基解离能(BDE)、绝热电离势(IP)及分子与炎症靶点对接能等分析化合物的结构与抗炎活性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考察不同溶剂对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化合物的抗炎构效关系。计算结果表明两个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由强到弱顺序为:仙鹤内酯、仙鹤草内酯-6-O-β-D-吡喃葡萄糖苷,与实验活性结果一致。
- 胡乔孙璇杨瑗瑗赵聪聪李瑾闫浩左振宇左振宇
- 关键词:仙鹤草抗炎活性分子对接
- 松香基吸附树脂对麻黄草提取液中麻黄碱的分离提纯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用松香基吸附树脂(马来松香乙二醇丙烯酯-丙烯酸共聚物)分离和提纯麻黄草提取液中的麻黄碱。结果表明,松香基吸附树脂对麻黄碱的最大静态吸附量为191.2 mg/g,最大动态吸附量为15.8 mg/g,树脂对麻黄碱的吸附动力学符合粒内扩散模型。在最佳条件下,经松香基吸附树脂分离提纯后,麻黄碱的固含量从14.6%提高到73.8%(提高到原来的5.05倍),吸附树脂重复使用2次,分离提纯效果没有明显变化。
- 左振宇郭惠曾苑雷福厚李鹏飞张拴
- 关键词:麻黄碱
- 乙酸酐法合成乙酰化熟地黄多糖工艺及其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22年
- 该研究旨在通过乙酸酐法研究合成乙酰化地黄多糖,优化其工艺参数并评估乙酰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以地黄多糖乙酰基的取代度(D;)为评判依据,考察投料比(乙酸酐-地黄多糖)、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结合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法优化了合成乙酰化地黄多糖的工艺参数。采用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镜(SEM)初步分析了乙酰化地黄多糖的结构特征,并进一步考察了乙酰化地黄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性。结果显示,合成乙酰化地黄多糖的最佳条件是乙酸酐-地黄多糖2.70,反应时间3.0 h,温度48℃,在此工艺条件下,乙酰化地黄多糖的D;为0.327。IR和SEM的实验结果显示地黄多糖乙酰化成功。体外抗氧化性实验表明:相较于未经乙酰化修饰的地黄多糖,乙酰化地黄多糖的抗氧化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地黄多糖提供了参考依据。
- 李瑾张婷婷蒲定涛史亚军左振宇刘冲英陈艳贾晓斌赵鹏封亮
- 关键词:地黄多糖乙酰化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探究复方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枳实薤白桂枝汤的有效成分及靶点基因;通过基因卡片(Gene C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筛选疾病的靶点基因,将药物有效成分靶标与疾病靶标映射;采用Cytoscape 3.7.1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关系图,寻找关键作用成分。运用STRING数据库,得到蛋白互作核心基因。将关键作用成分与核心基因中的前3个做分子对接。利用Bioconductor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枳实薤白桂枝汤的有效成分61个,药物-疾病共同作用靶点104个;Cytoscape 3.7.1网络得到候选化合物47个,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中核心基因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分子对接香蜂草苷、新橙皮苷、菠菜甾醇与核心靶点具有较强的亲和能力,涉及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乙型肝炎(Hepatitis B)、流体剪切力及动脉硬化(gluid shear stress and atherosclerosis)、糖尿病并发症中的糖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信号通路(AGE-RAGE signaling pathway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s)等通路发挥治疗心血管疾病作用。结论:枳实薤白桂枝汤以多成分、多基因、多通路的复杂形式发挥其药效作用,为心血管疾病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闫浩刘潇潇孙轲强左振宇刘靖丽宋逍
-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心血管疾病枳实薤白桂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