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成像
  • 11篇磁共振
  • 7篇磁共振成像
  • 4篇关节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骶髂
  • 2篇骶髂关节
  • 2篇髂关节
  • 2篇膝关节
  • 2篇腺癌
  • 2篇结节
  • 2篇加权成像
  • 2篇核磁共振
  • 2篇恶性
  • 2篇MRI
  • 2篇病变
  • 2篇波谱

机构

  • 16篇河南科技大学
  • 4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6篇师红莉
  • 9篇詹浩辉
  • 6篇程鹏
  • 5篇周祺源
  • 4篇许秋霞
  • 4篇杨静
  • 4篇王娟
  • 2篇杨俊霞
  • 1篇温钊
  • 1篇翟曼丽
  • 1篇王佳辉

传媒

  • 2篇现代医用影像...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影像技术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RI 3D-SPACE序列对脑脊液鼻漏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MRI可变翻转角的三维快速自旋回波(3D-SPACE)序列对脑脊液鼻漏(cerebrospinal fluid rhinorrhea,CFR)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临床及手术证实为CFR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患者均行常规MRI平扫及3DSPACE序列扫描。结果 :11例患者于3D-SPACE序列,均可显示鼻窦窦腔内液性高信号积存。9例外伤患者均可明确显示颅骨、脑膜的缺损位置,以及缺损处典型的线状脑脊液漏出征象,漏口位于筛窦5例,额窦3例,蝶窦1例,其中有2例嗅觉丧失患者,可见到外伤所致嗅神经损伤改变;2例自发性CFR可显示漏口位于蝶窦顶壁,患者同时伴有空泡蝶鞍及蝶骨过度气化。结论:3D-SPACE有较高的对比度及空间分辨力,对CFR患者漏口位置的判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詹浩辉杨静许秋霞师红莉
关键词:脑脊液鼻漏磁共振成像
成像及波谱成像联合运用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成像及波谱成像联合运用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诊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均经siemens(西门子)Avanto1.5T超导磁共振检查。结果:60例经过手术病理或穿刺病理检查确诊良性肿瘤31例,肿瘤直径1.8cm-5.1cm,平均2.9cm,其中纤维腺瘤28例,慢性乳腺炎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乳腺癌29例,肿瘤直径1.1cm-4.6cm,平均2.6cm,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6例,导管原位癌1例,髓样癌1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31例良性患者中流入型17例,平台型10例,流出型4例,29例恶性患者中流入型4例,平台型9例,流出型16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成像及波谱成像联合运用对乳腺癌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师红莉詹浩辉程鹏王娟仝向莎周祺源
关键词:乳腺癌波谱成像
不同病变恶性程度胶质瘤患者的MRI影像学特征分析及其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分析不同病变恶性程度胶质瘤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01~2022-05收治的66例胶质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实施MRI检查和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病变恶性程度胶质瘤MRI影像学特征并计算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66例胶质瘤中,低级别胶质瘤为18.18%(12/66),高级别胶质瘤81.82%(54/66);MRI检查诊断66例胶质瘤中,低级别胶质瘤19.70%(13/66),高级别胶质瘤80.30%(53/66)。低级别胶质瘤在MRI中影像学特征为不规则团片状,T1WI序列低信号,T2WI序列高信号,FLAIR序列低、高信号,DWI序列稍高信号,增强T1WI序列存在斑片状轻度强化阴影区,且无或轻度水肿,脑中线无明显偏移,占位征象轻度;高级别胶质瘤在MRI中影像学特征为类圆形信号影,T1WI序列等低信号,T2WI序列等、稍高信号,FLAIR序列等、稍高信号,DWI序列高、低信号混杂,增强T1WI序列存在斑片状无强化区,存在明显水肿,脑中线明显偏移,占位征象明显。MRI诊断不同病变恶性程度胶质瘤的敏感度为91.67%(11/12),特异度为96.30%(52/54),准确度为95.45%(63/66),阳性预测值为84.62%(11/13),阴性预测值为98.11%(52/53),Kappa值为0.852。结论:不同病变恶性程度胶质瘤在MRI检查中均存在明显影像学特征,MRI诊断价值高。
周祺源詹浩辉师红莉程鹏
关键词:恶性程度胶质瘤影像学特征
MRI在胰腺囊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胰腺囊性肿瘤磁共振扫描影像的形态学特征,探讨磁共振在囊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住院的胰腺囊性肿瘤患者36例,回顾性分析磁共振影像学资料总结其特征。结果胰头位置病灶呈分叶状,中心瘢痕,增强后间隔呈高信号。大囊型内呈网格状;微囊型表现为典型的放射状纤维间隔。黏液性表现为不规则明显增厚间隔或强化的明显壁结节。结论根据磁共振图像可有效提高胰腺囊性肿瘤的定性诊断。
师红莉周祺源王佳辉
关键词:胰腺肿瘤囊性磁共振成像
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研究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探讨如何提高乳腺癌的确诊率、临床分期等以提高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最终达到降低乳腺癌的转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对63例乳腺外科就诊的乳腺肿物患者分别行乳腺磁共振扫描成像(MRI)检查,其中经手术及病理诊断证实为乳腺癌者32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增强磁共振动态对比成像(DCE-MR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磁共振波谱分析(MRS)检查,记录检查结果以研究和探讨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中存在的价值。观察乳腺癌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等。结果 63例患者中共发现病灶70个,乳腺癌36例。其中良性病灶30个,恶性病灶40个,肿块最小直径5 mm,恶性病灶主要表现为边界不清、分叶、不规则以及边缘毛刺征等,良性病灶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晰、类圆形以及边缘较光滑的肿块。恶性病灶包括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内癌、浸润性小叶癌、导管原位癌;良性病灶包括纤维囊性乳腺病、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增生结节。患者良性病灶的平均扩散系数值为(1.43±0.32)mm^2/s,恶性病灶的平均扩散系数值为(0.75±0.16)mm^2/s,良性病灶的平均相对扩散系数值为(0.71±0.19)mm^2/s,而恶性病灶的平均相对扩散系数值为(0.49±0.15)mm^2/s。乳腺病变病灶的良恶性在扩散系数与相对扩散系数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发现乳腺肿瘤病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并能更准确的进行诊断。
师红莉许秋霞
关键词:乳腺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波谱分析
磁共振诊断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MRI诊断的140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采用siemens(西门子)Avanto1.5T超导磁共振设备,膝关节表面线圈,常规行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扫描。结果:MRI显示Ⅰ级损伤30例,占25.5%,Ⅱ级损伤44例,占31.4%,Ⅲ级损伤66例,占47.1%。损伤部位:侧副韧带损伤87例,占62.1%,其中外侧副韧带损伤17例,内侧副韧带损伤70例;交叉韧带损伤53例,占37.9%,其中前交叉韧带损伤46例,后交叉韧带损伤7例。结论:MRI更能精确反映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全面情况,检查创伤小,可重复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师红莉詹浩辉程鹏王娟仝向莎
关键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核磁共振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临床价值评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分析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2例宫颈癌患者,住院期间均行手术治疗,术前均接受核磁共振检查,通过分析核磁共振扫描图像,判定临床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以术后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核磁共振技术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与术后病理分期比较,术前核磁共振分期总体符合率为87.0%(80/92),临床分期总体符合率为75.0%(69/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分期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准确性为95.7%(88/92),敏感度为86.7%(13/15),特异性为97.4%(75/77)。结论核磁共振可对肿瘤淋巴结转移情况、浸润深度以及肿瘤体积进行直观显示,对宫颈癌患者术前常规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变程度和范围,为临床分期提供重要参考。
师红莉杨俊霞仝向莎
关键词:宫颈癌核磁共振成像淋巴结转移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病理及MRI表现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PVNS)的病理与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膝关节PVN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总结其MRI及病理表现。结果:病理表现:关节滑膜弥漫或结节状增生,均可见结节内含铁血黄素沉着。MRI表现:均可见不同程度关节内积液,8例弥漫型,滑膜呈弥漫结节样增厚,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生结节内可见点状或小结节状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7例可见髌下脂肪垫受侵,表现为髌下脂肪垫形态不规则;1例增生滑膜明显强化,结节内可见点片状无强化区;5例可见关节面软骨破坏。1例局限型,团块状软组织信号与滑膜及腱鞘关系密切,信号类似肌肉组织,其内可见点片状T1WI、T2WI低信号影。结论:PVNS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反映了其病理基础,MRI多序列检查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詹浩辉杨静翟曼丽许秋霞师红莉
关键词:滑膜炎色素绒毛结节性病理学
分析脑梗死早期诊断中应用1.5T磁共振成像的临床价值
2022年
目的分析脑梗死早期诊断中应用1.5T磁共振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90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具体检查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应用1.5T磁共振成像对脑梗死早期患者的诊断资料;对照组为应用双源CT对脑梗死早期患者的诊断资料。比较两组检查不同时间段检出率、脑梗死检查相关指标、脑部不同位置检出率。结果观察组发病后24h内检出率以及发病48h后总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相关指标中发病至诊断时间、病灶体积以及检查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病灶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基底节及丘脑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5T磁共振成像检测有助于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早期检出率,获取更准确的病灶数量及体积,并有利于缩短诊断时间,因此对于脑梗死早期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师红莉詹浩辉周祺源程鹏
关键词:脑梗死
核磁共振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研究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诊断方法。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收住我院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32例,住院期间均行1.5T超导磁共振检查,32例患者均行横轴位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序列扫描以及横轴位常规T1WI、T2WI、FLAIR序列扫描,比较分析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对脑深部及皮质异常扩张静脉的显示情况,并与常规序列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敏感加权成像序列检出出血灶83个,出血灶直径1-14mm。影像表现:出血灶呈斑块状、索条状或小圆点状低信号,其中硬膜下以及脑室内出血灶呈弯月状或条索状低信号。TIWI、T2WI及FLAIR分别检出出血灶数量为42个、31个和54个。在图像质量方面,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可清晰显示出血灶的边界、大小和范围。在脑深部及皮质异常扩张静脉显示中,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共检出57处,其中在轻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中检出率最低,而在重度患者中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可有效检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出血灶及脑内静脉扩张,效果优于常规磁共振扫描,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应用价值,可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师红莉杨静
关键词:缺血缺氧脑病新生儿核磁共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